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工人党

2023年国会财政辩论:工人党是否建议政府把每年兴建的预购单位减少至9000个?

leave a comment »

从夜暮到黎明   2023-3-3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23/03/20239000.html

论文第37至44页解释“释放组屋剩余价值 (USB)”的概念,谈的是未来大方向,应该不至于受到疫情变数的影响。我认为USB和VERS孰优孰劣,是否有相互借鉴之处来更好地造福人民,才是值得国会辩论的重点。细节部分,这份论文有必要加强行文的严谨度,好好分析应用数据来引导读者,而不是让读者自行解读。需知小片灰色地带有其灵活性,大片灰色宽频则令人陷入迷雾,看不到方向。

组屋是80%国人拥有的资产,政府则是最大的住屋产业家,全民拥屋效果显赫,现在面对的是如何让成绩单继续靓丽下去的难题。随着上世纪90年代政策改变,组屋变成投资赚钱工具,如今人口老化,第一代组屋年华渐老,剩余价值和原地养老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

利用组屋套利越来越普遍,这几年私人地段高价集体出售,带来百万转售组屋的买气,令好些人的神经敏感,随时准备捞一笔,还没买屋子的年轻人则担心负担不起。不过话说回来,相信这些担心屋价过高的人士当中,不乏住满五年,甚至让屋子空置五年后赚一桶金的心态。

过去两个多星期的国会新财政辩论,国家发展部长和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都很坚持,认为工人党于2019年发表的工作论文,建议政府将每年兴建的预购单位减少至9000个,如果当局真的采纳的话,屋荒和延伸问题将难以收拾。这也是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在中英文报章和社媒兵戎相见的热门话题。

我登陆工人党网站 (https://www.wp.sg/perspectives/ accessed 25 February 2023),下载“祸首”工作论文《Counting Down to Zero: Are There Alternatives to VERS?》(倒数到零:是否有替代VERS的方案?),细读后表达一些浅见。

关键争议点:每年兴建9000个预购组屋单位?

先进入争议的关键点:工人党是否建议政府把每年兴建的预购单位减少至9000个?

问题出自如何解读工作论文第47页章节“Calib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TO estates”(校准兴建新预购单位)的两个段落。原文转载如下:

Calib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TO estates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has been approximately 30,000 a year since 2010 and 2011. Assuming an average household size of 3.3, this would mean that around 9,000 or so new dwelling units are required annually. Completions within the same time period have far exceeded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Private vacancies have only started to inch down, but there are still around 12,000 private units completing up to 2022. Will the HDB have a vacancy rate problem, compounded by a still steady stream of 16,000 to 17,000 BTO units in the last few years, which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supply up to 2022?

BTO projects should continue, but, rather than creating too many new towns, planners would do well to consider, in future, partly meeting demand from new family formation by selling balance flats in mature estates acquired under the Universal Sale and Lease Back scheme or USB (see previous chapter). This would help advance urban renewal in the mature estates where many Singapore desire to live, since these are nearer to the cite centre.

以下是《联合早报》(2023年2月25日)的中文译本:

自2010年和2011年以来,居民人口增长约为每年3万人。假设平均家庭规模为3.3人,这意味着每年需要约9000个新住宅单位。在同一时期,住屋的竣工数量远远超过居民人口的增长。私人住宅单位的空置率才刚开始逐步下降,但到了2022年,仍有约1万2000个私宅单位竣工。建屋局会不会面对空置率问题,加上在过去几年仍有1万6000至1万7000个预购单位的稳定供应,而到了2022年,供应继续增加会否导致问题更棘手?

预购组屋项目应继续进行,但是与其兴建更多新镇,规划者未来最好能考虑通过售卖在工人党提出的“全民售后回购计划”(Universal Sale-and-Buy-Back Scheme,简称USB)下回购的成熟组屋单位,来满足新家庭的部分需求。这有助推动成熟组屋区的更新,这些组屋区更靠近市中心,许多人都希望能住在这些地方。

《Counting Down to Zero: Are There Alternatives to VERS?》(倒数到零:是否有替代VERS的方案?)第47页截图

第一段通过居民增长与家庭成员的中位值,估计“每年需要约9000个新住宅单位”,但未来几年新加坡的公共和私人住房或许供过于求,组屋可能面对空置问题。阅读全文»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6, 2023 at 10:03 下午

周末杂扯

leave a comment »

李莫愁    2023-3-5

【吃拉面】

最近刚刚想到一个百万年薪的坏处,就是当百万年薪的部长告诉国人:政府组屋绝对是新加坡人负担得起的,竟没人相信!这就好像那些韩国的红星/大腕,顶着上兆韩元身家,却在剧中演上进青年,深夜在便利店大口大口吸着热腾腾的拉面,配着冰冷的香肠——不容易让观众入戏。

【故事】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话说有位老妇笃信佛教,深怕身后不孝儿孙会把她拉到别人的“天堂”,很早就立下遗嘱,规定死后一定要按佛教仪式举行火化,然后把骨灰安奉在指定的寺庙。无奈大儿子早年留学外国,娶妻生子早已入了其他的教,听到老母这一套,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于是就想方设法唆使老母改变主意,用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首先就“钻研”了一套佛家用语,凑合着用——说什么四大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人死后臭皮囊的处理如果引起后人的争执,导致家族不和,岂不是造业?老人在昏昏迷迷中也就应许让他着手去办,于是就改了遗嘱。小儿子无神论者,实在看不过大哥的手段,为何连老妈子的最后遗愿都不让满足呢?于是就和媳妇在给老妈进汤药的时候,说好说歹把遗嘱给改了回来。好巧不巧,老妇在当晚就归西了,最新的遗嘱成了关键的法律依据。大哥气得差点儿没中风,指责弟弟用不正当的手段修改遗嘱,弟弟也没在怕,反唇相讥,说是在老母清醒的情况下遵其意改的,大哥当然嗤之以鼻。这事闹了大半年,最后这个家真的散了。为什么大哥明知道弟弟使诈,却苦于拿不出证据呢?原来那个“证据”也就是他的秘密,说出证据等于说出他的秘密:其实老妇早在多年前已经失智,时清醒时糊涂,兄弟俩却尽量在人前维持母亲仍是威严在望的形象,到了如今,又怎忍戳破呢?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5, 2023 at 3:00 下午

吴俊刚为行动党人的独裁统治涂脂抹粉

leave a comment »

伍依     2022-11-16

行动党政权打压在野党国会议员的行动是没有休止的,不管是左派还是中间派、右派,假如威胁到行动党的执政地位,逮捕关押有之,逼走逃亡有之,威胁有之,谩骂丑化有之。总之一句话,耍尽一切手段,务使在野党噤若寒蝉,何曾有让在野党监督执政党的诚意?

前人民行动党国会议员吴俊刚的《别以为行动党会一直执政》(2022年11月16日,《联合早报》),从字面上看,是在提醒行动党人“别以为行动党会一直执政”,实质是警告选民,别以为“不管自己怎么投,行动党总会再度执政”。

吴俊刚是行动党的小卒,但忠心耿耿,不时为行动党献谋献策,提醒行动党领导人注意民心所向,“政府当务之急还是在于尽量出台各种利民政策,解民之忧,纾民之困,安民之心”。不知道消费税明年1月1日调高到8%,2024年1月1日再上调到9%,是不是“利民政策”,每个公民获得几百元的“援助配套”,在百物价格飞腾之下,能“解民之忧,纾民之困,安民之心”吗?

吴俊刚清醒地认识到,“新加坡的政治将会朝更加激烈的政党竞争发展”,于是就借“政治领导人一再向国人发出‘预警’:不能假定人民行动党必定会赢得下一届大选并继续执政”。那么,怎么办呢?

吴俊刚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打击反对党”。这一句话让我们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压社会主义阵线和工人党的残酷手段,最终把社阵消灭,“由此保持人民的委托,并让行动党能不断赢得未来的大选”。这一招果然有效,造成行动党的议会里,长期没有在野党,使行动党可以为所欲为,一党独裁。

吴俊刚为行动党人的独裁统治涂脂抹粉,说行动党人的打压在野党,不是“基于狭隘的政党利益考量”,而是“要尽可能做到新加坡的民主政体能够持续健全发展,有效操作,不管未来哪个政党当家作主,都能保持高标准,确保新加坡能得到一如既往的善政和良治”。这是事实吗?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1月 16, 2022 at 3:22 下午

探讨新加坡执政党未来方向的《威权政治之困境》

leave a comment »

颜汉霖      2022-7-4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23301497069345&id=104660478933447

即便两位作者基于人民行动党的利益而提出改革的方式,但人民行动党真的会愿意进行改革吗?在这种情况下,相信人民行动党会因此自我改革,在我来看,未免也过于乐观。关键依旧是新加坡公民社会以及在野党的步步紧逼,唯有让人民行动党处于不得不改革的境地,才能够让他们有改革的动机。

《威权政治之困境》是PAP vs PAP: The Party’s Struggle to Adapt to a Changing Singapore的中文版本,作者是施仁乔(Cherian George)和刘浩典(Donald Low),译者则是季风带主编邝健铭。

施仁乔曾经是新加坡《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记者,也曾经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新闻媒体系任教,现已经移居香港,在香港浸会大学担任传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及拓展)。另一位作者刘浩典曾是政府高阶公务人员,也曾在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担任副院长,现在也同样已经移居香港,在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学部担任高级讲师及实践教授与新兴市场研究所所长。

所以这两位作者都曾经可以在非常近的位置观察新加坡的政治结构,而之后也一样远离政治结构,到另一个常常被拿来跟新加坡相提并论的地域教学。这种距离上的变化,好处自然是可以从更抽离的位置来仔细观察自己的故土,但坏处也非常明显,在愈加右倾的世界里,“离开”本身就是一个罪名,两位作者的议论是否能够被新加坡社会乃至于人民行动党接受,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这本评论集的英文原版出版于2020年9月,恰好是在2020年7月新加坡大选结束后。而在这场大选,虽然人民行动党依旧获胜,获得国会总共93个议席中的83席,但其整体得票率为61.24%,这对人民行动党而言并非佳绩。相较之下,新加坡在野党工人党取得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继2011年后,再度成功于一个集选区获胜,国会席位也增加至10个。

从大选的结果也不难看出,自李光耀去世、新加坡进入后李光耀时代后,人民行动党的威权不若以往强盛。也因此有人认为现在正是改革新加坡政治的最好时机。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7月 27, 2022 at 9:19 下午

里外与颠倒——呼唤一个独立的选举委员会

leave a comment »

作者:张媛容(Jeannette Chong-Aruldoss)      译者:林康     2022-6-30

欠缺一个独立的选举委员会,和声称作为民主国家的新加坡,两者实不相称。

英国诺福克郡

1963年5月11日,英国诺福克郡(Norfolk)。

一个名叫法兰克•阿德勒(Frank Adler)的英国人,不知怎地成功闯入了诺福克郡的马克汉姆皇家空军基地(Markham Royal Air Force Station)。因妨碍皇家空军的运作,他迅速被捕。

根据1920年英国官方机密法令(UK Official Secrets Act 1920),马克汉姆皇家空军基地是个禁区。任何人在禁区周遭妨碍空军运作,均属违法。

阿德勒先生自以为聪明,在法庭辩称自己其实已经进入了禁区,不能说他“在禁区周遭”。

饱学的法官不让阿德勒先生以如此荒唐的辩词脱罪,判处阿德勒先生罪名成立。

法官解释,“周遭”在这里应解释为“在”禁区或“靠近”禁区的意思。若拘泥于字面上的意义,法庭将做出荒谬的判决——在基地附近妨碍空军运作,违法;在基地内做同样的事,不违法。

阿德勒先生一案,法律系的学生都耳熟能详。它是个经典案例,律师们称之为法定解读的“黄金法则”(Golden Rule)。根据该黄金法则,若发现对某名词按照字义解读将产生荒谬的结论,而这不可能是国会立法的意图,法官可以根据法规整体,以合理的解读替代字面意义。

新加坡静山集选区

1997年1月2日,是新加坡的投票日。当天,选民们正排着队等待投票。此时,人民行动党的头头们走进了投票站,并在投票站逗留不去。几个头头,含吴作栋(时任)总理、陈庆炎(时任)副总理和李显龙(时任)副总理。他们几个,都不是静山集选区的候选人。

当其时,静山集选区面临着在野党工人党的强力挑战。投票站的选民们目睹人民行动党高层在场,对他们的投票意向究竟有多大影响,谁也说不准。

当晚,投票结果揭晓。行动党以54.8%对45.2%的微差,赢得了静山集选区的议席。 阅读更多 »

可持续性

leave a comment »

韦春花    2022-5-22

【庄永康语无伦次】

自上星期天以来,多看了一星期《联合早报》,还是看不出当年李光耀“取缔”方言之举,到底有什么根据?倒是《新国志》转载的一篇旧文章《郭熙:新加坡禁绝方言的思考——一位中国语言学教授的观察》(2017年《怡和世纪》总31期),给老娘诸多启迪。

最近的一个潮词——“可持续性”,立马跳入春花的脑海中。根据维基百科,“可持续性”从广义上来讲,是能够保持一定的过程或状态,在生态方面,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界定为具能力的生态系统,能自我维持一切生态的过程、功能、生物多样性和未来的活力。……天然资源的使用必须控制在一个能够还原的速度,人类生活才能具有可持续性。然而,现在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类的生活无法维持,人类需要以集体地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将其消耗速度减少至一个可持续的限度内。新加坡的华文华语处在濒死的状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行动党政府甚至还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部,A*STAR设立新研究院支持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什么就没人想到要用“可持续性”的思维来救活华文华语呢?

郭熙说:

这显然与新加坡当局对“华语”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关:它在客观上就导致了“华语”跟原来的闽南话、广府话、客家话的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立”。这种语言学概念上的对立,形成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即闽南话、粤语、客家话等方言,应该服从国家地位上的“华语”,让位于“华语”。

正因为是“对立”,所以要“取缔”。然而这个错误的认知将导致什么?:

华人本来各有各的方言,这些方言是“与生俱来”的习得结果。它们是自然获得的语言,不需要有意识的学习,没有任何语言学习中的痛苦。在此基础上的母语教育,是“识字读书学文化”。学童到校,任务是学习“官话”,学习书面语,学习“文明词儿”等等。例如,学习官话方面,要学习官话的发音、学习官话的词汇,学习相关的文体和表达方法。

强制性地规定只能用“华语”,则下一代自身的语言习得开始遇到障碍,其后的华语学习也是困难重重。首先,他们无法通过方言获取语言和信息,有的甚至不能自如地获取华语或用华语交流;更为严重的是,原本是方言到标准语的转换学习变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

禁绝方言,就使得新加坡华语成了无源之水。新加坡没有农业社会,原来农业社会的词语来源于方言,传统文化词语也源于方言。今天的新加坡是一个科技社会,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都是英语的。传统词语不断死去,也没有方言提供补充。新加坡华语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创新发展的规范依赖型语言。

看到这里,庄永康要硬拗就变成语无伦次了:

言论自由①,这里无意再引起“另一轮”争论,只想指出:一、语文政策是一个集体的课题,包括政策制定者在内的个人经历,并不能印证什么。②二、通过华语教习华文的做法,不仅局限于新加坡,问问新上任的法国大使③,便会知道。三、想提升新加坡华文水平,只有一条路:确保华语作为华人“母语”地位。④

阅读更多 »

工人党市镇会招标无人问津,这是政治问题还是商业考虑?

leave a comment »

红蚂蚁/侯佩瑜      2022-5-20
https://www.redants.sg/overview/story20220520-6222

怡安产业总裁邱继忠坦言,目前的人力市场吃紧,要找到具备相关技能的合适人选并不容易,公司因此决定不参与这次的竞标。当《海峡时报》问及是不是不愿为反对党管理市镇会,以及该公司管理盛港市镇会的经验时,邱继忠皆拒绝置评。

https://s3-redants.s3.ap-southeast-1.amazonaws.com/styles/large/s3/articles/2022/05/20/20220520sengkanggrc.jpg?itok=jo1ZiuJX

工人党团队在上届大选以52.12%的得票率攻下盛港集选区。市镇会主席是何廷儒,副主席是蔡庆威。(盛港集选区面簿)

工人党为盛港集选区市镇理事会招标管理代理公司,却无人问津。

现任管理代理公司告诉媒体,公司是因为人手短缺,才决定不参与竞标盛港市镇会的新管理合约。

盛港集选区本周二(17日)在面簿贴文透露,上个月招标管理代理公司的活动未获收到任何标书。目前的管理合约到期后,盛港市镇会将直接管理区内(包括万国、康埔桦、河谷和安谷)事务。


消息一出,坊间议论纷纷,各种猜测满天飞,也再次挑起一些人对反对党管理的市镇会,为何面临种种障碍的辩论。

工人党前官委议员余振忠就在面簿上写道,市镇会一开始在设计上就具有政治性质。因而他对盛港市镇会最终没接到任何投标的结果,一点都不觉得惊讶。

我一直认为,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市镇会最终都必须由自己管理。

工人党另一市镇会阿裕尼—后港市镇会(AHTC)也因卷入财务问题官司,自2015年起就不再聘用管理代理公司,由工人党自己管理市镇会。工人党前秘书长刘程强、现任主席林瑞莲和现任秘书长毕丹星,在该起官司中被法庭宣判失责,案件仍在上诉中。


工人党议员负责的盛港集选区则是在2020年全国大选前重新划分出来的。区内原属白沙—榜鹅集选区的万国区和康埔桦区,以及原属榜鹅东单选区的河谷区,原本是由白沙—榜鹅市镇会的代理公司怡安产业(EM Services)管理。

而原属盛港西单选区的安谷区,则本由宏茂桥市镇会的代理公司新工产业管理服务(CPG Facilities Management)管理。

盛港市镇会在2020年7月30日成立后,接过了上述两家代理公司的合约。

与新工产业管理服务的合约去年10月31日结束前,安谷区在招标活动中曾接到一家管理代理公司投标。但由于该公司没有管理市镇会的经验,最后由盛港市镇会聘请的工作人员直接管理。

其他分区目前依然由怡安产业管理,直到合约期在明年1月31日结束。阅读全文»

幸灾乐祸3

leave a comment »

韦春花    2022-2-23

老吴(老翻癫吴俊刚,下同)知悉工人党三人可能被控,后续将失去国会议席,欣喜若狂且幸灾乐祸地写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四维”尽管是管子说的,但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廉耻》说的比较透彻;顾炎武说:“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换句话说,“四维”的根基在于“耻”:“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白话: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

老吴说:“工人党前议员辣玉莎的‘撒谎门’,在国会特权委员会听证期间所出现的戏剧性变化,真令人惊讶。……辣玉莎‘撒谎门’已演变成工人党‘撒谎门’,相信这连执政党也始料不及。”——作为一名资深报人和老国会议员,要不是眼睛瞎了,就是无耻至极。

这场调查会是怎么展开的,看看这张图就能明白。开会的目的是要辣玉莎是否在国会撒谎,但是对辣玉莎的盘问时间,竟然比她的助理罗佩英还少将近30分钟。最可笑是三人对三人的比较;工人党三巨头的总盘问时间是18小时53分钟,对比辣玉莎和她的两位助理是7小时29分钟,还不及他们的一半。所以说这不是“始料不及”,这是制造出来的。

老吴说:“委员会的报告还指毕丹星有作伪证之嫌,费沙则屡次拒绝回答相关问题,有藐视国会之嫌,建议把两人交由总检察署另行查办。”还说:“费沙在听证会上多次拒绝回答问题,给人的印象是不愿透露一些相关实情,若能查明真相,也有助于厘清事实,消除疑点。”——老吴的这种情结,有个学名叫做“疑人偷斧情结”;出自《吕氏春秋》:“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其实这些都无需用话语辩驳,李显扬面簿上的一张漫画就足以说明一切。戏精律师唐振辉要把话塞入毕丹星和费沙口中,难道他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2月 23, 2022 at 3:22 下午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