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4月 2023
人权高专办对新加坡将再次对毒品犯执行绞刑表示关切
联合国新闻 2023-4-25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4/1117322

Unsplash/Wesley Gibbs 在过去 24 年中,世界部分地区的大麻效力增加了四倍之多。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沙姆达萨尼(Ravina Shamdasani)今天在日内瓦发表声明,对新加坡即将再次执行死刑表示关切。
这将是自2022年3月以来该国第12次执行死刑。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敦促新加坡政府紧急重新考虑这次处决,并采取措施充分尊重最基本的生命权。
保障正当程序和公平审判权利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获悉,谭加拉朱(Tangaraju Suppiah)因被指控使用手机协调走私大麻即将被处以绞刑,并呼吁当局停止对其执行死刑。
沙姆达萨尼“对正当程序和尊重公平审判的保障表示关切”。
罪不至死
她强调,对毒品犯罪判处死刑不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只能对“最严重的罪行”判处死刑,即涉及故意杀人的极端严重罪行。
少数国家仍未废除死刑,主要是因为认为死刑可以威慑犯罪。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死刑作为一种威慑并无效果。
人权办公室呼吁新加坡政府正式暂停对与毒品有关的罪行执行死刑,并根据其国际义务确保所有被告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
新加坡式的威权制度比民主制度更好吗?
作者:纽约时报/Farah Stockman 译者:纽约时报中文网
政治学家并不确定新加坡高度成功的体制是否会在李光耀死后持续下去。在他临终前,就连这位伟人自己也说过,要为他的政党失去权力的那一天做准备。这就是行善的专制制度的问题所在:它们往往会终止。要么它们不再专制——就像韩国和智利发生的那样——要么它们不再行善。

Associated Press
行善的专制制度会比民主制度带来更好的结果吗?自从去年夏天听到受过高等教育的肯尼亚人对我说,民主制度并没有带来他们迫切需要的经济发展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高度称赞现代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如何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将他贫穷的城邦国家转变为地球上最富有的社会之一。
想一想,1960年新加坡和牙买加的人均GDP大致相同,都是约425美元(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到202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已上升到72794美元,而牙买加的只有5181美元。难怪李光耀已经成了一名民间英雄。在南非、黎巴嫩和斯里兰卡,不难发现有人祈盼当地也能出个李光耀。
上个月,拜登总统主持了他的第二次民主峰会,并发表了关于民主与专制之间宏大的全球斗争的演讲。与美国有伙伴关系的新加坡未获与会邀请,在“自由之家”的国家评级中,新加坡被评为“部分自由”。但华盛顿关于民主必要性的谈话要点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些专制领导人因为他们取得了成效而受到钦佩。
虽然成熟的民主国家在经济上的整体表现优于专制国家,但少数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增长上——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瑞士银行账户上——的专制领导人,在发展方面超越了新兴的民主国家,哥伦比亚大学法律与商业荣休教授罗纳德•吉尔森说道,他2011年与人合作发表了论文《经济上行善的独裁者:民主制发展中国家的教训》。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领导下的智利、朴正熙领导下的韩国,以及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都是实现了全面经济转型的典范国家,而脆弱的民主国家在经济上则停滞不前。
这篇论文的另一作者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柯蒂斯•米尔豪普特,文章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行善的威权主义者更容易将他们的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精英们往往抵制会触及他们自身利益的大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是对国家有利。专制领导人手中有更多的工具来获得精英的支持。专制领导人的一句话就能让创造就业机会的投资者放心,他们的企业将受到保护,这弥补了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空缺。在行善的专制制度下,合法性通常不是来自选举,而是来自于展示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的能力。在民主国家,领导人往往忙于应对政治挑战,无暇制定宏伟的经济计划。他们经常在看到这些计划实现之前就因败选下台。为了赢得选举,政客们做出短期的承诺,比如减税的同时增加福利,从长远来看,这些承诺并不总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阅读更多 »
中国防部:中国与新加坡4月下旬举行海上联合军演
中央社 2023-4-24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4240111.aspx

图为中国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中新社)
中国国防部今天公布,中国与新加坡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举行海上联合军演,中国解放军将派出两艘军舰参加。
中国国部防官方微博今天发布,根据2023年国际军事合作计划和中星双方共识,中国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猎扫雷舰赤壁舰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
中国国防部表示,活动期间,解放军海军代表团将观摩海事防务展,并参加国际海事安全研讨会。
美中竞逐,东南亚被视为双方角力战场之一。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9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在香港、新疆及西藏议题上存有分歧,但最危险的潜在冲突热点在台湾议题上。
他说,新加坡和中国是好朋友,和台湾也是老朋友。星国奉行其“一个中国”政策,持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男子因1公斤大麻被判死 富豪疾呼新加坡留人
中央社 2023-4-24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4240226.aspx
新加坡一名男子因持有大麻被判处死刑,英国亿万富翁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今天呼吁星国停止即将执行的处决,称“这或许事关处死一个无辜的人”。
法新社报导,根据新加坡中央肃毒局(Central Narcotics Bureau),46岁的新加坡男子谭加拉朱(Tangaraju Suppiah)预定于26日被处以绞刑。
布兰森是总部位于日内瓦的“全球毒品政策委员会”(The Global Commission on Drug Policy)成员。他在部落格发文表示:“谭加拉朱被捕时,事实上根本不在那些毒品附近,这大致是一起依赖间接证据推论的案子。”
他表示:“杀死位于非法毒品供应链最低层级的人……对于遏止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国际(毒品)交易根本没多大实质帮助。”
全世界有许多国家已将大麻除罪化,包括新加坡的邻国泰国,且人权团体持续对新加坡施压,呼吁尽快废除死刑。 阅读更多 »
高租金高物价访客渐却步 摊贩忧本地夜市恐没落
8视界新闻网 2023-4-23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singapore-pasar-malam-industry-2113476
有市场营销专家则指出,人民协会需要考虑重新审视招标过程,以及列明投标市集的收益是如何帮助人民协会的运作。

图:TODAY/Nuria Ling
有民众投诉,本地的夜市变了味,这个原应主打物美价廉的地方,价格已经不再那么亲民。受访摊贩说,因为摊位租金上调,所以他们调高价格实属逼不得已。至于夜市主办方则解释,会上调租金是因为主办夜市的费用真的不小,以芽笼士乃斋戒月市集为例,向人民协会投标的费用就超过200万。
有摊贩透露,在夜市摆摊的成本,相较冠病疫情前翻了一倍。在刚结束为期36天的芽笼士乃斋戒月市集,一些摊位的租金高达2万5000元,这还不包括其他杂费,如此高昂的租金引起民众关注。
其中负责筹办市集的联合主办方之一Enniche Global Trading的创办人穆斯塔法(Mohamed Mustaffa Shah Jehan)告诉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市集的租金上涨原因源自于高昂的成本。
他说,筹办夜市的成本近500万元左右,当中约一半,也就是约226万元,用于向人民协会投标的费用。
即使是邻里的开斋节夜市,根据政府公布的资料,淡滨尼天地一个拥有约50个摊位的20天夜市,得标价格也高达17万1000元;三巴旺一个约有110摊的22天市集,据知得标价同样是在六位数以上。 阅读更多 »
掏空•摇摆
李莫愁 2023-4-23
【掏空】
王赓武发表《何谓新加坡华人?》,不是为了丰富“新加坡华人”的内涵,而是为了掏空它。他说:
新加坡从一开始就奉行一项非凡的原则,即承认在这里出生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多元社会将是这个新国家的基础,就我所知,这在其他国家绝无仅有。其他任何国家一开始都说,谁占多数,谁就决定立国的基本原则,而所有其他人,无论如何,都必须服从或保持二等少数民族地位,直到他们能扭转局面,成为主要群体。
这是当年李光耀内阁的狡黠,为了在马来海洋生存,他们把国语定为马来语,把国歌用马来文来唱,把英国人留下来的马来总督捧作第一任共和国总统。此外,对马来族进行了很多的让利,给他们特别的教育辅助,当年雷厉风行的计划生育运动也把他们排除在外。或许现在回头再想,也许无可无不可,可是到了王赓武口里,却成了“非凡的原则”——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另外,继续掏空“新加坡华人”内涵的,还有他的徒孙沈颖,她说:“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政策,即便英语是我们的工作语言,不少新加坡华人也掌握一定的华语能力。”——新加坡华人的华语能力也就这样了。
最被人诟病的,莫过于这句:“汉人不抗拒外族统治者”
几个世纪以来,汉人都不抗拒接受非汉人的统治。在整个中国被蒙古人征服之前,中国北方的汉人一直被突厥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统治,而自17世纪以来,则是被满族人统治。对大多数居住在北方的汉人来说,他们只在明朝时期,生活在汉人的统治下。在上个千年的其余时间里,他们一直生活在征服王朝的统治之下。……尽管如此,所有的朝代都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中华文明。他们为共享一段连续的历史感到自豪,也乐意使用文言文来统治中国。即使是使用自己的语言多于其他语言的蒙古人,也接受了中国历史的主导地位。满族人尤其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的文化制度。
王赓武的哪壶不开提哪壶,颇耐人寻味。他是不是要说“华人”都是唯利是图,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谁给饭吃谁就是大爷? 阅读更多 »
投资公司期望落空 中国超级富豪到新加坡只顾买车买房
彭博社 2023-4-11
https://www.sinchew.com.my/20230411/投资公司期望落空 中国超级富豪到新加坡只顾买车买房/

图:法新社
中国超级有钱的企业家2019年开始大规模迁往新加坡时,投资公司摩拳擦掌,以为有机会可以管理数十亿美元的新资金。到目前为止,事与愿违。
对冲基金、银行和私募股权公司表示,他们最近在新加坡会晤一些中国大亨,除了基本托管交易外,很少能够带进新业务;但是这些新来乍到新加坡的富豪,在购买豪宅、豪华汽车和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证上却毫不手软。
新加坡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一位高管说,就是一无所获。另一位基金经理(在10多名受访者中的一位)表示,在一些征询后,都未能带进可供管理的新资金。由于讨论未公开事务,他们拒绝具名。
Partners Capital Investment Group亚太区联席主管皮西利斯(Emmanuel Pitsilis)说,投资者并未带着装有一大堆现金的手提箱来,并补充说,这些新来的人已有全球投资,因此流入新加坡的任何现金不会自动投入到当地资金市场。 阅读更多 »
口不对心
李莫愁 2023-4-9
【多元文化社会】
新加坡人习惯认为我们是个多元文化社会,乃是大内宣和长年宣读信约所致。最近读邻国一则新闻,才惊觉我们已经离多元文化社会很远了。新闻这样写道:
中国抖音博主“聪哥说留学”拍视频,挑战在异乡马来西亚以“只说华语”,去证明“在大马生活,华语畅行无阻”。他跟电召车司机聊天,用华语点餐,酒店住宿,都没有问题;有中文路标的柏威年广场让他感觉“宾至如归”;眼镜店还有会说华语的巫裔店员,让他感到放心。这个博主对这个社会的检测结果,证明了“外国人”在马来西亚找到安全感。
若是在新加坡呢?根据《亚洲新闻台》的调查:约八成受访国人赞成将英语测试作为新移民遴选条件。也就是说这些人认定不懂英语就在本地成了文盲,是个单语舒适的社会;因为英文被官宣成为“工作语言”,所以宪法中的四大语文平等等语,就成了《动物农庄》:所有XX生而平等,但有些XX比其他XX更平等!
王瑞杰说:(双语)具有很大价值与竞争优势,掌握双语能为新加坡人带来新机遇。说的大概是TikTok的周受资之流,但是新加坡到底能出几个周受资?一般民众都比较务实,他们只希望孩子在本地出人头地,不需要国际水平。再加上咱们的行动党华族政治领袖,从李光耀开始,哪一个不是上了台才恶补华文的?等爬到那么高的时候才说吧,应该也还来得及,是吧?
【贪腐皆始于蠢】
如果你还不知道沈颖是谁?就是那位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形容为:讲话时带有“明星般微笑”,喜欢涂蓝色眼影膏,塌鼻子的女部长。最近竟连续出糗,先是在一个演出时迟到,还大咧咧进场,和观众寒暄、握手、拍照,完全不尊重台上演出的人员。新加坡的剧场很早就有个文明规定:演出进行中,不得入场,必须等待节目之间的短暂休息入场。可这位部长竟然无视这一切(也可能是主办者的逢迎),实在蠢到可以!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