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中共

非共而不反共——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根源

leave a comment »

许剑虹      2023-5-7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85026

无论是李光耀还是李显龙,都认为一个稳定的两岸局势符合新加坡的利益,因此他们坚决反对台湾走上法理台独路线。当然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只要台湾不走上法理台独或者中共强大到足以把美国从印太地区驱逐出去,“非共不反共”的政策就能持续推行下去,让下面好几个世代的新加坡人持续在美国、中共还有台湾三边得利。

位於新加坡濱海公園裡的反共產主義紀念碑,紀念與馬共鬥爭的國家先烈,但這不表示新加坡要與中共交惡。(作者提供)

位于新加坡滨海公园里的反共产主义纪念碑,纪念与马共斗争的国家先烈,但这不表示新加坡要与中共交恶。(作者提供)

提到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最成功之处就是懂得如何在美国与中共两大强权之间左右逢源,一方面以南洋理工大学为对岸培育下一代的执政精英,另一方面则将樟宜港提供给进出南海的美军舰艇使用。此种军事靠美国,经济靠中共的政策,赋予了新加坡极大的外交活动空间,进而成为面积最小却最为富裕的东协国家。

甚至我们还能从马英九前总统“亲美、友日、和陆”的战略中,看到些许新加坡的影子。而新加坡之所以能成功,关键的因素在于李光耀总理从冷战时代以来就采取“非共而不反共”的外交政策。所谓“非共”,意即新加坡共和国拒绝采取共产主义制度,并对以马来亚共产党为代表的国内共产主义份子施以坚决打击。

然而在外交路线上,李光耀却不像两蒋父子执政下的台湾那般排斥共产主义国家,相反的却积极同苏联、中共、北韩以及北越往来。不过在与苏联、中共、北韩和北越往来的同时,新加坡又与英美、南韩以及南越维持邦交,并同台湾维持实质关系。新加坡也因为这个政策,得以成为辜振甫、汪道涵、马英九、习近平、川普以及金正恩会晤的地点。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以扮演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为荣,可这样的国家政策却不是始自于新加坡。最早实施“非共而不反共”政策的国家,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大日本帝国。大家都知道,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反共产主义的国家,严厉镇压日本、朝鲜以及台湾的共产主义运动,可其实却与苏联维持着友好关系。

直到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派出T-34大军向东北、北韩以及库页岛南部发起进攻以前,双方依据《日苏中立条约》彼此都还在对方的首都设有大使馆。日本与苏联甚至还相互承认彼此在中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东京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莫斯科也承认满洲国,双方的关系紧密而友善,完全就是李光耀“亲共而不反共”政策的翻版。

日軍1918年出兵西伯利亞的宣傳畫。(作者提供)

日军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的宣传画。(作者提供)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5月 20, 2023 at 6:45 下午

“一党专政”?从比较视野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史

leave a comment »

邝健铭(台湾季风带文化总编辑)    2022-12-17
https://whogovernstw.org/2022/12/17/kinmingkwong5/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从1959年起开始执政,至今已逾六十年。“一党专政”、“一党独大”向来多是负面言辞,论者总会联想起全球之中的不同共产政权。但在新加坡,一党独大的人民行动党却有截然不同的形象,其治下的国家发展不断受好评。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执政多年,人民行动党如何保持活力,如何能够维持治绩与威望?在2014年,于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人民行动党出版纪念刊物PAP 60: Forward Together,刊物前言由李光耀所写。于文中,他说,他与同僚在成立行动党之时,视建立平等与公平的社会为目标,以营运廉洁、诚实、有效的政府为手段。实现目标的方法之一,是创造就业,确保无分种族与宗教,人尽其才。新加坡的建国之路不易,在那段时期,人民行动党需要面对殖民时代、新马合并乃至分家时刻之下的种种挑战。刊物列举人民行动党执政之路的六十个里程碑,这些里程碑,可概分为五类:一,建国前后人民行动党党内的政治路线分歧;二,建国后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社区乃至国家建设;三,建国后人民行动党选举表现之起伏;五,人民行动党党内的世代交接;四,近年人民行动党政府与社会关系之转变。

1. 新加坡执政路的暗涌 

这种里程碑书写方式已隐然承认,人民行动党执政之路并非坦途。2011年大选被视为“分水岭”,人民行动党得票率降至历史新低 (60.1%),更首次在集选区落败。选举期间,总理李显龙曾在竞选群众大会向选民就人民行动党政府表现致歉,并指李光耀治国风格已不合时宜。翌年,人民行动党政府主动发起“我们的新加坡全国对话”,广邀民间集思广益,共同筹谋国家未来发展方向。2015年,新加坡建国五十周年,建国总理李光耀亦在同年离世,在此全国上下怀缅过去的爱国氛围下,人民行动党于同年大选表现回勇,其得票率增加约10%至七成。但在2020年大选,人民行动党政府无法利用防疫之时国民依赖政府的心理,其得票率重新下跌10%至接近于2011年的水平,反对党所得国会议席数目更创历史新高,共得十席。

按新加坡学者的分析,人民行动党之执政,有至少两大问题,分别为:一,过于倚重市场经济,易于忽略社会对平等与公平之追求;二,过于追求国家稳定,变相削弱了国家面对世界各种动荡之时的韧性(resilience)。前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现在旅居香港的新加坡学者陈思贤(Kenneth Paul Tan)在其著作《新加坡模式——城邦国家建构简史》(Singapore: Brand Identity and Power, 繁体版同由台湾季风带文化出版)中指,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奉行实用主义(pragmatism)与用人唯贤(meritocracy),但在其新自由主义式(neoliberal)国家经济发展观之下,政府视新加坡融入于全球经济体系为国家生存不二之法,进而易于以市场指标衡量国家发展目标,以及定义政府人才乃至其行事标准,政府与民间之因而隔阂日深。2012年人民行动党政府主动发起“我们的新加坡全国对话”,以及2013年人民行动党政府推出人口政策白皮书,掀起输入外来人才与保存新加坡本土之间的论辩,触动社会情绪,都可印证这一点。现在同样旅居香港的新加坡学者刘浩典(Donald Low)亦在其编着Hard Choices: Challenging the Singapore Consensus指,人民行动党极力追求国家稳定的结果,是政府崇尚自上下行由技术官僚主导的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以及倾向控制社会言论。在其合着著作《威权政治之困境——新加坡未来政治想象》(PAP v. PAP: The Party’s Struggle to a Changing Singapore,繁体版同由台湾季风带文化出版)之中,刘浩典与施仁乔(Cherian George)进一步指,由此引伸的流弊,是人民行动党政府运用体制乃至民粹力量,以控制社会声音,新加坡国家之内的观点多元度因而会被减少,国家面对世界多变的适应力因而会被削弱。 阅读更多 »

新加坡沦陷80周年:日军“肃清”华人、南京大屠杀与二二八事件的共同点

with 2 comments

许剑虹    2022-2-16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2692/

今年是一个很特殊的一年,我们不只要迎接“肃清”80周年,还要迎接二二八事件75周年与南京大屠杀85周年。三起事件都是历史悲剧,我们要在此向所有的受害者致哀,笔者也无意为当年的加害者做任何辩护(当然对于二二八的外省受害者,希望国家社会也能给他们足够的重视)。却必须要强调现在是华人该省思谁是受害者,谁又是合作者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毕竟老一代已经雕零,没有情绪包袱的我们应该用更公正与不带偏见的态度去看待这三段我们华人不是那么光彩的历史,如欧洲人一样承认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曾英勇反抗侵略。

nku33e420bvdww2rczev7a8h3ycsbz.jpg (1080×648)

Photo Credit: 李博儒

今年2月15日是新加坡沦陷80周年的日子,在负责占领马来半岛的日本陆军第25军作战主任参谋过政信中佐的策划下,日军立即对华人展开了名为“肃清”的屠杀。究竟有多少华人在“肃清”中死亡?其实就跟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和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差不多,关于星马华人在“肃清”中的死亡数字,直到80年后的今天都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南京大屠杀的死亡数字从最少的20000到最多的40万,二二八事件则是从685到30万之间的统计都有,而“肃清”的死亡人数则是介于5000到50000人,差了整整10倍之多。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肃清”中的日军,或者是二二八事件中的国军,都犯下了军人针对非武装平民的暴行事件,甚至于无差别屠杀。

所以我们今天立场无论是统派还是独派,是支持民进党还是国民党,都没有必要为当年残杀平民的军人粉饰美化。没有必要为了支持台独,就去否定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更没有必要为了支持统一,就把二二八事件中的受害者全部打成殴打外省平民的“皇民”。我们必须要脱离政治,回归到最基本的人性,才能一一检验这三场发生在东亚与华人世界的不幸事件。

也因为没有办法像犹太人那样,提出一个统一又可信的受害人数据,3起历史事件都在战后成为两岸以及新加坡政治人物操弄的议题。中共直到今天还死咬着日军杀死30万南京市民不放,不只用来对日本进行情绪勒索,就连当大陆内部有老师对30万人这个数据提出质疑时,也会遭到铺天盖地的民族主义攻击。仿佛对于中共而言,南京大屠杀死亡30万人已经成为确保政权稳定的工具了。

比“肃清”晚五年发生的二二八事件,直到今天还是民进党与深绿团体用来炒作悲情,凝聚本土势力对本土政权支持的神主牌。新加坡更是早在正式独立建国以前,就已经以“肃清”的历史来积累华人对李光耀的支持,甚至还以此为理由向日本索取了大量赔偿。除了政治人物战后对历史议题的操弄之外,3个历史事件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受害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cx3n4x0l2bjdgav843cep9hcdyb7om.jpg (1080×720)

新加坡华人的唯一抗日英雄林谋盛,其实严格来讲是出生在福建,而且还是由国民政府派往新加坡,其实一点也不本土(Photo Credit: 李博儒)

伊恩・布鲁玛的感叹

荷兰历史学家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在他的大作《罪恶感的代价:德国与日本对二战的记忆》(The Wages of Guilt:Memories of War in Germany and Japan)中,如此介绍了荷兰人对纳粹占领荷兰的战时记忆:

在老师告诉我们的故事里,德国人总是那么低劣,老师是那么英勇。老一辈的人,似乎个个都参与了当年的抵抗运动。

当然,也不是所有荷兰人都是抵抗者。在多数选择英勇抗击纳粹侵略的荷兰人之中,总还是有那少数的通敌败类存在。布鲁玛指出:

除了闹街角落上的那个肉贩子之外,大家都是反抗份子,只有他是通敌的叛徒,没有人要跟他买东西:还有那个卖香烟的女人,她之前交了一个德国男朋友,后来大家也不再跟她买烟了。

直到后来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尤其是荷兰经历过的二战历史有了更清晰的掌握之后,布鲁玛才发现所谓大多数荷兰人都是抵抗者的论述有多么偏离事实。原来多数的荷兰人在二战爆发前,出于对苏联共产主义的恐惧,曾经对希特勒(Adolf Hitler)提倡的国家社会主义心生向往。原来在德军出兵占领荷兰以后,志愿参加纳粹武装亲卫队远征苏联的荷兰青年数量恐怕都比抵抗者还要多。 阅读更多 »

早报的彭帅独家专访不符合新加坡公共利益

with 2 comments

林韦地    2021-12-21
https://www.facebook.com/iamlimwooitee/posts/10159470506260482

作为少数中国人民不必翻墙就可以看到外媒,新加坡《联合早报》长年亲中和配合中共的言论尺度是众所皆知,但这次搞个彭帅的"独家专访"洗白中共,真的是也太超过。

“《联合早报》是如何搞出彭帅的独家专访”,这个题目恐怕更值得媒体人深入挖掘和报导。全世界都在找彭帅,早报就这么厉害刚好“撞见”这么顺利访问到本人,会不会也太方便。这事先有没有和中共先乔好,背后有没有牵及利益输送,基于媒体伦理和公共利益应该要厘清吧。而做这个这“独家专访”到底是早报中国方面的意思,早报新加坡总部的意思,早报作为新加坡的官方媒体新加坡政府事先知不知情是不是默许,都让人很好奇。那位"访问“彭帅”的“记者”叫顾功垒,听口音就是中国人而不是新加坡本地人,职称是新加坡报业控股助理副总裁,新晨业管理咨询(上海)总经理,她的微博也有些质疑她是否有记者专业身份的留言。

彭帅这个案例之所以非常敏感因为那不只是对中共的政治立场问题,还涉及女性权益,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对彭帅很关心,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国际女子网球协会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WTA) 甚至愿意不赚人民币取消所有在中国的巡回赛事。任何有一点常识的媒体工作者应该都知道彭帅在中国的言论空间非常有限的,你说彭帅来到新加坡你要访问她还可以理解,彭帅在上海为什么一份新加坡媒体要去趟这个浑水做《环球时报》的工作。这个“独家专访”一出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英文媒体编译,一天之内全球英文世界都知道中共透过一份“新加坡”报纸试图洗白,全世界都当你是笑话。让新加坡和这件事情有所连结,根本已经是损害新加坡社会的公共利益。新加坡面对中国巿场要务实要维持中美均势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但要被当作中共压迫女性的帮凶,这根本是完全不必要的,赚多少钱都弥补不了新加坡名誉和其价值的损失。

《联合早报》应该要记得自己首先是一份新加坡的报纸,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纸,要以新加坡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优先考量。事实上也不只早报而已,新加坡亲中的华文网媒一堆,新加坡的华文媒体和华文社团被红色渗透的程度,已经到了需要正视的地步。新加坡自己有自己的国格,不要成为被中国轻视的“坡县”。

相关链接:

Written by xinguozhi

12月 21, 2021 at 4:06 下午

亦谈联合早报

with 5 comments

亨尼曼      2021-9-30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华文大报,随着李光耀2011年自内阁退休,2015年去世后,它已日渐偏离中立。据中国方统计,新加坡自2013年起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中国以拥有14亿人口作为诱饵,掩饰共党权贵资本垄断市场,外资只有被利用无法分享市场利益的真相;2019年西方与日、韩、台醒觉大举退出中国大陆,而以李显龙与何晶领导的淡马锡控股的新加坡对华实际累计投资达1028.3亿美元,与韩国(50.4亿美元)、台湾省(35.2亿美元)、日本(33.3亿美元)、美国(27亿)比较可说明显差别,经济上深深受制于中共。

尤其近两年的武汉疫情和今日爆发的恒大地产风暴,别说赚钱汇回新加坡,能在大陆继续让那几个官老爷养老而不必遣返,可说大幸。新加坡政府何时悬崖勒马,不要继续往中国大陆无底黑洞丢钱,在政治上就才能远离中共?他们早已言明要共新加坡外资的产,上世纪外商几乎个个折翼回新加坡,血本无归。“共产”暴徒与“民主”商人原就势不两立。

已故李光耀虽然不时抨击西方媒体视他为反对自由民主的威权统治者,然而他和他同辈政治同僚,对披着民主社会主义外衣推崇暴力革命的共产主义威胁,更是诚惶诚恐十分警惕。自1963年逮捕无数良心犯进监牢以来,只要挑战他的政治异己,不被告至破产,也要以他们亲华亲共或任何欲加之罪或颠覆罪名,一个也不放过拘禁于监狱。

今年9月25日林任君发表《防止外来干预,五十年如一日》,即使文中提及所谓“报业风暴”事件涉及的负责人,都只不过是不与政治主流同污同调,在自家报章发表言论的异己,哪有干预、颠覆国家的外来身影?

要不是郑永年回归中国,暴露他是中共喉舌,恐怕《联合早报》会依然如故每周提供专栏,让他继续发表影响新加坡华语社群的言论。 阅读更多 »

游走于美中之间的新加坡,有可能成为美军第一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吗?

with 3 comments

许剑虹     2021-1-4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063

当美国海军计划在樟宜港建立第1舰队司令部的同时,新加坡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共将军力投射到海外的后勤基地。与美国维持紧密的军事合作,同时经贸上又极度依赖中共的新加坡,会在两强之间做出何种战略抉择呢?

2020年12月11日,美国海军萨默塞特号(USS Somerset)两栖运输船坞舰与新加坡海军坚忍号战车登陆舰展开第26届海军联合海上战备训练演习(Photo Credit: 美国海军)

拜登当选后,美国将回归过往多边主义的外交路线,与中共的关系或许会有所缓和,可双方的冲突必然不会结束。当美国海军计划在樟宜港建立第一舰队司令部的同时,新加坡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共将军力投射到海外的后勤基地。与美国维持紧密的军事合作,同时经贸上又极度依赖中共的新加坡,会在两强之间做出何种战略抉择呢?

打从1965年建国以来,新加坡共和国就在李光耀带领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与海峡两岸、美苏还有欧洲国家都维持等距的外交关系。由于印度尼西亚在1967年与中共断绝外交关系,李光耀还一度宣布新加坡不会在印尼和中共复交以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所以直到1990年10月3日才与中共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新加坡,是最后一个和中共建交的东协会员国。

然而同文同种的历史渊源,却让新加坡在和中共建交以前,就已经与中国大陆建立了紧密的实质关系。邓小平是在李光耀建议下,宣布停止对东南亚国家“输出革命”的。而且在与中共密切往来的同时,新加坡还跟台湾互动密切,甚至还有军事交流的存在。发展到了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头号贸易伙伴,新加坡还积极为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筹备资金。

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新加坡,或许在文化上较为亲近英美,但是政治体制方面却又与中国大陆更为接近。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邓小平时代开始的“经济开放,政治保守”路线,也是受教于李光耀在新加坡实施的开明专制。从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被人民形容成中共“海外党校”这点来看,就看得出双方的政治交流有多么密切。

只是新加坡在与北京强化经贸与政治合作的同时,却也与美国维持更加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不仅引进大量新锐的美式装备,还允许美国海空军进驻自己国土。新加坡空军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战力,目前部署于美国本土。靠着这层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关系,新加坡也得以和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台湾维持军事交流。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新加坡与美国维持如此高度的军事连结呢?

截图_2020-12-23_上午7_55_59

新加坡空军的首任司令刘景泉将军,是出自中华民国空军的马来西亚华裔飞行英雄(Photo Credit: 许剑虹)

靠一个大国平衡另外一个

回顾新加坡的历史,其实新加坡一直都称不上是亲美的国家。李光耀二战期间曾经为日军吸收,从事对抗美国、英国以及中华民国等同盟国的情报工作。战后他又高举反殖民主义的大旗,曾不只一次表达出对毛泽东的崇拜。为什么等到新加坡独立之后,爬上总理大位的他会调整早年反西方的态度,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头号盟友呢?

这一切还要从1969年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发表《关岛宣言》,实施“越战越南化”政策开始谈起。越战的阴影,让美国民意越来越不愿意以直接投入美军的方式来协助亚洲盟国抵抗共产主义革命。美国转而以提供装备与训练的方式,协助亚洲盟国依靠自身的军事力量击败共产党。眼见美国即将降低在东南亚的军事部署,李光耀不得不紧张起来。

李光耀固然不喜欢美国,并积极推动与苏联、中共还有北韩等共产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可是在英国受教育的他却也知道权力平衡的重要性。新加坡终究不是共产主义国家,而且还一南一北遭受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两大穆斯林国家的包围,还是必须要拉入西方国家的力量才能平衡来自中共、北越、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潜在威胁。

在殖民母国英国的推动下,新加坡于1971年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纽西兰等大英国协会员国一起成立“五国联防”组织。可此刻英国已经准备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澳大利亚与纽西兰不是距离新加坡过于遥远,就是本身军事力量不足以为新加坡提供军事援助。马来西亚则仍是新加坡生存的隐忧,显见“五国联防”无法给新加坡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

只有美国的存在,才能确保新加坡免于在共产主义国家与穆斯林国家夹击下覆灭的命运。不过长期以来,新加坡在军事发展上接受英国指导,对美国武器装备较为陌生。比如当时还被称呼为新加坡防空司令部的新加坡空军,作战主力就是接收自英国皇家空军的猎人式战斗机(Hawker Hunter),而综观当时所有的亚洲国家,最熟悉美制战机的国家当属中华民国。 阅读更多 »

葫芦里卖葫芦药

with 8 comments

殷素素     20202-11-15

《联合早报》的二丑们可说是丑态百出,groupthink 到很出面,让人不禁怀疑:他们能多独立思考?此番中了中共老儿的道,遮掩事实,义无反顾地为极权主义和威权主义摇旗呐喊。

民主政体由来已久,从古希腊算起,至今已有2500年,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多国家奉行的制度,可见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我的纠错能力也一流。

11月15日的《早报星期刊》刊登了一篇署名陈列的文章——《专制嘲笑民主?》,宛如一溪清流,一扫二丑们媚中的文章,重点它是这么说的:

针对全球瞩目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国官媒聚焦美选举乱象,借此嘲笑美国的民主弊端,彰显中国一党制的优越性。在国际舞台上,各国都想彰显自己的优越性,这点无可厚非,但损人利己用多了,但有时会弄巧成拙。凡事有多面,不能只聚焦于好的或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事件后面的背景、环境、社会及历史因素,以达到自我标榜、自我宣扬的目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多或少都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自有其令人向往的过人之处。有学者指出,民主尤其是美国式民主曾是中共早年追求的目标,第一代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曾着文力捧,以达到抗日和抗国民党政府的目标。民主树大招风。专制 VS 民主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

而《联合早报》之前评论美国选举的文章,单看标题就知道它所代表的是什么立场:

1、早报社论《美国大选揭示社会高度分化》(2020年11月6日)

2、韩咏红《撕裂的山姆大叔》(2020年11月6日)

3、吴新慧《美国启示录:“党”大不能包天》(2020年11月8日)

4、吴俊刚《走火入魔的美式民主》(2020年11月11日)

5、陈迎竹《惊喜惊奇惊风散》(2020年11月15日)

其中,吴新慧的文章还学人俏皮,玩了一下一语双关,她说:“党大”不要紧,不要学人“包天”;又说“党大”也还好,只要“心细”,人民就有福啦。就有那么一丁点要加入‘专制嘲笑民主”的味道。 阅读更多 »

星马欢迎美军,背后忧虑的是中共与“大中华胶”的崛起

with 6 comments

许剑虹(Samuel Hui)    2020-5-2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382

既希望让解放军帮自己攻下马来西亚,或者让更多大陆移民进到马来半岛冲掉马来人的人口,都不是促进华人权益的想法。“大中华胶”的想法越激进,就越会强化马来西亚人民对中共的敌视,美军在星马两地区的存在自然会更加受到欢迎。

美国海军美利坚号两栖突击舰 (Photo Credit: U.S. Navy photo by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Kristina Young)

美国自川普上台执政以来,一反常态的走起单边主义的路线,肆意得罪北约和日韩等盟国,反而让俄罗斯与中共谷底翻身,重新获得世人肯定。

尤其是这次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之初,俄罗斯与中共更是抢在美国前面,积极为义大利及日韩等盟国提供协助。甚至就连立场向来亲美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不得不忧虑美国这次怎么不站出来带领大家对抗病毒威胁。

当世人怀疑美国在欧洲和亚太的地位,即将为俄罗斯及中共取代的同时,美军五艘航舰又遭到病毒袭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趁机派出辽宁号航空母舰,多次经由东海与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引起日本、台湾、菲律宾、新加坡还有马来西亚的注意。

解放军海军的扩张性行为,对中共好不容易靠着向海外输出医疗物资建立的良善形象带来破坏,至少在东南亚是如此的。

尤其是在4月16日当天,中共又派出海警与探勘船进入与马来西亚之间有领土争议的北康暗沙活动,引起马来西亚方面紧张。

为了反制中共,美国海军也派出美利坚号两栖突击队和邦克山号飞弹巡洋舰进入争议海域,执行自由航行任务。美利坚号两栖突击舰上,至少部署了五架F-35B战斗机,对中共的嚣张气焰想必带来了很大的压制。

不过最让笔者注意的,是在美利坚号两栖突击舰的Facebook页面上,出现大量马来西亚网友给美国海军鼓掌叫好。

李显龙虽然在是否该以“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称呼新型冠状病毒一事上,没有选择跟着川普一起挑起种族纷争,但却仍将樟宜港提供给季佛兹号(USS Gabrielle Giffords)与蒙哥马利(USS Montgomery)号驻防,显见星马两国还是不乐见中共将军事力量投射到南海。

这张辽宁号的照片,远看还真的有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味道,让人想起二战时后的日本军国主义。(Photo Credit: 许剑虹)

星马何以惧怕共军?

与其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欢迎美军,倒不如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惧怕共军还更符合当今东南亚的地缘政治。

在深入讨论此话题之前,笔者采用“美军”和“共军”,而不是“美国”与“中共”,目的就是要厘清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所害怕的仅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然而从经贸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恐怕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取代当前中共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地位。

但是从军事角度上来看,惧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可不只是星马两国,几乎已经成为了整个东协的共识。尤其是如果解放军控制了整个南沙群岛,意味的是整个南海成为解放军海军的内海,每一个东协国家的专属经济海域甚至领海都将被垄罩在中共的军事威胁之下。

新加坡并没介入南海主权争夺战,却从权力平衡角度出发,并不乐见任何单一强权掌控南海。 阅读更多 »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