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张荔英特展没有华文,反倒让大家认识谁是张荔英

with one comment

柳先生    2020-12-22
https://www.redants.sg/perspective/story20201222-4726

新加坡现在双语优势流失,表面上看只是华文水平的滑落,其实内里最关键的还是在于那英文至上的价值结构已根植于这个社会……或许这次风波可以让我们再想一想,新加坡对待四语的这一种价值结构,到底还合不合宜;新加坡想要追求的双语和多元,又到底路在何方?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为庆祝5周年,自2020年11月27日起举行特展“此心安处——张荔英艺术展”(Georgette Chen: At Home in the World),让国人重温第一个在国际享有声誉,以新加坡为家的女画家一生事迹与艺术贡献。(联合早报)

谁是张荔英?

一个月前问我,我这个艺术门外汉只能老实说:恕我孤陋寡闻,我完全不知道。

不管是张荔英还是Georgette Chen,我都不知道。

20201222-Georgette Chan timeline.jpg

(联合早报)

正因如此,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办张荔英特展有没有华文,本该是一件我没法有意见的事,但因这件事而引起的讨论,却很值得玩味。

其中国家美术馆馆长陈维德博士受访时说的最有意思,他说特展选择之所以用英文呈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

1、本次展览是要“突出张荔英的作品和她作为一名专业实践艺术家的身份”,所以选择了“她在专业领域最常用的名字”来称呼她,也就是‘Georgette Chen’。

2、英文是张的惯用语言,所以展览以英文为主是为了“忠于艺术家的声音”。

3、展览中不用华文不称张荔英,则是为了“保持一致性”。

从这第一条我们可以看出几个有趣的预设:

1、一个人专业领域常用的名字不一定是平时最常用的名字。

2、要突出你专业的身份便必须用你专业领域常用的名字。

这两个预设乍听其实没什么问题。文坛或者娱乐圈常见的笔名和艺名都是这个道理。但这里有个重要的不同点:馆长所谓的“常用名字”却是以语文作为划分标准的。

我不由想起大学时的一件小事:老师在班上提及Hitchcock,一些中国同学相顾茫然,一说希治阁、希区考克则恍然大悟。希区考克不过是Hitchcock的译名,二者所指的完全是同一个人。

同学很可能也看过他的电影,看过他真人的照片,也知道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对于Hitchcock这名字所指涉的,他们是清楚的,但偏偏提及这名字时,却只能觉得陌生。他们对Hitchcock是真的陌生吗?

无独有偶,我有好一些喜欢华文流行文化、但华文程度不好的新加坡朋友,他们知道Ip man 却不知道叶问、知道Eric Chou而不知道周兴哲——除了译名以外,他们对这些文化的理解是否还有所缺失?

20201222-IPman.jpg

华文程度不好的新加坡朋友,他们知道Ip man 却不知道叶问。(互联网)

如果你精通中英双语,熟悉中西文化,大概也会同意叶问这名字比Ip Man 重要,希区考克在华文圈子名气可能还不如王晶。

名字是中文或是英文,本不该有什么高下之分,但偏偏同一个所指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地位就是会有所不同。所以特展如果真的要选择一个语言来代表Georgette Chen/张荔英的话,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张荔英的名头在华文美术圈子里响亮些,还是Georgette Chen的名头在英文美术圈子里响亮些?

张荔英学生回应说只要没有异族同学在场,老师都是华语教学的。有人认为学生的回应无疑打脸馆长,我却觉得是他们不了解馆长的视角与立场。阅读全文»

Written by xinguozhi

12月 22, 2020 在 9:23 下午

一条回应

Subscribe to comments with RSS.

  1. 展厅高墙挂余晖,遗作阴阴荔英飞。
    张家閨秀百年挽,陈门女杰一时稀。
    母语自随新潮去,老亲空见故物归。
    专业领域来呼唤,西望秋云泪洒衣。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德仁

    12月 24, 2020 at 10:40 上午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