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梁文辉’
部长住豪宅
李莫愁 2023-5-14
这种“高分子聚合体”要的是面子,精神层面的满足。不要明刀明枪显摆屋子值多少钱,而是那种无论花多少钱也不易得来的东西。要低调奢华(Low-key luxury),要从花园入口处就震慑人心,感觉特权(Privileged)和遥不可及(Unreachable)。
两名内阁高官——尚穆根和维文入住位于第10邮区,由律政部属下土管局所管辖的两幢殖民地时期超级豪华庄园豪宅,引起舆论的关注。这对人民行动党的影响,借用影视圈的一句行话,就是:人设崩了!
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白衣白裤深入民心,为的是要打造一个人民忠仆的形象。李光耀从英国回来参与反殖斗争,为了洗脱海峡殖民地高等华人的标签,放弃了自己所喜爱的高尔夫球运动,从此一生不再挥动球杆;因此他可以捋起衣袖,蹲在马路边和平头老百姓称兄道弟,没人能够讲他什么。还有他刚从剑桥毕业回来执业的时候,还驾了马赛地和戴劳力士金表,后来这些也不要了,记得七八十年代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有一次他还向观众“炫耀”他那几十元的卡西欧电子表。俱往矣,如今的“人民忠仆”要住10英亩的庄园豪宅,而咱们主人大多数还挤在不足一千平方英尺的公共住屋里。
1、根据土管局的数据,维文位于位于莱道路(Ridout Road) 31号的房产的土地面积为136101平方英尺,相等于3.1293英亩。而尚穆根位于莱道路(Ridout Road) 26号的房产信息只能在包括莱道路(Ridout Road) 24号和31号的地段内找到,总土地面积为525,171平方英尺,相等于12.0563英亩。不过从上面那个谷歌地图,我们可以目测尚穆根的豪宅大约是维文豪宅的三倍,所以至少有10英亩。
2、根据2022年8月的一篇新闻报道,非选区国会议员梁文辉在议会质询中质疑殖民地黑白平房的租金需求、土地面积和租赁期限。尚穆根回应说:土管局管理着262座这样的平房,土地面积中位数约为38,000平方英尺(0.87236英亩),租金中位数约为13,000元/月。可见尚穆根和维文的豪宅不是普通的大,尚穆根的12英亩如果不是最大,至少也是前3%。 阅读更多 »
梁文辉出任前进党秘书长 分析员:显示党对他有信心认可其辩论风格
8视界新闻网 2023-5-4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leong-mun-wai-election-psp-chief-signals-confidence-debate-style-2097561

资料照片:梁文辉。(图:CNA)
反对党新加坡前进党新一届中央委员党职名单出炉,64岁的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出任秘书长。政治分析员认为,这显示了前进党对梁文辉的信心,也是对他在国会辩论风格的一种认可。
另外,在前进党昨天(4日)出炉的名单中,另一名非选区议员52岁的潘群勤接任党副主席。
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站CNA报道,南大兼职讲师陈添金博士认为,梁文辉和潘群勤入选前进党中委,是一项战略举措,因为两人在国会中展现了吸引力。
他说:“尽管梁文辉有时表现得不专业,但我认为他在国会发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了他回旋的余地,也许他为某些新加坡群体表达关切的方式,会让他有更多支持者。”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系副教授陈庆文则认为,前进党认可梁文辉在国会中的做法,这让前进党提高了曝光率。
“梁文辉可能会更有胆量地在国会中,继续保持其顽固但对抗的风格。”
陈庆文也观察到,前进党正寻求将自己与工人党区分开来,但是梁文辉的行为,确实让他不止一次惹上麻烦。
分析员也认为,梁文辉出任秘书长,将是对他的党内领导和组织能力的考验,而这与国会辩论是完全不同的技能。
默乐、天马行空和妈的多重宇宙
李莫愁 2023-3-26
【默乐】
上星期四看到默乐的脸书贴文,使莫愁陷入深深的自省当中。这篇贴文写得很直白,好像信笔写来,其实把它上载需要很多勇气,说得封建一点,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枪打出头鸟,这是大家都听过的。就像莫愁那样,很多知识分子对于李家的事,向来都讳莫如深,想都不敢想,已经在很深的层次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的自我审查。她说:
我说这些话是冒着很大风险,但现在或许是李显龙下台的好时机。他已经过了70岁,冠病最糟糕的时期已过去。当我们大部分时间应该集中在国家更大的需要上时,他的家事却成为公众焦点。让我们借黄循财及其同僚开启新的一页。这一来,作为普通公民,人们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即国家权力被用来处理家庭纠纷——尽管国家会极力否认这一点。
奇怪的事,这件事直到此时此刻都没有成为官媒的新闻。官媒的记者们不是很爱网民的起哄吗?什么“肉身霸车位阻别人停车,男子挨轰”,还有“电视艺员拿某医院说事,网民齐轰”都上了报,怎么一个议论国家领袖是否该退任的贴文却成不了新闻?更重要的是:此人非路人甲乙丙丁,乃是英文《今日报》的前高级编辑,几年前还在国大教过书,也写过几本着作,连王乙康部长都是她脸书的粉丝,怎么就不入官媒的青眼呢?她的这篇文章,到当下总共收到近2000个赞、400条评论和176次分享。
【天马行空】
庄永康的奥斯卡亚裔光芒的背后:
(报上)有读者申诉这部影片令人看不懂,更搞不懂奥斯卡为何把奖颁给这样一部影片,故想在此贡献一得之愚。当然,本文并不会重复维基上所列举的“想象力、视觉效果、幽默、导演、剪辑、表演”以及“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等好评因子,而想解说为何“亚裔元素”近年在好莱坞这么吃得开。
根据他的“一得之愚”,亚洲片要得奥斯卡,首先得拍成英语片,须遵照好莱坞的一板一眼——这不是老生常谈吗?当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挂》除了不说英语,不也是尽量谄媚洋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阅读更多 »
周末杂扯
李莫愁 2023-3-5
【吃拉面】
最近刚刚想到一个百万年薪的坏处,就是当百万年薪的部长告诉国人:政府组屋绝对是新加坡人负担得起的,竟没人相信!这就好像那些韩国的红星/大腕,顶着上兆韩元身家,却在剧中演上进青年,深夜在便利店大口大口吸着热腾腾的拉面,配着冰冷的香肠——不容易让观众入戏。
【故事】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话说有位老妇笃信佛教,深怕身后不孝儿孙会把她拉到别人的“天堂”,很早就立下遗嘱,规定死后一定要按佛教仪式举行火化,然后把骨灰安奉在指定的寺庙。无奈大儿子早年留学外国,娶妻生子早已入了其他的教,听到老母这一套,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于是就想方设法唆使老母改变主意,用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首先就“钻研”了一套佛家用语,凑合着用——说什么四大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人死后臭皮囊的处理如果引起后人的争执,导致家族不和,岂不是造业?老人在昏昏迷迷中也就应许让他着手去办,于是就改了遗嘱。小儿子无神论者,实在看不过大哥的手段,为何连老妈子的最后遗愿都不让满足呢?于是就和媳妇在给老妈进汤药的时候,说好说歹把遗嘱给改了回来。好巧不巧,老妇在当晚就归西了,最新的遗嘱成了关键的法律依据。大哥气得差点儿没中风,指责弟弟用不正当的手段修改遗嘱,弟弟也没在怕,反唇相讥,说是在老母清醒的情况下遵其意改的,大哥当然嗤之以鼻。这事闹了大半年,最后这个家真的散了。为什么大哥明知道弟弟使诈,却苦于拿不出证据呢?原来那个“证据”也就是他的秘密,说出证据等于说出他的秘密:其实老妇早在多年前已经失智,时清醒时糊涂,兄弟俩却尽量在人前维持母亲仍是威严在望的形象,到了如今,又怎忍戳破呢? 阅读更多 »
纯真年代
韦春花 2021-12-12
国会特权委员会继续查下去的原因,不外“扒粪”;期待半路杀出多几个程咬金,等待“证人”的一两句错话,就难免“项庄舞剑”:让人不得不怀疑“有人要从中捞取政治资本,或者觉得是要借机绊倒反对党”了。
韩日电视圈,有一批中老年男演员,他们特别擅长于演出政经界的老狐狸。这些角色表面上仁义道德,肚子里却男盗女娼,都被他们挥洒得入木三分,当然就是因为现实世界有许许多多这类的原型;最近更有女演员加入这个行列,演起来也让人咬牙切齿。尤其是近期反乌托邦剧种(《鱿鱼游戏》《地狱公使》等)的盛行,这些演员更是有演不完的角色。从好莱坞兴起拍漫威角色(《蝙蝠侠》等)开始,背景多是政治和道德败坏的都市,超级英雄以个人的超能力、财力、动用私刑来围护社会的安宁(vigilante),这里头就潜藏着反建制的无政府思维。有人说影视是制造梦幻的工厂,但是这些反乌托邦电影却教会我们不要太天真,需有透视的金睛火眼,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不是一个纯真的年代。
可是《联合早报》的李慧玲和沈泽玮却要给华文报读者描绘一个“纯真年代”。李慧玲感叹为了“一个人的谎言”,行动党“好人难做、压力山大”:
辣玉沙事件虽然看上去是工人党的问题,执政党却也需要承担压力。它不能予人要从中捞取政治资本的印象,更不能让人觉得是要借机绊倒反对党。实际上,在一些言论场域里,对执政党如何主持和处理整个事件的监督力,可能比对肇事的工人党还强。因此,执政党处理时越透明、越大气,对国会特权委员会越是好事。
让我们回顾上次“维文国会说谎”事件:据维文回忆,他“在得知刑事诉讼法也适用于‘合力追踪’数据,确实曾‘睡不着觉’,我在想:是否要说服我的内阁同僚修法?但经过深思熟虑、讨论和质询了朝野内外人士的意见,我想目前这样我们做得很好,能确保新加坡的安全,也能应对当前危机。”——当时,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指出,若维文真是“诚实的疏忽”,那么他应更早和直接地公开这资讯。他有“好多个星期”的不眠之夜,与其等到内政部政务部长答复国会议员提问,为何不主动向公众坦诚?据说手机应用软件TraceTogether在“事发”后也赶紧更新了隐私条款。这里容春花也插一句:难道政府里面没有人在“过滤”内阁成员每天向全国说的话,以防错漏吗?
本地网红默乐(Bertha Henson)当时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张简易时间表,足以让大家明白,那五个月的时间,维文明知犯错,却根本无作为,她说:
我看了维文的那段话后,感到很不可思议,他在6月作出保证,之后在接下来3个月内说错话,而整个政府或任何律师都没有人告诉他,直到一个公众在10月问他。然后他用整个11月的时间查询刑事诉讼法(政府自己的法律人士在哪里),和同僚讨论。我猜同僚说不能做任何改变。然后他整个12月都很安静,因为他认为1月的国会提问可以解决问题。最终,是一个初级部长陈国明加以处理,他看来像是甚至没有被告知要作出澄清。在此期间,合力追踪已经在一个案件中使用。然后,当问题曝光后,维文在第二天就跳出来,很快就宣布问题可以修复——所以就有了修正案。我知道人们会说什么——让我们既往不咎。所以好吧,我会的——但我不会忘记这件事。
梁文辉称外籍人才政策与自贸协定相互作用 为外籍PMET本地求职提供宽松安排
网络公民/北雁 2021-8-20
https://zh.theonlinecitizen.com/2021/08/20/梁文辉称外籍人才政策与自贸协定相互作用 为外籍PMET本地求职提供宽松安排/
回溯上月5日,行动党部长针对自贸协定和新印合作协定(CECA)议题,和两位前进党非选区议员交锋。卫生部长王乙康否认,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允许外来人自由地进入我国。
人力部长陈诗龙则承认,来自印度的就业准证持有者(employment pass, 即EP)比率,从2005年的13%,增加至2020年的25%。但他辩称这反映全球对人才需求趋势;再者本地PME(专业人士、经理和执行员)人数增长,仍大于就业准证持有者。
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则继续针对外籍人才议题紧咬不放,积极阐述他的看法。
他忆述,1990年代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当局才出台外籍人才政策。实则勤奋务实的国人也倾向能跟外界学习,一开始并未有太大的消极反应。再者透过全球专才协助打造知识型经济也十分重要。
但梁文辉表示,遗憾的是这个外籍人才政策却变相成为“快速移民与廉价劳工”的管道,例如一些外籍PMET在就业准证和S准证下,以相对较低的合格薪资聘雇。
例如S准证在2004年推出,薪资约为1800新元,在2013至2019年期间,则继续维持在2200元。
直到去年大选,行动党再丢失一个集选区,不久后人力部即宣布提高S准证和就业准证的薪金门槛。S准证提高至2500元。与此同时就业准证薪金门槛也调整至4500元(金融领域为5千元)。
梁文辉也指出,2013年推出人口白皮书,相对1990年后期本地人口已增长四成。政策收紧前,2008年有近8万人成为永久居民,直到最近才缩减至每年约3万人。阅读全文»
民选独裁
殷素素 2020-1-10
照说“合力追踪”应用或记录器没有设置全球定位系统,测不出时间 (?) 与地点,为何尚穆根查“七宗罪”需要“合力追踪数据”呢?再者,即使得到不完整的数据和信息,也很难呈堂作供,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因为权力有“便宜”不用就等于白不用(尚穆根:只要是“不限制警方行使权力”的法律都有权调动),况且还有内安法、POFMA等只要部长心证就可执行的法,唯心治国可也。
“民选独裁”这个词乍看好像是矛盾修辞,诚如苏贞昌所说:既是“民选”的又怎会“独裁”呢?可是老娘告诉你:还真的不得不信!至于要如何做到呢?就如素素过去常说的,要塑造一个“民选”的场景,然后拍出“独裁”的戏来。
前段阻断期间,素素一口气看了好多部以民国为背景的大陆连续剧。时间跨度大约是辛亥革命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出场的人物有清朝的遗老、遗少,国民党、共产党的大人物、中统、军统的特务、大富商贾、巨星名伶、江湖义士、贩夫走卒等等,共同来演绎大时代的一首悲歌。可是,不管地点怎么变,管他是天津、南京、上海的市区,都看得出是在同一个片场里拍摄的;只是歌舞厅在上海就挂上“百乐门”的招牌,到了南京就变成“喜乐门”。报摊在上海就卖《申报》,到了南京就卖《中央日报》,到了天津就卖《大公报》而已。这就好比新加坡自诩的“劳资政三方协商”的政治,实际上是片场一条街,挂什么招牌背后都一样。还有报纸、电视、电台也琳琅满目,还分四大语言,细算起来也只一家。
“独裁”的结果当然是政治傲慢,连错了也不认,还要转换成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让自己的“修正”理直气壮,逼人民“咕”声吞下去!这次维文的“合力追踪门”,按常理说,就是:认错——道歉——收回,三部曲,可是他们偏要拗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联合早报》的蓝云舟说得最具体:
围绕“合力追踪”数据用途的争议,已不再聚焦于是否牵涉隐私问题。广大群众相信能接受,①警方在调查严重罪行时,应有权搜集和使用包括“合力追踪”数据在内的证据。舆论过去几天的激辩厘清了几点。政府如果有意“监视”绝大多数的良好市民,现有的电眼科技已绰绰有余,何须大费周章再花1000万元,以防疫之名行监控之实?②平日问心无愧,也就无须惧怕让警方有权使用相关数据。③政府如果有意侵犯隐私,大可强制使用“合力追踪”,而不是让民众保留自愿参与的权利。……因此,与其说网民由衷认为政府在透明度上出了问题,核心症结恐怕是民众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政府在不同时间点所释放的信号。这些信息本质上并不相斥,但分散开来透露会获得不对称的关注度,并在感官上造成违和感,让政府成了最自然的泄愤对象。
可是问题的产生是源于有人说谎……或者没全说真话。《海峡时报》的蔡美芬说:“合力追踪”数据将只用于联系追踪,是维文医生向全国人民做出了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如果这个保证是虚假的,因为它是基于部分信息,他应该直接说出来,道歉然后既往不咎。”(还有黄循财和张志贤也说过类似的承诺)这个主管智慧国计划的维文甚至有很严重的反应:“在得知刑事诉讼法也适用于‘合力追踪’数据,确实曾‘睡不着觉’,我在想:是否要说服我的内阁同僚修法?但经过深思熟虑、讨论和质询了朝野内外人士的意见,我想目前这样我们做得很好,能确保新加坡的安全,也能应对当前危机。”——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指出,若维文真是“诚实的疏忽”,那么他应更早和直接地公开这资讯。他有“好多个星期”的不眠之夜,与其等到内政部政务部长答复国会议员提问,为何不主动向公众坦诚?据说手机应用软件TraceTogether在“事发”后也更新了隐私条款,内文写道:“我们要诚实告诉您,TraceTogether的资料可能用在公民安全受威胁时,新加坡警方依据刑事诉讼法,有权为了刑事调查获取任何资料,包括TraceTogether的资料。”这里容素素也插一句:难道政府里面没有人在“过滤”内阁成员每天向全国说的话,以防错漏吗?关键就在这儿:事关政府的诚信,诚信最重要,不是吗? 阅读更多 »
更强大的公民,不是更强大的政府
梁文辉(新加坡前进党助理秘书长) 2020-6-7
https://www.facebook.com/leongmwofficial/posts/136788251345213

梁文辉
总理在今天下午7.30点的讲话听起来像是在要求人民给予政府更大的授权。 新加坡前进党(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PSP)坚信,以我们自独立以来多年积累下来的实力,新加坡将最终能克服冠病危机。但是鉴于迄今为止政府应对冠病危机的表现不佳,能够多快控制局面,度过难关是一个疑问。
这场危机与我们过去经历的任何危机都不一样,因为它不仅需要财政资源来支持经济,而且还需要新加坡人调整其生活方式和转变其经济模式。不幸的是,我们的政府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不好。除了灌输焦虑和恐惧之外,政府从不帮助新加坡人制定长期财务计划和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它还在研发和培育能力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但仍然无法转变经济。
在我们进入了危机时,其实我们已经历了二十年的经济管理失误,新加坡人的生活因失去PMET工作,新毕业生的工作和技能不匹配,持续高昂的租金和其他生活成本而变得非常紧张。尤其是社会底层的新加坡人,在危机来袭时因为积蓄很少,更本没有应付危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1000亿元救助资金在时间和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采取更果断的行动,以建立更强大的公民和经济。政府过去的经济政策以及过去几个月对冠病危机的处理表现证明,政府需要帮助,才能寻得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克服未来十年的挑战。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