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新中关系

新加坡和中国,会互免签证吗?中国何时会对新加坡护照恢复免签?

leave a comment »

狮城Talk    2023-5-11

一直以来,中国对新加坡护照是免签的,但这个持续了20年政策,疫情中暂停了,到现在也没有恢复。所以,很多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朋友,都在关心中国何时会对新加坡护照恢复免签。另外,中国和新加坡也在商讨是否达成互免的事宜,话说,中新中间实现互免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相关链接:

新加坡赴华免签有望恢复?中新双方已开始商谈

Written by xinguozhi

5月 18, 2023 at 12:09 上午

发表在 国际关系

Tagged with , ,

黄循财访中 星学者:新加坡盼在美中找到发展缝隙

leave a comment »

中央社/侯姿莹     2023-5-13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5130205.aspx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今起访问中国,将分别拜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及副总理丁薛祥等高层。学者分析,新加坡维持与美中高层互动,希望在美中之间找到生存且能发达的缝隙。

黄循财日前受邀至日本参加G7财长会议,今天转往中国访问。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新闻稿表示,黄循财今天至17日访问上海及北京,在上海期间,将会晤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上海市长龚正。

另外,黄循财访问北京期间将分别拜会李强、丁薛祥、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干杰及中国财政部长刘昆。

被视为星国总理李显龙接班人的黄循财去年升任副总理,对于这趟访问中国的意义,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指出,黄循财本身在外交、安全方面的经验较少,希望藉由出访增加国际事务经验;这趟访问也显示新加坡希望跟中国在经济、金融方面拉近距离,希望有合作机会。

庄嘉颖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表示,中国近几个月来一直向某些国家示好并主打“经济牌”,看似希望重建关系,特别是疫情期间曾发生摩擦的国家,包括欧洲、澳洲及新加坡等。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5月 14, 2023 at 1:15 下午

中国防部:中国与新加坡4月下旬举行海上联合军演

leave a comment »

中央社     2023-4-24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4240111.aspx

圖為中國解放軍海軍導彈護衛艦玉林艦。(中新社)

图为中国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中新社)

中国国防部今天公布,中国与新加坡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举行海上联合军演,中国解放军将派出两艘军舰参加。

中国国部防官方微博今天发布,根据2023年国际军事合作计划和中星双方共识,中国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猎扫雷舰赤壁舰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

中国国防部表示,活动期间,解放军海军代表团将观摩海事防务展,并参加国际海事安全研讨会。

美中竞逐,东南亚被视为双方角力战场之一。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9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在香港、新疆及西藏议题上存有分歧,但最危险的潜在冲突热点在台湾议题上。

他说,新加坡和中国是好朋友,和台湾也是老朋友。星国奉行其“一个中国”政策,持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24, 2023 at 9:17 下午

星马领导人接连访中学者分析:北京积极拉拢各国

leave a comment »

中央社/侯姿莹     2023-3-27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3270292.aspx

就星、马角度而言,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指出,新加坡、马来西亚处于国际价值链环节上,必须跟中国、美国都保持良好关系。星、马在美中两边都有利益,“要保住自身利益”,新加坡、马来西亚领导人访中,藉以强化和中国的关系。

图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中央社档案照片)

中国边境开放后,星、马领导人相继赴中访问。星学者分析,北京目前积极拉拢各国,在解除疫情管控后,希望更积极补回前2年的对外关系;星、马也必须与美国、中国都保持良好关系。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天抵达中国,展开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新加坡总理公署表示,李显龙预计到访广东、海南博鳌及北京;停留北京期间,他将拜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与中国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

另外,去年11月上任的马来西亚首相安华(Anwar Ibrahim)也将于本周稍晚访问中国。马媒报导,安华预计29日前往中国访问,将造访博鳌及北京。

对于星、马领导人在美中关系持续紧绷、中共20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团队就位之际前往中国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今天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分析,中共目前积极拉拢各国,包括尝试向欧洲、澳洲等国示好。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8, 2023 at 2:37 下午

中国因素下的台湾与新加坡,关系比邦交国更密切但越来越有压力

with one comment

作者:庄嘉颖(Ian Chang)      译者:Bryan Chou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6386/

新加坡是在1965年建国,一直到1968年11月14日,台湾与新加坡才换文同意互设代表处,尽管两国没有正式的邦交关系,但无论是在军事、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上,台星关系都相当密切,但这紧密的非官方关系也日渐承受更多来自中国的压力。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庄嘉颖副教授透过本文,带大家回顾近一甲子以来,台星之间面向多元的非官方关系。

新加坡与台湾的关系面向多元,相当复杂。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新加坡从未与在台北的政府建立官方外交关系,但就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上,双方连结甚深。新加坡人对台湾有各式各样的印象,有些人将台湾视作文化上所谓“大中华圈”的一部份,也有人对台湾成熟的民主制度感到担忧。也有部分人带着欣羡的眼光看待台湾开放且蓬勃的民主。在军事上,两国有相当独特的连结。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都在台湾进行军事训练,进驻的地方由台湾国防部监管。

不过,如此深厚的双边关系是否可能影响新加坡与中国的互动,以及中国可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样的隐忧使新加坡与台湾的关系更加复杂。

台星关系间最关键的挑战便是北京持续的反对。在过去,双边关系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除了北京认定具政治意义的领域上,中国大致上并不限制台星双方的互动。但随着军事能力的扩张,中国近期不断加大在国际上孤立台湾的力道,试图削弱台湾拒绝北京统治的主流意见。北京当局可能会越来越无法容忍台湾维持与建立实质、非官方关系的能力。

有鉴于中国倾向对较小或较弱的国家施压,新加坡可能最先感受到北京积极阻挠其与台湾交流的力道。即便与台湾的关系带来不少好处,新加坡可能因不愿意触怒中国而有所退却,缩紧与台湾的实质交流空间。

长远的台星关系史

新加坡与台湾的历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台湾是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移民的重要起点。纽西兰的毛利语与阿美语非常相近。而海洋东南亚上的主要人口属南岛语族,其中便包含前殖民时代新加坡的马来人。20世纪前移民到台湾与新加坡的汉人移民都来自今天中国东南方的福建与广东省——他们的后代构成现在两国主要的汉人人口。所以,在两地,不同腔调的闽南语相当普遍。

台湾与新加坡也分享相同的民间信仰,像是保佑海上船员安全的妈祖、闽南戏曲与布偶戏,和南管乐。历史上也不乏连结台湾、福建与新加坡的家族与商业网络。

两地紧密的互动一直持续到殖民时代。20世纪的前半,当日本人统治台湾时,有些台湾人在新加坡居住、工作,直至死去。二战期间,日本占领新加坡,有台湾人因为会说闽南语,在新加坡为日本军队担任间谍、秘密警察或是通译。从新加坡日据时期开始,台湾人也协助日本强迫新加坡的华人为战争做出贡献。

由于台湾人在这残暴的占领时期扮演的角色,老一辈、曾经历二战的新加坡华人长期对台湾人抱持厌恶与怀疑的态度。而当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时,有些新加坡华人则认定中华民国为中华文化真正的传承者,特别是在中共文革期间。 阅读更多 »

从“走狗”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光耀十年完成华丽转身

with one comment

新加坡眼/许振义    2022-9-23
https://mp.weixin.qq.com/s/OnicN32T1cvZs5GBFKHKzA

前几天,见到朋友圈里转这个德士安哥的视频,没想到今天的新加坡还有本地人会唱这些歌曲,不由得勾起了对一些尘封多年,但影响至今往事的回忆。

李光耀在《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说,除了英国,其他任何国家对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影响都不及中国来得大。

1949年之后,在新加坡,受华文教育者强烈的爱国情操和自豪感被激发出来,他们期待着强大中国的崛起,可以一雪多年以来在英国和欧洲人殖民统治下所蒙受的屈辱。但是,另一方面,这事则引起了马来人、印度人、受英文教育的华人以及少数支持KMT的受华文教育者深藏已久的恐慌。

1963年,早在新加坡仍是自治邦,尚未独立之时,周恩来给李光耀写信,吁请支持废除和销毁核武,李光耀回信表示“这个方案将受到各方欢迎”。翌年,此信曝光,马来西亚首相东姑公开斥责李光耀“与一个马来西亚不承认,而且言论和行动都对马来西亚含有敌意的国家直接通信。”

东姑与李光耀。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1965年,新马合并,中国并不承认当时的马来西亚,认为那是“新殖民主义的阴谋”。

1968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在批评“苏修叛徒集团”时,形容李光耀为“美英帝国主义的工具”;1971年5月2日《人民日报》把李光耀形容为“英帝国主义的走狗”。

从1966年至1976年,中国经历大动乱。在巅峰时期,新加坡一些华文书店进口大量印有“毛XX语录”的邮票,入境的中国海员也带进了数以千计的小红书,在新加坡的ZG银行职员则在服务柜台向新加坡本地客户发放宣传W+G的册子。

李光耀政府把参与此事的狂热新加坡公民逮捕并提控,对中国公民则不加限制,“为的是继续维持我们同中国的贸易往来”。

1971年,新加坡乒乓球队受邀到北京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谊赛。翌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新加坡并进行友谊赛。李光耀回忆,当时有一大群新加坡本地人在球场上嘲弄新加坡队,高呼赞美毛XX的口号,李光耀感到生气,并公开批评“这些幼稚的左翼分子是新加坡的小毛XX”。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9月 25, 2022 at 6:49 下午

李氏政治王朝之后的新加坡——庄嘉颖的见解

leave a comment »

作者:外交家/Mercy A. Kuo     译者:新国志     2022-6-21
https://thediplomat.com/2022/06/singapore-after-the-lee-political-dynasty/

新加坡需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以防世界不再像它所熟悉的那样,那是它过去经济成功的基础。这意味着既要制定政策,又要让公众做好准备。这超越了“不想选择立场”的说法。新加坡需要制定一个积极的愿景,说明它想做什么,以及它打算如何减轻它面临的明显风险。

制图:Catherine Putz

《外交家》杂志作者Mercy Kuo定期与世界各地的主题专家、政策实践者和战略思想家交流,以了解他们对美国亚洲政策的不同见解。本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博士的对话,是“跨太平洋观点透视系列”的第323篇。

探讨李光耀家族对新加坡治理体系、国家认同和政治文化的影响。

当然,自20世纪50年代独立之前,李氏家族就与新加坡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剑桥大学毕业的李光耀最初出名是作为当时存在的独立工会的律师。1965年至1990年,他担任独立后的新加坡总理,但直到2015年去世,他仍具有主要的政治影响力。他的长子李显龙曾是一名职业军官,1984年进入党派政治,2004年出任总理。

利用其位于几条重要海上交通交汇处的地理位置,自19世纪以来,新加坡一直是一个成功的港口和商业中心。新加坡的商业成功还建立在它能够从二战后和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自由化和美国支持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中获益。新加坡历来寻求与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及其邻国保持密切联系。

比较一下黄循财领导下的新领导层与李氏家族的政治领导层有何不同。

公众对黄循财本人的政治倾向知之甚少。作为一名职业官僚,在进入党派政治之前,新加坡公众对他也不太熟悉。和他那一代的人民行动党(1959年以来的执政党)政治家一样,黄循财与任何重大的政策倡议或关键的政治理念都无关。不过,他被认为是一位优秀的政策执行者,而且对政治和公共服务机构内部的不同观点持开放态度。

有人猜测,黄循财是行动党领导人的一个折衷候选人。这些情况表明,黄循财的领导可能是李显龙的延续。虽然如此,在巩固自己的地位之后,黄循财可能会更多地展示自己独特的偏好。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6月 26, 2022 at 10:41 下午

黄循财获确认出任新加坡下任总理 面对美中交恶会否选边站?

leave a comment »

美国之音/高锋    2022-4-18
https://www.voachinese.com/a/lawrence-wong-to-be-singapore-next-prime-minister-20220418/6533046.html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未来的接班人选明朗化。早前被推选为第四代团队领导人的财政部长黄循财,获确认将成为下任领导人。多年来,新加坡一直致力与美中两国维系良好关系。目前美中关系冰封,未来新加坡在黄循财领导下会作出什么调整,备受关注。

黄循财(资料照片)

黄循财(资料照片)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4月16日召开记者会,回应接班人问题,确认在下届2025年大选之前,或执政人民行动党胜出大选后,由财长黄循财接棒。他说,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防务对话开幕式上讲话(2015年5月29日)

李显龙说:“我也很高兴部长和议员们明确肯定了黄循财的表现和人格,一致推举他成为他们的领导,我有信心由黄循财领导的第四代团队将可以带领新加坡克服各种困难,为国人带来更多的福祉。”

执政人民行动党前主席许文远早前逐一征询每名内阁部长意见,19人中有15人支持由黄循财接棒。李显龙说,有关决定具备广泛共识。

黄循财说,国家面临许多挑战,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克服,他说:“在过去两年里,第四代领导团队一起对抗疫情,建立起了非常好的默契和更强的凝聚力,接下来我们会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和国人服务。”

抗疫有功民望急升

49岁的黄循财是公务员出身,曾任李显龙的私人秘书,2011年开始步入政坛,当选国会议员后,曾任文化部长、国家发展部长和教育部长。2021年1月起出任新加坡“抗新冠疫情政府跨部门工作组”联席主席,指挥抗疫工作。2021年中旬工作组调整策略,带领新加坡由“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最终稳住疫情,黄循财声望急升,加上原本被视为下任新加坡总理人选的副总理王瑞杰宣布不会担任第四代领导班子领袖,当时黄循财就被视为接任人选之一。

台湾《中央社》引述分析认为,李显龙将重组内阁,并由黄循财出任副总理,为未来接任总理作好准备。黄循财透过政府抗疫工作小组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执掌财政部的表现也不俗,再加上他处事相对低调谨慎、争议较少,是党内“最有共识”的人选,这些都是他最后出线的原因。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18, 2022 at 5:19 下午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