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俄罗斯’
非共而不反共——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根源
许剑虹 2023-5-7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85026
无论是李光耀还是李显龙,都认为一个稳定的两岸局势符合新加坡的利益,因此他们坚决反对台湾走上法理台独路线。当然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只要台湾不走上法理台独或者中共强大到足以把美国从印太地区驱逐出去,“非共不反共”的政策就能持续推行下去,让下面好几个世代的新加坡人持续在美国、中共还有台湾三边得利。

位于新加坡滨海公园里的反共产主义纪念碑,纪念与马共斗争的国家先烈,但这不表示新加坡要与中共交恶。(作者提供)
提到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最成功之处就是懂得如何在美国与中共两大强权之间左右逢源,一方面以南洋理工大学为对岸培育下一代的执政精英,另一方面则将樟宜港提供给进出南海的美军舰艇使用。此种军事靠美国,经济靠中共的政策,赋予了新加坡极大的外交活动空间,进而成为面积最小却最为富裕的东协国家。
甚至我们还能从马英九前总统“亲美、友日、和陆”的战略中,看到些许新加坡的影子。而新加坡之所以能成功,关键的因素在于李光耀总理从冷战时代以来就采取“非共而不反共”的外交政策。所谓“非共”,意即新加坡共和国拒绝采取共产主义制度,并对以马来亚共产党为代表的国内共产主义份子施以坚决打击。
然而在外交路线上,李光耀却不像两蒋父子执政下的台湾那般排斥共产主义国家,相反的却积极同苏联、中共、北韩以及北越往来。不过在与苏联、中共、北韩和北越往来的同时,新加坡又与英美、南韩以及南越维持邦交,并同台湾维持实质关系。新加坡也因为这个政策,得以成为辜振甫、汪道涵、马英九、习近平、川普以及金正恩会晤的地点。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以扮演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为荣,可这样的国家政策却不是始自于新加坡。最早实施“非共而不反共”政策的国家,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大日本帝国。大家都知道,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反共产主义的国家,严厉镇压日本、朝鲜以及台湾的共产主义运动,可其实却与苏联维持着友好关系。
直到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派出T-34大军向东北、北韩以及库页岛南部发起进攻以前,双方依据《日苏中立条约》彼此都还在对方的首都设有大使馆。日本与苏联甚至还相互承认彼此在中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东京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莫斯科也承认满洲国,双方的关系紧密而友善,完全就是李光耀“亲共而不反共”政策的翻版。

日军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的宣传画。(作者提供)
李显龙的“选边”论
伍依 2022-6-27
李显龙已多次表示,在大国博弈中,逼使小国选边“将令人担忧”。
据《联合早报》报道,6月23日,李显龙出访非洲国家卢旺达五天,出席第26届共和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和进行双边访问。6月25日,李显龙接受随行本地媒体采访,再次表示,“无论是大国之间产生矛盾,或是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联手、不把小国利益当一回事,都会引起小国担忧”。
大小国家如何定义?是依据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还是军事势力?
如果是按照上述来定义,那么,大国毕竟是少数,中小国家远远多于大国。
国际政治是大国博弈的舞台,大国间的斗争、合作、较量、妥协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宏观格局。中小国家如果安于本分,不出头,不争锋,即使面对大国压力,如能处处为本国利益坚守立场,有何必要“担忧”?像文莱等小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闷声发大财,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哪有什么忧心事?二战后,那些保持中立的国家不也安安稳稳度过平安无事的日子吗?
事实上,在中小国家面临大国侵略的时候,敢于抵抗大国的例子并不少见。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几乎都取得胜利。
有一些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采取一面倒的立场有的是。人口不足300万的立陶宛够小吧?却胆敢同时挑衅俄罗斯和中国;日本相比中国来说,也只是小日本,不是常常对中国寻衅滋事吗?其他如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等诸中小国家,不也常常对中国挑衅吗?这些国家,哪有“担心”这回事?勇敢得很呢。
因此,李显龙的小国“担忧论”是不成立的。
李显龙说不选边,是自欺欺人。俄乌冲突,新加坡不是紧跟美西方国家,立即表态谴责俄罗斯“侵略”主权国家乌克兰吗?不是积极参与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吗?哪有“不选边”? 阅读更多 »
俄乌一二三
韦春花 2022-4-10
【一】
据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说,“在暂停俄罗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上投弃权票,与我国长期以来坚决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及适当应用其机制的做法一致。”——消息传来的那会儿,很多人都不相信,有网红甚至说:有可能是假新闻。因为这和新加坡第一时间制裁俄罗斯的逻辑不连贯,盖联大会议就暂停俄罗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投票,就是怕俄罗斯将来会动用否决权掣肘,以致任何决议案最终都不能实行。目前俄乌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分成两大阵营:“国际社会”(实则西方社会)和中俄支持者,“国际社会”当然希望乌胜俄败。
李显龙在今次访美的时候就说了:“新加坡往往遵循联合国做的约束性决议,但由于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会否决联合国的制裁决议,因此新加坡执行本国的制裁,门槛也就更高了。你必须采取立场,必须有勇气这么做,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不挺身而出,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帮忙,你怎么办?基本原则被侵犯了,我们必须维护原则。”或者如施仁乔所说的:“在新加坡政府明确谴责俄罗斯入侵的背后,一些新加坡公民对乌克兰的困境不屑一顾。这种反应暴露了他们对新加坡自身主权基础的失忆。”——怎好出尔反尔呢?依春花的愚见,这是李显龙的苏东战术,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脱裤放屁而已。
【二】
泽连斯基最近发飙:“我想邀请默克尔和萨科齐访问布查市,看看14年来对俄罗斯的让步政策导致了什么。”德国的默克尔则通过发言人罕见地发表简短申明:“安格拉•默克尔博士支持她在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上作出的相关决定。”因为在默克尔看来,由于她和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反对,让欧洲老百姓换来14年的和平,这才是正义。 阅读更多 »
李显龙访美支持制裁俄国 周旋中美之间拿捏精准
亚洲周刊/余长安 2022/4/11-4/17 2022年15期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李显龙访美支持制裁俄国 周旋中美之间拿捏精准
李显龙访美,重申支持美国制裁俄罗斯,但也展现新加坡一贯娴熟走平衡木的功夫,在亲美之际也表现了对中国的高度善意。这既是清醒地面对现实,不掺和中美角力的表态,也是小国明哲保身之道。李显龙还呼吁美中关系别再恶化。

李显龙(左)与拜登,三月二十九日在华府会谈(图︰欧新社)
美中贸易战以来所形成的新冷战格局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益发显得清晰与深刻。美国与北约为首的西方世界藉助战事,试图一举颠覆普京政权,同时藉由史上最大规模的制裁行动大幅弱化俄罗斯,终极目标则指向中国。作为华盛顿提出的印太区域中虽小却重要的一员,新加坡在这一新冷战的险要关口会如何自处,站在哪里,成为不少时局观察者密切留意的对象。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最近访问美国的动向,成为观察的重要指标。但若要从中断然判读出新加坡是亲美或亲中,恐怕要失望。因为李显龙的表现就与新加坡一贯走平衡木的功夫一样娴熟,在亲美之际也表现了对中国的高度善意。这既是清醒地面对现实,不掺和大国角力的表态,也是小国明哲保身之道。但这番态度在今时今日的华盛顿并不完全讨好,即便如此,美国依然高度重视李显龙的到访。
美国原订与东盟十国在三月底于华盛顿举行会谈,志在笼络。但好几个东盟国家领袖称碍于穆斯林斋戒月等原因,时间无法配合,于是延后,新加坡成为应原订计划赴约的唯一国家。
同时,印尼、泰国、菲律宾和缅甸四国则应中国邀请,几乎就在与美国原订会面的期间集体访华。这不仅彰显中美两强激烈争夺东盟的外交战日益表面化,更突出东盟十国内部路线的分歧与不同思路。
新加坡在乌克兰战事初始就高调谴责俄国,并随即宣布对俄实施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制裁,目的是管制可直接伤害乌克兰人的武器、可用作网络袭击的物品出口俄国,同时对指定的俄罗斯银行等活动采取经济管制。其实新俄贸易往来极小,制裁行动影响有限。但人们因此认为,这是狮城当局向美国站边表态的象征。 阅读更多 »
李显龙应该回答的X个问题
韦春花 2022-4-3
李显龙带着大批官媒大咖记者“高调”访美,可是他对美方和联合国官员的讲话,和张志贤的那篇《新加坡对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和制裁》,并李显龙在回国之前对本地官媒的问答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故作小家子气的照顾自身利益(“我们靠全球化谋生”),一个是高大帅地维护大原则。若倒过来把“维护大原则”的话说给歪果仁听,大概会被笑:戏太过了。
并且此次访美的一个重要背景都被官媒按下不表,称此行为“美国八天工作访问”。即使到最后一天,也仍然没有人把这个问题丢给他,只好由春花来问他几个“不方便”的问题:
【李显龙是不是被耍了?】
美国白宫于今年2月28日宣布,拜登总统将于3月28日至29日在华盛顿主办美国与亚细安的特别峰会。李显龙如期赴约,结果十国领导人仅他一人到美,这是什么情况?亚细安轮值主席——柬埔寨的领导人洪森就认为日期紧迫,无法敲定,并表示另有三个国家也无法出席。换句话说,亚细安十国中,已经有四国表明不会出席。剩下的六国,除开新加坡,就是还有五国未表态,结果怎么会是李显龙单刀赴会,让美国宣布流会呢?更奇的是:3月31日至4月3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缅甸四国外长应中国外长王毅的邀请,对中国进行访问。没空去美国,却有空去中国。大多数亚洲国家都没有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新加坡是迄今为止,东南亚唯一这样做的国家。本地学者庄嘉颖告诉《德国之声》,新加坡的利益和其他东盟成员国,或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不同。这是不是说明亚细安内讧还是什么?李显龙特立独行是不是会有后果? 阅读更多 »
奉命文学
韦春花 2022-3-27
“任君老矣,尚能抔否?”
看了张志贤刊登在《联合早报》的《新加坡对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和制裁》,才知道新加坡还曾在联合国投过好几次反对入侵的票;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1983年反对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可见林总不够努力,竟找了一个投弃权票的例子(印尼入侵东帝汶)来护主,太不够意思了。
《联合早报》刊登张志贤的文章同时,旁边还陪衬着李慧玲“社长”的奉命文章《小国走在钢丝上》,文章说:“我们不难理解新加坡陈述立场的语境。对于‘亲美’之说,他(张志贤)提到许多人已经遗忘的1983年美国侵略东加勒比海的格林纳达事件,指出尽管新加坡与美国是亲密的朋友,该表示反对,新加坡还是会表示反对。”——好像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其实简单的算术就可以告诉我们,这已是将近33年前的事了。不可否认,当年或许新加坡还有着建国初期那种不结盟愤青的影子,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不是这样的了。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恐怖事件,就在事发后的两周(9月24日),新加坡是唯一一个东南亚国家,批准所谓的美国人协会在国家体育馆(1万5000人)举行的大型悼念仪式,出席的有:总理吴作栋,副总理李显龙,以及内阁资政李光耀等高官。阿富汗战争(2001年-2021年),由美国率领盟军的“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2003年-2011年),也称第二次海湾战争,在长达20年内,行动党政府都派出国民服役人员去参与“执行和平任务”。这些的重量难道不会压过仅仅是投票反对那么简单吗? 阅读更多 »
在家不开暖气,帮不了乌克兰
韦春花 2022-3-21
请恕春花鲁钝,实在无法从字面上看懂施仁乔(Cherian George,前译:契连•乔治)的这篇《乌克兰战争:复杂的公众舆论揭示了两极分化、傲慢和同理心的缺失》,只好揣摩他的意思。
施仁乔作为春花颇为敬佩的公知,一路来为本地的言论自由仗义发声,不想这回竟露出狐狸尾巴。他一上来就说:“在新加坡政府明确谴责俄罗斯入侵的背后,一些新加坡公民对乌克兰的困境不屑一顾。这种反应暴露了他们对新加坡自身主权基础的失忆。”——哇,好大的一个罪名。原来怀疑一个国际事件的复杂性,多方考虑,竟也成为对某某困境不屑一顾的罪人?俗语说: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这是言论自由的标配。不跟你一样,别人就是两极分化、傲慢和同理心的缺失?
最主要是人民行动党政府的制裁措施目前受到国人的普遍怀疑;很多人都不知怎么表达,但冥冥中都觉得无论如何还轮不到这个小国政府来出头。于是官媒注意到这个趋势,就开始造舆论来扭转:赞成的人才明智,不会忘了立国之本,不被“敌意”宣传所迷惑;反之怀疑论者就是共党同路人,整理成文字大概是这样:
诡异的是,仍有人支持俄罗斯侵略,指责美国制造这场战争,希望俄罗斯尽快打败乌克兰,而对死伤者及逃难者毫无怜悯之心。这无非是“爱屋及乌”,因中国而爱俄罗斯,因痛恨美国干预中国各事务,而变成非理性的一群——逢美必反,以至曾与中国友好的乌克兰成为中国民间及海外跟风华人抨击调侃的对象。
于是《海峡时报》率先在3月18日出了一个有关抖音的新闻标题,后来《红蚂蚁》改写成《TikTok出现匿名账号,企图左右新加坡人对俄乌战事的看法》,随后内政部也表示关注。其实对俄乌战事的短评/懒人包,不止出现在抖音,也出现在推特、面簿、YouTube、Instagram和Telegram等各类社交媒体上,为何单挑抖音呢?道理很简单,抖音是中国公司。以前西方媒体得天时地利人和,独领风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是中国崛起的时代,他们也照办煮碗,大家文斗来一较高下,西方/亲西方的媒体就不乐意了。 阅读更多 »
乌克兰战争:民调显示,中印城市居民对莫斯科的侵略行为态度矛盾,不支持普京
作者:南华早报/Bhavan Jaipragas 译者:新国志 2022-3-17
英文原文:https://www.scmp.com/week-asia/politics/article/3170810/beijings-hedging-russia-evident-chinese-citizens-views-ukraine
调查发现71%的中国人同情乌克兰,但只有10%的人指责俄罗斯。在新加坡和澳洲进行的同样民意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很少有人对莫斯科和普京抱有正面印象。

乌克兰国旗在基辅市中心的风中飘扬。(EPA照片)
一项针对亚洲人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情绪的新调查显示,中国和印度的城市居民对莫斯科的侵略行为持矛盾态度,即使他们的政府努力置身事外。
独立民调机构黑箱研究(Blackbox Research)对印度、中国、新加坡和澳洲的6,920人进行了民意调查,在这场战争接近一个月的时刻,该调查首次从实证角度揭示了该地区公众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从整体上看,对俄罗斯和普京总统持积极看法的人的比例很低。
黑箱研究的首席执行官大卫·布莱克告诉《南华早报》的This Week in Asia,印度和中国的调查结果特别有趣。
“对乌克兰有很多同情的事实表明了社交媒体对主流媒体的力量,”布莱克说。“然而,在不配合西方制裁的问题上,印度人的看法非常复杂,而中国公民要么宁愿放弃回答,要么可能没有足够的信息作为回答的依据,”他说。“总的来说,北京目前对俄罗斯的规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结果中。”
在被问及他们对俄罗斯的印象时,4%的印度受访者说他们对莫斯科有正面的印象。中国有8%的人持类似观点,澳洲有11%,新加坡有5%。
同样,在有关普京的问题中,所有四个国家也都出现了个位数的百分比。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