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铜牌的坏处

with 2 comments

赵倩玉      2012-8-12
http://www.zaobao.com.sg/yl/yl120812_003.shtml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对国民的体育发展应是鼓励的,但对专业体育发展应顺其自然,在必要时给予援助。

冯天薇说她没有时间理会媒体在写什么,因为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比赛上。

运动员这么专注,好像是件比较难得的事情。我只希望奥运之后她依然能继续忽略媒体的言论,更不要去看网上的评论。

从媒体所报道的诸多迹象看来,这位乒乓球员无论在专业或人品,都是相当值得赞赏的,但从奥运会开幕她担任擎旗手开始,网民就没打算放过她,尽管她先后获得单打与团队铜牌,网上的负面言论似乎不减反增。

其实,冯天薇和其他的外来球员只是个靶子,这些网民要宣泄的更多是对政府政策的愤恨。

网上最典型的言论大概是这样的:“哇,又是25万不见了,与其资助外来人才打乒乓球,还不如用这笔钱救济我们自己的穷人”;或是“为什么不花钱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新加坡人始终不认为冯天薇是“自己人”,无论她多么努力地打球。这不仅仅伤害了冯与其队友,也使得新加坡人被认为是思想狭隘的一群。这样的冲突终究将会是两败俱伤。

事实上,聘用外来球员在许多国家相当普遍,同样也引起广泛争议。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甚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欺骗”,用金钱换取别人苦练多年的成果,来荣耀自己,是让人感到羞愧的事情。

令人真正骄傲的事情往往都是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例如在看到自己国家获得奖牌时尤其骄傲,不是因为这样的胜利会带给他们直接的好处,而是胜利往往意味着这 个民族的基因更优良,从而盛产体格强壮、头脑机智的国民;社会制度健全,从而能使得有天分的运动员脱颖而出;国民精神坚韧,从而经受得起刻苦的训练等。在 奥运奖牌榜上名列前茅之所以能让举国欢腾,是因为它从各个方面都暗示着国力的雄厚。例如美国与中国在奖牌榜上的较量,更多的是这两个国家所代表的两种体制 的较劲。

除此之外,它还有什么因素可以使得一国的人民如此骄傲的呢?

新加坡人一直觉得乒乓队的队员没有与自己同样的 生长经历,所以乒乓队的成功并不能证明新加坡的人、社会体制或是国民精神的优越性。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对一些新加坡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再加上前些年政 府对外劳及外来人才的开放政策所引起的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人们对这两枚奖牌的极端态度了。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对国民的体育发展应是鼓励的,但对专业体育发展应顺其自然,在必要时给予援助。刻意追求荣誉必须付出代价,也应该有充分的理由。新加坡刻意追求奥运奖牌的理由是什么呢?也 许是想要激起国民对运动的热情,也许仅仅是在奥运这样一个国际大舞台上做一个广告,就如某快餐品牌一样,但却是要付出撕裂新旧移民、政府与人民关系的代 价,这对大家都不能算公平。不过也许真如许多人所期望那样,今后冯天薇等乒乓球员成为教练后,相信将能培养出所谓的土生土长的新加坡球员,总有一天这些裂 痕都会有所平复,而现在也只是处在阵痛阶段。

希望这样的阵痛,只需经历一次。

Written by xinguozhi

8月 13, 2012 在 4:29 下午

2条回应

Subscribe to comments with RSS.

  1. […] 日前在联合早报上看到了赵倩玉的文章《铜牌的坏处》,今天的联合早报又有黄慧敏的文章《海外兵团的无奈》。两篇文章都在谈论新加坡乒乓女队的处境。 […]

  2. […] 假如没有记错的话,赵倩玉是离开报馆去修读更高的学位。所以拿赵倩玉的《铜牌的坏处》和韩咏红的《拉锯》,还有李慧玲的《奖牌记》文章相比的话,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离开报馆的人往往比较清醒(即使是暂时的),而回到本部或者留在本部久了的都成了酱缸里蛆虫。 […]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