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讲真,我一直觉得“融入”是个伪命题

with 12 comments

柳三姐    2017-3-8
http://mp.weixin.qq.com/s/qLmS1_cmTkk3FGXUHPnBcQ

所以,我劝大家别老惦记着要融入,你的出生和前十几二十年所受的教育是无法改变的,别人的接受你也是无法改变的。还是谈谈我们该怎么做,才配得上一个“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的名号。

1

“融入”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却时时刻刻在诸多场合看到与听到。甚至很多国内的朋友,关系不错的那种,也会问起,你在那边算是融入主流社会了吗? 每每此刻,我都有些难以作答。什么算是主流社会?什么是非主流社会?我回到北京,或者回到我出生的城市,算是主流吗?

如果融入主流社会的标准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认识些本地人?能顺利的用Singlish点菜唠家常?……如果以上算是,那也许我算。

如果融入主流社会的标准是对政策制定有发言权?与权贵们关系不错?……那么别说回北京了,就算回我的出生地,我也不算。

对我而言,“融入”这个概念,如果非要加在我们的身上,那么也是两个层面的:

1)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是否认可;以及
2)你自己是否打心底里认可自己的重新归化。

别人的想法不能控制,我们对自己还是能高标准严要求的嘛。于是,我们看到不少新移民同胞都以“尽快融入”来要求自己,这一系列的标准通常包括但不仅限于:语言、饮食习惯、习俗、本地朋友和社交圈。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个人觉得入乡随俗,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然而,别说刚刚来到这片土地的朋友,就算在这里住了十几二十年的老移民,只要是第一代,只要是1949年以后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因为各种不可描述的原因,无论你的Singlish说的多流利,多么爱吃laksa和mee goreng,有多少本地朋友,你都不可能让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认可,你,也是新加坡人。

一些人很气馁,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的融入了,为什么还不被认可呢?明明我就已经打心底里,比本地人还爱这个地方了呢!这好像这是一个通过自己努力,无法扭转的事情?

……插播:每当此时,我常会劝,这世上,人努力过,却无能为力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做自己心甘情愿做的事,被认可或不被认可,都不用放在心上……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

想想帝都。

多少所谓的新北京人,来自中国各地,就算有了北京户口,就算住了很多年,就算北京话说的出神入化,老北京人会认为你也是北京人吗?一样不会。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本地人”这三个字,那么我觉得起码得有三代,才能换回一个土生土长本地人的认可。换句话说,只有到了第三代,才能在你孙辈的身上彻底割断这种联想,把你老家是哪儿的印象从他人眼里抹除。

很悲凉是不是?但真的就是这样。

说实话,我孙子被别人认为是哪里人,真心和我关系不大了。

只不过,北京的好就在于(起码是我记忆里的北京),它和世界主要的移民城市一样,历来都是一个外来人口构成主流文化的城市。它不会刻意要求你融入,因为你的存在,便是它多元文化的一种了。

老北京人也知道,北京是给皇帝老儿住的,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统统都不是北京人,所以北京从来都不属于任何人,它既不属于老北京人,也不属于新北京人。它就是一个筐,同理可证纽约,洛杉矶,三藩市。

而来到新加坡,这个问题,就没那么大气了。尤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都认为,新加坡当然必须只能是新加坡人的啊。

此处省略一千字展开。

于是,不少我身边的新移民朋友过了最初“想要迅速融入”的那几年之后,还是回归了最亲近的社交圈:中国新移民的圈子。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有这个圈子,或者这个圈子里的人就是被孤立、或者被边缘化的。相反,这些人如果用社会标签、工作性质来衡量,无一例外都是新加坡社会的栋梁。只不过,这样的圈子是最舒适的,说白了,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

其实,我相信有很多聪明人都有这样的共识,所谓的“融入”,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你看起来,显得没那么“中国”。

你依然不具备和本地人一样的话语权,你也最好不要批评这个地方的任何事情。因为,这里不好,没人留你,这里不好,再见不送。

所以,明确了这个前提,也就是,无论第一代移民多么努力的想要融入,都不会得到本地人“你也和我们一样是新加坡人”的认可,这样,我们再来谈融入,就要轻松多了。

2

既然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得到认可,那还谈什么呢?
是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融入是个伪命题,或者至少,是一个单方面的命题。

它本身就充满着浓浓的一元论色彩,真正将多元文化当作主流文化的地方,从来不会,或者很少提起“让外来人口要融入本地”这回事。因为外来人口带来的活力,有相当一部分正是来自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创造力。全都融了,你和本地人也就没差别了,那还要你作甚?

所以,我劝大家别老惦记着要融入,你的出生和前十几二十年所受的教育是无法改变的,别人的接受你也是无法改变的。还是谈谈我们该怎么做,才配得上一个“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的名号。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还要厘清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华人,什么是中国人。

大部分在海外有长期居住经验的同胞应该懂得,中国人和华人虽然在人种上是一样的,甚至在广大常年居住在中国大陆的百姓看来,好像都没差别,但其实在文化和政治内涵上有着不小的区别。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呢?
那还要从1949年谈起……

从政治概念上说,那些没有经历过CCP领导的,在1949年之前出走海外的华人,他们并不会自然而然的接受“我曾经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是你们现在所说的中国人之一”。因为那会儿还没有这个政权,你让人自然归顺一个未来才发生的政权,想啥呢。

尽管他们还是华人,尽管他们还过春节,但是在身份认同上,绝不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他们来讲,秉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

这样的事情,西方世界发生过没有?当然,发生过。
比如,英国之于美国,澳洲,新西兰……

除了政治观念以外,文化上就完全没有隔阂了吗?
我觉得更不是。

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夏天。被几乎每个熟食中心所布置的神台吓了一跳,神台上书“欢庆中元”。

中元是什么鬼?
……长这么大没听说过。

不好意思,还真是和鬼有关,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七月半,这里有文化一点的老人和我说,也叫盂兰盆节。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回事,但是在我生长的地方,在北京,没人会欢庆中元是真的。

我接连问了好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中国新移民,你们在中国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中元节吗?

没有一个人在中国的时候,知道这个节日。

这,也许只是浩劫扫掉的,很小很小很小的一些传统。

更严重的是,失去了敬畏心。
超过整整一代人,都有着迷之自大和自恋。

落到小处就是,有那么些人,处处为己,绝不为人。而他们的孩子们,在公共游乐场里,也是一样成为霸道小魔王。从小就深深习得丛林法则,能用武力解决的,绝不用礼让来解决。

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别,在扫掉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之后,却没立起新的公共秩序和规则。所以,外界对中国人的概念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没钱没礼貌,一种是,有钱没礼貌。

这个负面形象的具体就是,公共场合里,大人大声讲话,小孩横冲乱撞,不喜欢排队,无视规则,处处喜欢占小便宜。所以即便出手阔绰,也不过是这些个负面符号上加上一个字,壕。

配图来自Crazy Rich Asians电影工作照

我很喜欢去日本,在日本的时候,作为一个游客,我会被一些小小的事情感动。比如,人和人之间适当的距离,比如,规则严明的办事态度,比如,井然有序的公共空间,陌生人对你的礼节以及顾虑的周到,等等等等。让我不时有种穿越回古代中国的错觉,也让我总觉得现在的那个中国不应该是现在这样。

所以我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在1949年之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的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符号时,到底缺乏了什么,会让我们这么不受待见?而我们,又能做什么?

我想我们最缺的,大概不是钱,虽然我们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刚刚脱贫。

但是,对规则的尊重,对诚实的敬重,对社会、社群的责任感,对因果报应的敬畏心,是我们自上而下,更加缺乏的。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身在海外的中国人,那么请一定自重。

记得“侨居海外的中国人”是一个你不可以抹黑的身份。无论其他中国人怎么样,你可以做的是:练好你的英语,如果英语练不好,那就练好你的笑容,诚实经营,合法劳动,在公共场合注意言行举止,礼让恭谦,懂得感恩,问心无愧。

让你身边的人,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人,一个国际化的中国人。

只有这样的中国人多起来,外界才会明白,原来中国人的新一代,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中国人,是不会被排斥的。

3

我常常会对熟悉的朋友说,你走的地方越多,结交的朋友越多,越会明白一句话,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远大于国家与国家的差距。

所以,有时候本地人会在我面前抱怨中国人如何如何没礼貌时,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不顾青红皂白的反击,因为我相信朋友的观感可能并不是凭空而来,她或许的确是遇到了糟心的事儿。在中国人看来,这可能是小事儿一件,但在她看来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

等她吐槽完了之后,我会微笑对她说,那可能只是一些人的行为而已,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这样。

朋友这才想起,原来我也是“侨居海外的中国人”,于是赶紧说,啊,你和他们不一样不一样的,你现在,噢,早就是新加坡人了。

然后,不用管对方能不能听懂,我都会告诉她:其实吧,人和人的差别,远大于国和国的差别,任何国家都有好人也有坏人。

咱们自己首先要敞开胸怀,理解不同的人,阅历、标准和认知都不同,也不要强求每个人都和你一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反,咱们自己要做到一个文明人应该做到的事情,再放低姿态,多一些同理心去面对这些不理解和不认同。

因为走出国门你便知道,世界其实很大,生命其实很短,何必那么在意是我融入你,还是你改变了我呢?

说到底,谁能保证祖上没几个新移民?
谁能保证你的子孙不会成为新移民?

12条回应

Subscribe to comments with RSS.

  1. 三婶谈真的逻辑思维也与当今文明世界相接了,开始读得懂了。

    但说北京那一段就不能信服人了,因为其说的理由是有您私货的歪曲了。
    因为北京历代是由外人武力暴行的占领。北京本土人成少数群体被赶出北京城外,从来没有过自立选择的权力(用现代文明词句就是公民权力来自定自己公民社会/公民国家所要实现的理想愿景)

    若北京本土人群的自己争取到立现代民主国度,他们也同样会拥有独具的本土(国族)的价值观与本土(国族)文化。
    很可能还会要恢复明朝官话(北京方言)为国语。设定有三代以上的北京家族为国家之子(Bumi Putra ) 的优待权力,与他们自己“建国一代”的优待权力。
    设定其他近代客居北京国的外籍人士为外国籍客居居民(PR), 外国籍工人/客工,短期游客,等的文明逻辑细分法。

    谈这时需要有同理心,同样的事若演译在广州,上海,台湾,香港,也自然会有这方面的演化体现

    再说如当今那样大的美国,虽有移民国的传统,也不是在演化本土价值观与本土权力的显现吗?

    文明人谈真实

    3月 11, 2017 at 9:15 上午

  2. 三婶, 从传统华夏(儒教)的价值观来说
    入籍他国就是如嫁入夫家那样
    要立志成夫家的人(融入他国的国族文化) 为夫家传宗接代(培养本土的第二第三代人才) 死为夫家的鬼( 成他国的祖先)

    谈真

    3月 11, 2017 at 10:28 上午

  3.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国家,我们就是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与我们不同的习俗、信仰。至少我们做到了和谐相处的世界典范。
    一个中国人,来到外地生活,“入乡随俗”是应该的,不然会觉得事事不顺意。如果您还没能融入当地社会,那就平平安安地过你的生活,也没必要揶揄或质疑别人的作为。要知道,一个人要融入一个社会,是自己的选择。但要一整个社会,适应一个人,那是困难的,也没这个必要。除非你是国家的独裁领袖。
    新加坡人会对中国人发出怨言,是被一些骗徒和一些“中国妹(小龙女)”为了把新加坡当跳板,也骗了一些本地男子的财产导致的。有些人的对人态度和本地人格格不入也是导因。
    如果您还不能够融入新加坡,那就先不要移民吧。在成为新加坡公民之前,前提是要承认新加坡是你的国家,而中国是你的祖籍。否则,作为一个永久居民也没不妥。
    中元节是道教的一个节日。他们相信,在每一年农历七月,鬼门关开放,游戏人间。民间就大开宴席,普天同庆,同时也聘请道士为流落人间(无后代祭拜),或不受阴间容纳(阳寿未终)的孤魂野鬼超度,以免他们扰乱人间。这是道教徒的一种善举。这和西方人一般所说的“恶鬼节” 是不一样的。但现代年轻人都看轻道教,对道教的理解也非常缺乏,导致对中元节有了误解。

    非政客

    3月 11, 2017 at 12:57 下午

    • 其实三婶是无知,非老您也只讲对一半,中元节所祭供的鬼众,其实就是汉族人的祖先,先贤,义士,与 民族英雄。

      何谓之呢? 那是从蒙古军等外国侵军灭北宋与南宋说起,当时的战争把中国变成人间地狱,尸骨堆如山,川井染成血红色, 再来就是起义赶走蒙军也死了很多人。传染病传播,死众的怨气不散,国家运气大伤,明朝官方才令各地方政府鼓力佛道为鬼众先人超度祭供。

      再来就是满清殖民期,满清屠城是常事,汉族先辈也起义反抗,反清革命的义士大量死亡(天地会,太平洋天国,等)

      汉族民众为了为义士们感恩,暗地里借用中元会,九皇圣诞,等为民族英雄与无后的死亡先辈们一起超度祭供,

      这本是汉族大传统的忠义,孝道,仁爱,感恩,敬天地的体现。

      谈真

      3月 11, 2017 at 8:34 下午

      • 要知道,在新加坡一百多年前,英国殖民政府的报告,当时的成年汉族男子,有95%以上都是属于地下密秘会的成员,也就是说是反清复明密秘帮会的会员,身体可能都会有密秘刺青的。您说他们家族后代不会祭供他们的领袖与同志吗?

        谈真

        3月 11, 2017 at 8:49 下午

    • 其实从施主三婶的文章内容来说,总结来说,其心病就是放不下,不懂得活在当下,所以整天都心不安不能开心生活,是所谓的心身分离之故,脱离现实活在心里的自造的幻想世界里跑不出来去,物理上的身躯以经转换国籍了,心理还放不下以经没有的过去里。

      所以佛教有教导,过去的事以经没有了,只是外曲的记忆幻想,未来的事都还没发生,只是一个梦想。而愚人之所谓生活的整天不开心就是不会老实实际的活在当下(人真正存在的活着就是当下的一秒心念而以), 而是脱离现实整天活在过去的歪曲的记忆,或整天活在还没有实现的自我梦想里。这心病的身心不一至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这心病也只有自己心的改变才会医好。

      华裔改换国籍移民到外国,大多数不到第七代就与外族同婚混血了,其文化语言就改变了,这是您不能控制的事,要面对现实。
      如果不想您后裔在改变文化语言,那就留在中国不要移民到外国。就是这容易的事,要移民外国就要作这心理准备,这样就能看的开,面对现实,忠诚于自己入籍的新祖国/母国,活在当下,才是真正享受宇宙生活的人。

      谈真

      3月 12, 2017 at 7:09 上午

  4. 这是一个讲解“中元节”习俗的网站,里面所述与本地人所知一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个佛道共庆的节日起源与现状。也希望文明君也能把他所说的论据来源告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5%83%E7%AF%80%E8%88%87%E7%9B%82%E8%98%AD%E7%9B%86%E7%AF%80

    非政客

    3月 12, 2017 at 11:50 上午

    • 所以说非老的传统文化知识只懂得一半请看这 ( 这也是不看传统繁体汉字书典/媒体的后过, 因为有一半的传统文化知识给割掉了 )

      https://zh.m.wikipedia.org/zh-sg/中元節與盂蘭盆節_(華人)

      华人地区的中元节与盂兰盆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

      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中元节是道教名称,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则是佛教称为,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不少地区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

      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

      中元普渡不仅是民间的活动,政府也会借此机会祷祝社会安和乐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清明、中元和十月朔祭厉.

      现时在台湾,2009年台北市政府亦举行中元普渡,还请来台湾省城隍庙、台北府城隍庙、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及松山霞海城隍庙等“台北四大城隍庙”的城隍尊神主镇于台北市市民广场,为国家、社会与八八水灾的灾民们祈福,供品全部捐赠基督教圣道儿童之家等慈善团体。

      文明人谈真实

      3月 12, 2017 at 1:22 下午

    • 其实谈中元节是需要与孟兰盆会分开来讲的

      孟兰盆会是古印度的传统节日,就如耶苏圣诞节是古西方的传统节日那样,是从外国文明借回来一起庆祝而以。

      就如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华裔/或华裔基督教徒,把耶苏圣诞节与农历新年一起庆祝,把基督教的耶苏受难日-耶苏复活节与清明节一起祭念。

      而华裔的佛教徒把源自印度的传统宗教节日,拿来与华夏文明的道教节祭一起祭供/庆祝而以。

      重点讨论还是为何这中元节祭会是成为华夏文明的大传统之一呢?其源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在把魔鬼般的蒙军赶走后,为之前在人间地域时期的死难者作普度,开解怨魂不散的国家恶运,安慰在世的汉族后裔。

      这传统也就延至到同样是外国殖民期的满清时代

      文明人谈真实

      3月 12, 2017 at 1:42 下午

    • 这是明朝开国皇帝下令的官方祭令,各地方政府要实行的官方节祭, 所以这才正式成为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

      《大明会典》卷九十四·群祀四·有司祀典下:“祭厉 凡各府州县、每岁春清明日、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祭无祀鬼神。”

      文明人谈真实

      3月 12, 2017 at 1:54 下午

      • 農曆7月到來,台中市民俗公園台灣民俗文物館考據歷史文獻後,發現古時7月多是祭祖、孝義之月,直到明太祖後才出現7月鬼月之說,應是明太祖時期。

        文明人谈真实

        3月 12, 2017 at 2:13 下午

    • 一民間九皇派,一支不供奉九皇神像的,只供奉香爐及九皇神位牌。幾乎馬、新、泰國的大部分九皇宮廟都屬此支。它們的香火多從泰國普吉分香請來。相信這是受到秘密幫會的影響。

      當流傳到泰國後,受到會黨的影響而衍變成無造像,以紀念洪門會的“五祖”。

      文明人谈真实

      3月 12, 2017 at 3:20 下午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