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Archive for the ‘Uncategorized’ Category

部长住豪宅(二)

with 2 comments

李莫愁     2023-5-21

尚穆根和维文的房租虽然是自己掏腰包,但是这次他们住的是公家的产业,而不是自己真金白银买的。如果在取得这些庄园豪宅的过程中有猫腻,或者价格低得不敢相信,节省了大笔的产业费,是不是也算侵占公帑,要纳税人买单?

莫愁在上一篇文章里,说因为尚穆根和维文住在以英亩计的庄园豪宅,人民行动党的“人设崩了”。果不其然,《网络公民》就出了一篇文章《戳破人民行动党审慎节俭形象》(Punching a hole in the PAP’s image as prudent and frugal),因为这苦心经营“白衣白裤”形象是他们自己吹的。

而且这种“廉洁奉公”的故事可说是随手抓来一大把:

1、有这样一个故事:新加坡的建国元勋——吴庆瑞博士在一次国外旅行中对他在伦敦海德公园酒店的分配房间感到不满。他发现房间太大,太奢华了。吴博士要求换到更简陋的房间。当他被告知英国安全部门希望他留在分配的房间里时,他才被说服留在原地。对吴博士来说,奢侈的生活令人厌恶。即使是单纯的酒店房间的大小和豪华程度也让他感到厌恶。

2、另一个故事是,吴博士在开车经过一所学校时,突然陷入沉思。他说,他在想,完成教育的人是否会有工作机会。他首先是人民的一份子,然后是一个政治家,他从骨子里感受到人民的感受,他尽力而为,但知道他没有所有的答案。

3、有人说建国元勋李光耀是人民行动党的一面明镜。他是一个谨慎、节俭的人。他从20世纪40年代到2015年去世前一直居住在欧思礼路38号的家中,很多照片都显示那里仍拥有几十年前的家具和地板,十足简陋的生活空间。

4、李光耀出国公干,自己洗内衣以节省酒店的洗衣费,他穿打补丁和修补过的衣服,他让他的员工在海外旅行时穿借来的冬装,他训练他的孩子节省水和电。

5、连总理夫人何晶对服装的奇葩品味,也被列入节俭的范畴。说她避开了设计师的东西,宁愿穿露趾凉鞋参加国事访问和官方活动,并携带自闭症患者设计的恐龙图案的小包。

6、李总理本人在一封特别信件中提醒他的同僚:”我们是人民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7、4G领袖偶尔也来凑一脚,据说陈振声部长他满足于一辆二手日本汽车,多年来一直佩戴同一块卡西欧手表,甚至在脸书上分享他找到新表链的“快乐”。

而且执政党连同官媒对于处理这件事的压抑和沉默,让莫愁想到更多的问题:

1、为什么部长不能、不要、不会替自己辩护?部长几乎周周都要发表各式官方演讲,还有接见选民时替他们写信仗义或伸冤,为何事到临头,却不提起笔来申述一番呢?

2、几时新加坡的国会变成讨论肮脏家事的避风港? 阅读更多 »

口不对心

with one comment

李莫愁      2023-4-9

【多元文化社会】

新加坡人习惯认为我们是个多元文化社会,乃是大内宣和长年宣读信约所致。最近读邻国一则新闻,才惊觉我们已经离多元文化社会很远了。新闻这样写道:

中国抖音博主“聪哥说留学”拍视频,挑战在异乡马来西亚以“只说华语”,去证明“在大马生活,华语畅行无阻”。他跟电召车司机聊天,用华语点餐,酒店住宿,都没有问题;有中文路标的柏威年广场让他感觉“宾至如归”;眼镜店还有会说华语的巫裔店员,让他感到放心。这个博主对这个社会的检测结果,证明了“外国人”在马来西亚找到安全感。

若是在新加坡呢?根据《亚洲新闻台》的调查:约八成受访国人赞成将英语测试作为新移民遴选条件。也就是说这些人认定不懂英语就在本地成了文盲,是个单语舒适的社会;因为英文被官宣成为“工作语言”,所以宪法中的四大语文平等等语,就成了《动物农庄》:所有XX生而平等,但有些XX比其他XX更平等!

王瑞杰说:(双语)具有很大价值与竞争优势,掌握双语能为新加坡人带来新机遇。说的大概是TikTok的周受资之流,但是新加坡到底能出几个周受资?一般民众都比较务实,他们只希望孩子在本地出人头地,不需要国际水平。再加上咱们的行动党华族政治领袖,从李光耀开始,哪一个不是上了台才恶补华文的?等爬到那么高的时候才说吧,应该也还来得及,是吧?

【贪腐皆始于蠢】

如果你还不知道沈颖是谁?就是那位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形容为:讲话时带有“明星般微笑”,喜欢涂蓝色眼影膏,塌鼻子的女部长。最近竟连续出糗,先是在一个演出时迟到,还大咧咧进场,和观众寒暄、握手、拍照,完全不尊重台上演出的人员。新加坡的剧场很早就有个文明规定:演出进行中,不得入场,必须等待节目之间的短暂休息入场。可这位部长竟然无视这一切(也可能是主办者的逢迎),实在蠢到可以!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9, 2023 at 6:15 下午

阴谋论二则

with one comment

李莫愁     2023-4-2

莫愁生性多疑,一肚子坏水每隔不久就会心生阴谋论,这个星期还生了两个。

【阴一】

据报导:“日前,一名妇女到某职总平价超市买鱼,来自中国的切鱼员工疑似没听懂妇女的要求,导致鱼被‘切坏’了。这名阿嫂级的女顾客愤而质问该女员工不懂英语,为何却能在本地工作?不但如此,她还进一步向超市负责人投诉,指女员工若无法与顾客沟通,就不该被调派到海鲜摊位这类需与顾客沟通的岗位。

“最终在超市负责人的调解下,女员工重新切了另一条鱼给女顾客,后者才收下离开。但回到家仍愤恨难平的女顾客过后将整段过程的录影放上网,引起轩然大波后又将视频撤下。”

这个故事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比那个英语人阿伯投诉综合诊疗所的医务人员都对他讲华语更不可信。作为一名新加坡人,上学时都宣读过信约,知道什么是“政治正确”,绝不会像广府佬所说的“阿茂整饼”——冇嗰样整嗰样滴。

先是本地媒体捉住机会对她大加挞伐,甚至加以放大到“国人不够包容”的结论。然后就稍稍夹带批评毕丹星不合时宜地在国会上,提议要以英语作为新移民的基测之一。接着还有大咖出现——总理夫人何晶也有话说:

我们不会因为不喜欢我们历史的某一部分而摒弃我们的历史。我们不会在政治正确的冲动下摧毁雕像。我们接受我们不是完美的,也承认我们还有很多要向世界各地学习。

身为新加坡人不仅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或持有我们的护照。身为新加坡人要懂得我们必须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来讨生活。身为新加坡人要自律、尊重、谦虚。‘新加坡魂’无法容忍傲慢的虚张声势和自大的霸凌行为。

这名不知好歹的英语人妇女,仿佛就是制造出来被用作祭品的牲羊。好让人民行动党政府阐明他们骗人的语文立场,顺便损一下毕丹星。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2, 2023 at 3:35 下午

沈颖被批干扰歌手演出 流程安排欠妥当但懂得“读空气”也很重要

leave a comment »

红蚂蚁/李国豪    2023-3-30
https://www.redants.sg/overview/story20230330-7081

https://s3-redants.s3.ap-southeast-1.amazonaws.com/styles/large/s3/articles/2023/03/30/20230330%20cover.jpg?itok=-p4c7iT4

沈颖被指在台上表演进行期间,忙着和其他人握手寒暄,非常不尊重表演者及现场观众。(@Danielalexchia Instagam)

公众人物,或俗称的“大粒人”,出席自己不是主角的场合时,最好还是要懂得读空气,别在不对的时间点做不对的事,导致出现各种解读,还给观众留下“喧宾夺主”的印象。

外交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近日卷入的一场风波就是一例。

事缘她上周六(25日)出席在滨海艺术中心户外舞台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时,被指在台上歌手表演期间入场,并且还大剌剌和第一排的一些观众握手寒暄后才就坐。

根据现场观众分享的视频和照片,沈颖一干人握手寒暄的位置就在舞台前方,显然对当时台上正在自弹自唱的本地年轻女歌手Benny’s构成干扰。

加上这个户外场地的表演舞台和观众席都设计得较低,部分观众的视野当时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遮挡,现场表演明显失焦。

从视频中也可看到,现场一些心生不满的观众忍不住开声怒斥,要求站着的人赶快坐下。

视频上传后,更引发舆论热议,批评女部长这种喧宾夺主的举动完全不尊重表演者。

据表演者Benny’s所属的唱片公司Panik Records创办人指出,Benny’s当时的确被台下发生的事影响了心情。

这对她来说是蛮大的打击。

沈颖受邀出席“地球一小时活动”,但在表演期间入场,并在前排和其他人握手寒暄的举动被批不尊重表演者。(沈颖脸书)

一名在场看演出的尹姓韩国留学生(24岁)则告诉《海峡时报》,沈颖入席时,伴随的握手、寒暄和相机的快门声及闪光灯造成了不少噪音。他当时的座位不巧就在他们隔壁。

“当时台上是安静抒情的不插电演出,加上第一排座位离舞台很近,我很肯定这对所有人都造成了影响。”

他认为,这对表演者和观众非常不尊重。

主办方称沈颖入场时机是他们安排的

主办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新加坡及滨海艺术中心事后为沈颖缓颊。阅读全文»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31, 2023 at 5:23 下午

默乐、天马行空和妈的多重宇宙

leave a comment »

李莫愁     2023-3-26

【默乐】

上星期四看到默乐的脸书贴文,使莫愁陷入深深的自省当中。这篇贴文写得很直白,好像信笔写来,其实把它上载需要很多勇气,说得封建一点,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枪打出头鸟,这是大家都听过的。就像莫愁那样,很多知识分子对于李家的事,向来都讳莫如深,想都不敢想,已经在很深的层次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的自我审查。她说:

我说这些话是冒着很大风险,但现在或许是李显龙下台的好时机。他已经过了70岁,冠病最糟糕的时期已过去。当我们大部分时间应该集中在国家更大的需要上时,他的家事却成为公众焦点。让我们借黄循财及其同僚开启新的一页。这一来,作为普通公民,人们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即国家权力被用来处理家庭纠纷——尽管国家会极力否认这一点。

奇怪的事,这件事直到此时此刻都没有成为官媒的新闻。官媒的记者们不是很爱网民的起哄吗?什么“肉身霸车位阻别人停车,男子挨轰”,还有“电视艺员拿某医院说事,网民齐轰”都上了报,怎么一个议论国家领袖是否该退任的贴文却成不了新闻?更重要的是:此人非路人甲乙丙丁,乃是英文《今日报》的前高级编辑,几年前还在国大教过书,也写过几本着作,连王乙康部长都是她脸书的粉丝,怎么就不入官媒的青眼呢?她的这篇文章,到当下总共收到近2000个赞、400条评论和176次分享。

【天马行空】

庄永康的奥斯卡亚裔光芒的背后

(报上)有读者申诉这部影片令人看不懂,更搞不懂奥斯卡为何把奖颁给这样一部影片,故想在此贡献一得之愚。当然,本文并不会重复维基上所列举的“想象力、视觉效果、幽默、导演、剪辑、表演”以及“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等好评因子,而想解说为何“亚裔元素”近年在好莱坞这么吃得开。

根据他的“一得之愚”,亚洲片要得奥斯卡,首先得拍成英语片,须遵照好莱坞的一板一眼——这不是老生常谈吗?当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挂》除了不说英语,不也是尽量谄媚洋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6, 2023 at 1:36 下午

ChatGPT全球热爆 星洲热情拥抱

leave a comment »

关如华    亚洲周刊 2023/3/27-4/2  2023年13期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ChatGPT全球热爆 星洲热情拥抱

新加坡政府热情拥抱人工智能,科技局研究将ChatGPT推及九万公务员,呆板工作交由机器人处理,高等学府也对使用AI持学习与开放态度。

新加坡政府与微软合作:政务结合人工智能(图︰法新社\亚洲周刊美术部电脑合成)

人工智能ChatGPT横空出世,热爆全球。就像当年,苹果手机面世后彻底颠覆人类生活,ChatGPT的诞生也宣告人类与人工智能无法分割的时代降临。ChatGPT经过海量信息训练之后,几乎就像最强大脑冠军,凡事有求必应,作答语气也接近人类。写电邮、写评论、写讲稿、写诗词、做答题、填表格,全难不倒它。人人争相与地表最强聊天机器人聊天,刻意问些无厘头或政治敏感问题,测试这款美国OpenAI公司的人工智能软件有多少斤两。

在新加坡,有反体制网民在脸书上晾晒向ChatGPT提问:执政人民行动党的国会议员为何脱离群众?ChatGPT竟似模似样给出答案:“我是一个语言模型,不具形成观点的能力。但一般相信,好些原因导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议员貌似脱离群众。其一,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具精英背景。此外,人民行动党掌权多年,可能造成党员跟普罗大众关注的议题脱节。加之,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掌握政治主导权,反对声音和政治多元性均不足,这或导致政党缺乏问责和回应能力。”

ChatGPT的答案条理清晰,引起反体制人士共鸣。有意思的是,机器人对新加坡执政党大放厥词,非但没遭遇封杀,还获热情拥抱。新加坡公务员接下来还可以使用ChatGPT做研究、草拟报告及写讲稿。

这或许就是机器跟人最大的差异。机器人不懂得独立思考,没有价值判断和不良政治动机,不足以威胁执政者。而且,把繁琐呆板的工作交由机器人处理,让活人把能量集中投放在高端工作内容,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科技局属下的政府开源科技部已着手研究,将ChatGPT融入微软文书处理程式Microsoft Word。这个“ChatGPT加Microsoft Word”双剑合璧的模式将陆续在各政府部门推行,估计惠及九万名公务员。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4, 2023 at 6:13 下午

新加坡的沙子战争

leave a comment »

Written by xinguozhi

2月 8, 2023 at 4:01 下午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Tagged with , , ,

新加坡现任部长都他调教 文官长林祥源:养出最强公仆库的秘密

leave a comment »

天下杂志/陈一姗     2022-12-27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178

林祥源-新加坡-行政文官-公務員-攬才

图片来源:谢佩颖摄

在新加坡政坛,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实务教授林祥源是个低调,却众人皆知的名字。他担任公务员37年,是前总理李光耀首任首席私人秘书,历任4届内阁的公务员首长(相当于行政院秘书长)。新加坡政坛的现任部长几乎都曾被他调教过,包括第四代领导人黄循财,但他绝口不说三道四。

接受《天下杂志》约访,谈新加坡政府为何能实践政府一体,政策衔接有如一家运作顺畅的企业。访谈前一天,他针对提问写来749字结构完整、用字精准、观点清晰、几乎是一篇文章的“简短笔记”。问他这是否是职业习惯?“我曾经有两位要求很高的老板,”他淡淡答道,其中一位自然是李光耀。

这位见过最多总理与部长的前公务员,从精神、组织与领导力训练三个面向,剖析新加坡政府一体的秘密。以下为专访整理:

新加坡是个小国。因为小,与加入马来西亚2年就被迫离开的创伤,新加坡人自然而本能地认知自己的脆弱。尤其新加坡是个多种族、多文化、多语、多宗教的社会,使得我们先天有种倾向,总想着事情可能会恶化,想着要怎么团结,才能面对挑战。

在组织面,新加坡有一种特殊的公务员,称为行政文官(AS, Administrative Service)。与各部会就专业招募的公务员不同,AS从基层提拔与外部延揽能力最好、最优秀的人才,让这群人在不同部会间轮调。目前所有新加坡政府顶尖的领导人,都是来自AS。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月 30, 2023 at 2:57 下午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