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朴正熙’
非共而不反共——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根源
许剑虹 2023-5-7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85026
无论是李光耀还是李显龙,都认为一个稳定的两岸局势符合新加坡的利益,因此他们坚决反对台湾走上法理台独路线。当然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只要台湾不走上法理台独或者中共强大到足以把美国从印太地区驱逐出去,“非共不反共”的政策就能持续推行下去,让下面好几个世代的新加坡人持续在美国、中共还有台湾三边得利。

位于新加坡滨海公园里的反共产主义纪念碑,纪念与马共斗争的国家先烈,但这不表示新加坡要与中共交恶。(作者提供)
提到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最成功之处就是懂得如何在美国与中共两大强权之间左右逢源,一方面以南洋理工大学为对岸培育下一代的执政精英,另一方面则将樟宜港提供给进出南海的美军舰艇使用。此种军事靠美国,经济靠中共的政策,赋予了新加坡极大的外交活动空间,进而成为面积最小却最为富裕的东协国家。
甚至我们还能从马英九前总统“亲美、友日、和陆”的战略中,看到些许新加坡的影子。而新加坡之所以能成功,关键的因素在于李光耀总理从冷战时代以来就采取“非共而不反共”的外交政策。所谓“非共”,意即新加坡共和国拒绝采取共产主义制度,并对以马来亚共产党为代表的国内共产主义份子施以坚决打击。
然而在外交路线上,李光耀却不像两蒋父子执政下的台湾那般排斥共产主义国家,相反的却积极同苏联、中共、北韩以及北越往来。不过在与苏联、中共、北韩和北越往来的同时,新加坡又与英美、南韩以及南越维持邦交,并同台湾维持实质关系。新加坡也因为这个政策,得以成为辜振甫、汪道涵、马英九、习近平、川普以及金正恩会晤的地点。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以扮演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为荣,可这样的国家政策却不是始自于新加坡。最早实施“非共而不反共”政策的国家,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大日本帝国。大家都知道,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反共产主义的国家,严厉镇压日本、朝鲜以及台湾的共产主义运动,可其实却与苏联维持着友好关系。
直到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派出T-34大军向东北、北韩以及库页岛南部发起进攻以前,双方依据《日苏中立条约》彼此都还在对方的首都设有大使馆。日本与苏联甚至还相互承认彼此在中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东京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莫斯科也承认满洲国,双方的关系紧密而友善,完全就是李光耀“亲共而不反共”政策的翻版。

日军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的宣传画。(作者提供)
李光耀女儿公开挑战哥哥搞“王朝政治”,新加坡变动开启?
冰川观察 2016-4-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f20fe440102wbaw.html
李光耀去世之后,新加坡威权政治转型的命运也同样不可避免,李显龙面前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在众多新加坡人眼中,李光耀似“严父”,而李显龙则似“兄长”。李显龙 已经不可能像他父亲那样,为新加坡威权政治或者新加坡模式提供足够的个人权威支持,而缺乏了政治领袖权威背书,威权政治很难继续走下去。
在李光耀逝世一年之后,新加坡内部传来“墙裂”的声音。
这次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发难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李显龙的妹妹。
新加坡威权大不如前
上个月,李玮玲因为不满新加坡大张旗鼓纪念李光耀逝世一周年,以及和《海峡时报》对其文章的封杀,而在脸书着文,指责李显龙在纪念李光耀一事上,毫无顾虑地滥用权力,并称“如果掌权者建立王朝,身为李光耀的女儿,我不会允许他的名誉因为他儿子不光彩的行为而被践踏。”
李玮玲的言辞非常激烈,或许是近些年来,新加坡人对当局发出的最猛烈的批评。

李玮玲
李玮玲发帖数小时后,李显龙也通过脸谱发文进行反驳。李显龙称“非常伤心”,并指有关指控“完全失实”。李显龙说,“因此说我是要建立王朝,这是不合理的指控。唯才是用是我们社会坚持的根本价值观,我、人民行动党(执政党)或新加坡人民都不会容许任何人这么做。”
李显龙兄妹之争很快就过去了,此事却留下了多处值得耐人寻味的信息。
A: “李玮玲发文批评”行动本身就带有足够象征意义,表明新加坡新一代威权政治继承人的个人权威已经大不如前。
威权政治首先建立在执政者的个人权威之上,任何对其本人的公开批评与攻击,都是对其权威的降格打击。在既往的威权国家,或者威权人物统治的时代,很少看到来自执政集团内部乃至外部的批评声音。即便有这样的批评声音,也会被予以严厉打压。
李光耀当年就是通过所谓的法律手段,以诽谤等罪名令批评他的反对党领导人家庭财务破产、流亡海外。在李光耀时代,批评李光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此严厉地批评李显龙,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李光耀去世之后,李显龙个人权威的根基不可避免出现松动。由于批评者是自己的胞妹,李显龙更是毫无办法,只能承受个人权威被削弱这一事实。尽管,很多新加坡人并不认可李玮玲的观点,但是,这并不否认李玮玲批评的价值。
B:李显龙兄妹内讧表明,事关新加坡未来模式选择问题上,已经出现价值分歧。
在李显龙的表态中,精英治国的理念无疑将继续坚持,而且也会毫不动摇。但是,未来新加坡是否应该给予人民更多自由,则没有被提及。李玮玲的批评直接靶标是避免出现“王朝政治”,意在防止新加坡向更加危险的集权道路上滑坡,但其对李显龙的批评又恰恰触及了新加坡政治中最敏感的部分——威权政治下的自由困境。李玮玲的批评在行动层面对新加坡内部政治与言论自由的突破,远远高于其所说的内容。李玮玲站出来说了,比李玮玲说了什么更加重要。
事后,4月2日,李玮玲又发帖表示,很多人说李光耀禁止言论自由,但事实并非如大众理解的那样。她的父亲的观点是:“你错了。如果你的叙述是准确的,很好;如果你是诽谤,我将必须在法庭上捍卫我的名誉。”李玮玲说,父亲从不担心对他的事实评论。
李光耀治下新加坡人民的自由权利究竟怎样,就不用多说了。问题不在于,过去李光耀是否反对言论自由,而是李玮玲重新诠释了李光耀对待言论自由的立场。“托古改制”是很常见的政治手腕,李玮玲的意图非常明显,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辩,就是要言论自由,表达政治诉求。
李显龙兄妹内讧事件,实质触及了新加坡威权体系的核心以及未来选择,并且表现出了李光耀政治家族内部价值立场的分歧。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