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李显龙

部长住豪宅(三)

with 3 comments

李莫愁     2023-5-28

有人认为这本该就是一起“贪污调查事件”,涉及部长和家属的私利,放着总理公署里贪污调查局不用,更待何时?更有人说:李光耀如果还在的话,他根本不需要对此进行审查……几通电话、一顿激烈的拷问,他就能立即确定发生了什么事。……就怕有人把大事化小,然后小事化了。

【瓜田李下】

人民行动党精英只懂得“有为法”,而不懂得“无为法”,所以当杨荣文说他是道家的信徒时,师太差一点就笑掉满嘴的大牙。这一回,看到尚穆根和维文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要求总理“彻查”莱道门事件,使莫愁想起当年NKF的杜莱,起初也是摆出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姿态开记者会,还拉来许文远和花生夫人替他背书,最后人仰马翻,这已是后话。

成语“瓜田李下”出自《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为什么在瓜田里不弯身穿鞋,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就是为了避嫌。莫愁说行动党精英不懂“无为法”,即在此。还记得当年何晶荣升淡马锡总裁(?),而丈夫是国家总理,人家也说得头头是道,把事情给圆了过去。

尚穆根和维文天真地以为租房行为只要具程序正当性,一切按规章走;表格、手续、合同都搞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就没人敢拿他们怎么办。其实整部《部长行为守则》务得就是一个“虚”字,它开宗明义写道:

政府部长是受信任的职位,部长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破坏公众对自己的信任,或给政府带来声誉上的损失。因此,所有的部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按照最高标准的诚实、负责任、正直和公正的原则来行事。《部长行为守则》规定了所有部长为维护这些标准而应遵守的“义务规则”。违反任何一条,都可能使部长被免职。

而这边厢,《联合早报》沈泽玮则写道:“政治,很大程度就是观感问题。观感,往往又是感性思维而非理性思考。在物价房价居高不下,消费税又调涨的当下,民众的仇富心态很容易被挑起。”——可见她没读过《守则》。最好笑就是她又扯到“仇富心态”,你看,一个年收入两百万的部长,却想住几千万元的豪宅,这不叫“炫富”,而是“觊觎”二字。英文也有个对应的单词covet,根据字典:yearn to possess (something, especially something belonging to another)。说白了,就是闽南话所说的“吃碗里看碗外”;碗里的还没吃完,就已经在瞄着碗外的,这是一种贪欲。

尚穆根在国会里不久前也曾说:“如果一个议员做了他不应该做的事,即使是合法的,我会和该议员谈谈。如果该议员有不同的看法,也许他就不该再当议员了。”——恐怕会一语成谶。 阅读更多 »

掏空•摇摆

with one comment

李莫愁    2023-4-23

【掏空】

王赓武发表《何谓新加坡华人?》,不是为了丰富“新加坡华人”的内涵,而是为了掏空它。他说:

新加坡从一开始就奉行一项非凡的原则,即承认在这里出生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多元社会将是这个新国家的基础,就我所知,这在其他国家绝无仅有。其他任何国家一开始都说,谁占多数,谁就决定立国的基本原则,而所有其他人,无论如何,都必须服从或保持二等少数民族地位,直到他们能扭转局面,成为主要群体。

这是当年李光耀内阁的狡黠,为了在马来海洋生存,他们把国语定为马来语,把国歌用马来文来唱,把英国人留下来的马来总督捧作第一任共和国总统。此外,对马来族进行了很多的让利,给他们特别的教育辅助,当年雷厉风行的计划生育运动也把他们排除在外。或许现在回头再想,也许无可无不可,可是到了王赓武口里,却成了“非凡的原则”——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另外,继续掏空“新加坡华人”内涵的,还有他的徒孙沈颖,她说:“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政策,即便英语是我们的工作语言,不少新加坡华人也掌握一定的华语能力。”——新加坡华人的华语能力也就这样了。

最被人诟病的,莫过于这句:“汉人不抗拒外族统治者”

几个世纪以来,汉人都不抗拒接受非汉人的统治。在整个中国被蒙古人征服之前,中国北方的汉人一直被突厥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统治,而自17世纪以来,则是被满族人统治。对大多数居住在北方的汉人来说,他们只在明朝时期,生活在汉人的统治下。在上个千年的其余时间里,他们一直生活在征服王朝的统治之下。……尽管如此,所有的朝代都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中华文明。他们为共享一段连续的历史感到自豪,也乐意使用文言文来统治中国。即使是使用自己的语言多于其他语言的蒙古人,也接受了中国历史的主导地位。满族人尤其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的文化制度。

王赓武的哪壶不开提哪壶,颇耐人寻味。他是不是要说“华人”都是唯利是图,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谁给饭吃谁就是大爷?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23, 2023 at 2:25 下午

星马领导人接连访中学者分析:北京积极拉拢各国

leave a comment »

中央社/侯姿莹     2023-3-27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3270292.aspx

就星、马角度而言,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指出,新加坡、马来西亚处于国际价值链环节上,必须跟中国、美国都保持良好关系。星、马在美中两边都有利益,“要保住自身利益”,新加坡、马来西亚领导人访中,藉以强化和中国的关系。

图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中央社档案照片)

中国边境开放后,星、马领导人相继赴中访问。星学者分析,北京目前积极拉拢各国,在解除疫情管控后,希望更积极补回前2年的对外关系;星、马也必须与美国、中国都保持良好关系。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天抵达中国,展开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新加坡总理公署表示,李显龙预计到访广东、海南博鳌及北京;停留北京期间,他将拜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与中国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

另外,去年11月上任的马来西亚首相安华(Anwar Ibrahim)也将于本周稍晚访问中国。马媒报导,安华预计29日前往中国访问,将造访博鳌及北京。

对于星、马领导人在美中关系持续紧绷、中共20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团队就位之际前往中国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今天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分析,中共目前积极拉拢各国,包括尝试向欧洲、澳洲等国示好。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8, 2023 at 2:37 下午

默乐、天马行空和妈的多重宇宙

leave a comment »

李莫愁     2023-3-26

【默乐】

上星期四看到默乐的脸书贴文,使莫愁陷入深深的自省当中。这篇贴文写得很直白,好像信笔写来,其实把它上载需要很多勇气,说得封建一点,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枪打出头鸟,这是大家都听过的。就像莫愁那样,很多知识分子对于李家的事,向来都讳莫如深,想都不敢想,已经在很深的层次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的自我审查。她说:

我说这些话是冒着很大风险,但现在或许是李显龙下台的好时机。他已经过了70岁,冠病最糟糕的时期已过去。当我们大部分时间应该集中在国家更大的需要上时,他的家事却成为公众焦点。让我们借黄循财及其同僚开启新的一页。这一来,作为普通公民,人们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即国家权力被用来处理家庭纠纷——尽管国家会极力否认这一点。

奇怪的事,这件事直到此时此刻都没有成为官媒的新闻。官媒的记者们不是很爱网民的起哄吗?什么“肉身霸车位阻别人停车,男子挨轰”,还有“电视艺员拿某医院说事,网民齐轰”都上了报,怎么一个议论国家领袖是否该退任的贴文却成不了新闻?更重要的是:此人非路人甲乙丙丁,乃是英文《今日报》的前高级编辑,几年前还在国大教过书,也写过几本着作,连王乙康部长都是她脸书的粉丝,怎么就不入官媒的青眼呢?她的这篇文章,到当下总共收到近2000个赞、400条评论和176次分享。

【天马行空】

庄永康的奥斯卡亚裔光芒的背后

(报上)有读者申诉这部影片令人看不懂,更搞不懂奥斯卡为何把奖颁给这样一部影片,故想在此贡献一得之愚。当然,本文并不会重复维基上所列举的“想象力、视觉效果、幽默、导演、剪辑、表演”以及“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等好评因子,而想解说为何“亚裔元素”近年在好莱坞这么吃得开。

根据他的“一得之愚”,亚洲片要得奥斯卡,首先得拍成英语片,须遵照好莱坞的一板一眼——这不是老生常谈吗?当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挂》除了不说英语,不也是尽量谄媚洋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6, 2023 at 1:36 下午

新加坡——我的国家

with one comment

作者:李显扬    译者:新国志   2023-3-7
https://www.facebook.com/LeeHsienYangSGP/posts/753499039472634

我身为新加坡体制的一部分而获得了很多,也因为试图实现我父亲的遗愿而失去了很多。如果我和我姐姐保持沉默——如果我们让显龙改写历史——我们就会继续作为新加坡体制的一部分过着和平和舒适的生活。我们开口说话是为了履行对父亲的承诺。任何单纯的物质计算都无法抵销对我们的声誉和社会地位造成的风险。

李显扬

我很伤心,因为我为我父亲李光耀的承诺挺身而出,而被自己的国家逼成了逃亡者。

然而,他们刚刚又发起了另一次攻击,将李显龙在李光耀遗嘱认证后,2016/2017年在部长委员会、2017年在国会以及2019/2020年在纪律审裁中提出的同样问题重新提起。现在,我未经正当程序就在国会和媒体上受到谴责。在这种显然是出于政治动机起诉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公平和适当的调查或公平审判?

我父亲提出的要求似乎很小,我们应该拆掉他的房子。然而,在他于2015年去世后,是我们的亲哥哥反对父亲对我们的指示。结果,我的姐姐玮玲公开骂显龙是“不光彩的儿子”。

玮玲,尽管她有种种怪癖,但她总是直率、有原则、有勇气。我在她的劝说下,为我们的父母站出来。我们两个人都一直接受新加坡政府有权力保留我们父亲的房子,但我们拒绝继续假装父亲改变了主意,说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接受这个做法。接受政府有权力夺走你的房子,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会感到很失望。如果李显龙和他的政府希望保留父亲的房子,那么他们应该承认,他们保留房子是违背李光耀的真诚愿望的。

显龙和他的团队在这个问题上寻求破坏我父亲的遗愿。那份遗嘱在2015年被法庭认证,并得到了显龙和他的律师黄鲁胜的支持。甚至在我妻子的案件中,法庭也将李光耀描述为对其遗嘱“很满意”。如果李光耀真的改变了主意,他可以在2013年和2015年之间的任何时候改变它。此外,李光耀多年来在私下和公开场合,包括在演讲中,在他的书《硬道理》中,以及在他死前录制的视频中,都表达了他对拆房子的愿望。如果李光耀改变了主意,他一定会非常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毕竟,显龙在国会承认,李光耀拆除他的房子的愿望是”坚定不移的”,尽管显龙后来又反悔了。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7, 2023 at 9:23 下午

家族纠纷另辟战场? 李显扬指考虑参选总统

leave a comment »

亚洲电视新闻      2023-3-3
https://atvnewsonline.com/asean/212575/

李光耀次子李显扬披露,考虑参与今年举行的总统选举。(图:互联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胞弟李显扬披露,考虑在今年参加新加坡总统选举,可能反映新加坡第一家庭的纠纷未解且正在深化。

彭博社报道,65岁的李显扬在接受新闻平台访问时表示,已经有很多人向他接触,要求他竞选总统一职,并认为这可能对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造成打击。

本周四,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警方正在针对李显扬和及妻子林学芬,在已故新加坡建国理李光耀的遗嘱课题上作假口供,而对两人展开调查。

目前,李显扬及妻子正在欧洲逗留,他受访时拒绝透露所在地。随着调查的进行,李显扬说他不确定在可预见的未来,回到新加坡的机会有多大。

2020年一度披露可能参与大选

这并不是李显扬第一次酝酿竞选公职。2020年,他加入了反对党新加坡进步党,并曾短暂调侃过在选举中与他哥哥竞争的想法,批评者称这是提高反对党形象的噱头。

最终,李显扬并没有参与大选,并表明新加坡不再需“李氏家族”的领导人。在他的影响力之下,新加坡进步党虽然输了选举,但在得票优势下获得两个非选区议员席位。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4, 2023 at 2:31 上午

中国富豪扫货豪宅、劳力士卖到缺货 新加坡浓浓钱味背后的阴影

leave a comment »

天下杂志/陈一姗,卢沛桦     2022-12-27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181

地铁站里随处可见的中国烤鱼,生意桌上红酒变成茅台。当半数家族办公室都来自中国大陆,富人狂买名车与豪宅,占七成人口的华人从微信获取新闻,新加坡价值要如何维护?

新加坡-中國-華人-李顯龍-假訊息-外交-家族辦公室

走进新加坡武吉士商圈的火锅一条街,犹如走进中国城市。图片来源:谢佩颖摄

相较于乌节路的高档百货,邻近华人观音庙、苏丹回教堂、阿拉伯街、马来传统文化馆,新加坡所有文化撞在一块的武吉士(Bugis)商圈,热闹又亲民。

过去2年,这里却悄悄发生转变。商圈里的连城街(Liang Seah Street)以前卖的多半是新加坡小吃,如今已摇身成为中国火锅一条街。而各大地铁站最显眼的,也是发迹自深圳的中国烤鱼品牌“探鱼”。

“以前只有中国城才有很多中国餐厅,现在几乎每个商场都有中国餐厅,连KTV都是中国人开的,”世邦魏理仕新加坡执行董事庄美英观察。

中国因素已成为新加坡繁荣市景下的一股伏流,连政府都不敢忽视。最明显的,莫过于8月2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国庆讲话。

首位必须解释外交政策的总理

用4种语言做国庆演说是惯例,通常内容差异不大。但今年中文演说,李显龙花了极长的时间,跟华人社群解释,乌俄战争发生后,新加坡为什么要谴责俄罗斯?为什么要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他特别强调,新加坡不是选边站,不是亲美,而是对小国而言,“维持主权与领土完整”是必须坚定的立场。他甚至得回溯到1983年,新加坡也曾反对美国入侵格瑞那达,证明新加坡原则一致。

“这是第一次,领导人得跟人民解释外交决策,”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廖振扬看在眼里,认为这是一个警讯。

他解释,新加坡谴责俄罗斯的理由与美国不同,只是结果相同。但从疫苗、贸易战到乌俄战争,华语社群透过微信接受来自中国的讯息,所有一切都变成阴谋。背后真正原因,当然是因为中美关系紧张,问题是这已经对新加坡造成影响。人民从中美两边收到讯息,变得很敏感,逼得领导人必须出来解释,这是李光耀与吴作栋时期都没发生的事。 阅读更多 »

李显龙对陈志成的赞誉

with one comment

伍依     2022-12-20

陈志成

2022年12月17日,陈志成死了。《联合早报》记者蓝云舟和李显龙均加以盛赞。

蓝云舟报道陈志成是“创党成员”错误的报道。

根据曾贵明撰写的《陈志成忆述》:陈志成,1932年生于新加坡。陈志成没受多少正规教育。

人民行动党的创党成员是李光耀、杜进才、卡鲁辟亚、李玉成、哥文达三美、莫花拉弟、陈维经、陈维忠、沙末•伊斯迈、帝凡纳、拉惹勒南、曾超卓、林清祥、方水双、詹姆斯•普都遮里、兀哈尔、拉惹古玛、林福寿和傅树介。

这些人都是或有地位,或是大学生,年仅22岁,“没受多少正规教育”的陈志成哪能挤进这些圈子里。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也没有陈志成的大名,什么“创党成员”显然是记者或者不懂得这段历史,或者是为了拔高陈志成。

早报的记者的水平的确很有问题。在引述李显龙“致函陈志成遗孀陈贞爱,悼念这位上星期六(17日)逝世的行动党创党成员。他在信中说,陈志成在‘没人能保证行动党能成功、更遑论兴盛的时候,投身这项使命’”。前句是“没人能保证行动党能成功”,意思很明确,陈志成在“没人能保证行动党能成功”就“投身这项使命”;后句“更遑论兴盛的时候”“投身这项使命”,陈志成变成是投机分子了。

早报的报道说“李总理说,和许多其他人一样,陈志成面对转换阵营的巨大压力。‘许多人屈服了,他们认为亲共产派系太强大,必定胜出。但志成从未动摇。他勇敢且坚定不移,极度忠诚且绝对可靠。’”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2月 20, 2022 at 5:34 下午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