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联合早报’
部长住豪宅(二)
李莫愁 2023-5-21
尚穆根和维文的房租虽然是自己掏腰包,但是这次他们住的是公家的产业,而不是自己真金白银买的。如果在取得这些庄园豪宅的过程中有猫腻,或者价格低得不敢相信,节省了大笔的产业费,是不是也算侵占公帑,要纳税人买单?
莫愁在上一篇文章里,说因为尚穆根和维文住在以英亩计的庄园豪宅,人民行动党的“人设崩了”。果不其然,《网络公民》就出了一篇文章《戳破人民行动党审慎节俭形象》(Punching a hole in the PAP’s image as prudent and frugal),因为这苦心经营“白衣白裤”形象是他们自己吹的。
而且这种“廉洁奉公”的故事可说是随手抓来一大把:
1、有这样一个故事:新加坡的建国元勋——吴庆瑞博士在一次国外旅行中对他在伦敦海德公园酒店的分配房间感到不满。他发现房间太大,太奢华了。吴博士要求换到更简陋的房间。当他被告知英国安全部门希望他留在分配的房间里时,他才被说服留在原地。对吴博士来说,奢侈的生活令人厌恶。即使是单纯的酒店房间的大小和豪华程度也让他感到厌恶。
2、另一个故事是,吴博士在开车经过一所学校时,突然陷入沉思。他说,他在想,完成教育的人是否会有工作机会。他首先是人民的一份子,然后是一个政治家,他从骨子里感受到人民的感受,他尽力而为,但知道他没有所有的答案。
3、有人说建国元勋李光耀是人民行动党的一面明镜。他是一个谨慎、节俭的人。他从20世纪40年代到2015年去世前一直居住在欧思礼路38号的家中,很多照片都显示那里仍拥有几十年前的家具和地板,十足简陋的生活空间。
4、李光耀出国公干,自己洗内衣以节省酒店的洗衣费,他穿打补丁和修补过的衣服,他让他的员工在海外旅行时穿借来的冬装,他训练他的孩子节省水和电。
5、连总理夫人何晶对服装的奇葩品味,也被列入节俭的范畴。说她避开了设计师的东西,宁愿穿露趾凉鞋参加国事访问和官方活动,并携带自闭症患者设计的恐龙图案的小包。
6、李总理本人在一封特别信件中提醒他的同僚:”我们是人民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7、4G领袖偶尔也来凑一脚,据说陈振声部长他满足于一辆二手日本汽车,多年来一直佩戴同一块卡西欧手表,甚至在脸书上分享他找到新表链的“快乐”。
而且执政党连同官媒对于处理这件事的压抑和沉默,让莫愁想到更多的问题:
1、为什么部长不能、不要、不会替自己辩护?部长几乎周周都要发表各式官方演讲,还有接见选民时替他们写信仗义或伸冤,为何事到临头,却不提起笔来申述一番呢?
2、几时新加坡的国会变成讨论肮脏家事的避风港? 阅读更多 »
“警队声誉离不开良好政治文化”,早报说法有悖事实
伍依 2023-5-15
国家是什么?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其含义是,统治阶级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执行机构,并依赖于这些法律、制度、执行机构才能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机关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机器的运行,保证了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从而保证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当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不满达到一定程度而发生反抗时,统治阶级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就会对反抗者进行镇压。
殖民地时期的新加坡,警察镇压工人、学生、教师造成流血事件司空见惯,李光耀就是靠着为被镇压者作法律辩护赢得了政治资本,得以顺利上台执政。
李光耀当权后,反过来镇压把他扶上台的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镇压的工具就是警察。
据统计,从1959年至1965年,新加坡个人罢工事件共375起。在罢工期间,工人被捕、被提控、被驱逐和工团被封闭等等,无不是由“警队”执行。
李光耀政权接过英殖民主义者“紧急法令”的衣钵,改头换面成为臭名昭著的“内安法令”,大肆逮捕政党、工会、乡村团体、文艺团体、校友会、学生等等的领袖干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63年2月2日英国、吉隆坡政权和人民行动党政权三方联手所进行的“冷藏行动”大逮捕,林清祥和120位左翼分子被拘留。这些镇压行动,皆由“警队”执行。所谓“冷藏行动”,李光耀完全是基于左翼势力威胁到行动党政权。
《联合早报》的社论《警队声誉离不开良好政治文化》(2023年5月15日)说“警员在内的所有公务员,都必须时刻保持专业精神,坚持政治中立”。不错,“警员”的确具有“专业精神”,一丝不苟地执行政府的指令执行任务。但说“坚持政治中立”显然是瞎掰。因为被执行任务的人都是当权者的对手。 阅读更多 »
山穷水尽真无路
李莫愁 2023-1-8

李慧玲
“社长”李慧玲的这篇《新加坡还想在华语世界扮演积极角色吗?》,对象不明:到底是面向行动党政府的“跪谏”,还是写来忽悠华文受众?她在文章结尾舍弃“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贬义,采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褒义,有意要留一条“光明的尾巴”。可是在“又一村”处续了一条狗尾:“但是到了另一村时,应该已是另一番风景了”,露出她想左右逢源的“世界仔”贪婪,分明就是一种话术。
不仅是话术,还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废话。贫尼想起赖声川的《这一夜我们来说相声》的名言:
所谓废话就是一种听起来好像很具体,实际上是很空洞的一种话;它看起来讲到问题的症结,实际上是在回避所有的答案,所以它虽然很流畅,但是注定是要作废滴。
在新加坡,华文之所以式微,《联合早报》罪大恶极!建国以来,本是应该代表华社出声的喉舌,却甘愿为虎作伥,一路坑蒙拐骗,操纵舆情,让华族放弃很多的权益。按莫愁的想法,如今已撞南墙,来不及回头了。目前的华文现状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已。
“社长”还想为人民行动党的语文灭绝行为开脱,她说:“即便是眼下世界各地的资金和人员大量流入,外国媒体聚焦新加坡之际,新加坡期冀的也是进一步加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研中心的地位。发展文化,是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因应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重视文化的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巩固国人对国家的身份认同。主动为了积累与丰富多元来源的文化资本,促进思想交汇,恐怕不在规划当中,就更不要说想要在华语文化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了。……这个时候,估计新加坡政府不仅在地缘政治之中要强调不选边,对于文化认同,它会有更多顾虑和戒心,并且小心翼翼地避免被人贴上亲哪一边的标签。现在物转星移,新加坡在华语世界里,要想扮演积极的角色,挑战更大。”——强调“客观因素”,“非不为尔,实不能也”,轻轻一把就把他们大赦了。 阅读更多 »
自宫
韦春花 2022-7-10
星期六在《联合早报》的言论版看到这个改版启事:
立马就想到是在为林任君、陈怀亮和“社长”李慧玲解套,本来是他们仨轮流写的园地,大概也学吴新迪一样从此不写了。毕竟老是写些歌功颂德或言不由衷的文字,久了自己也会生厌。
自从当年林任君决定把《联合早报》变成人民行动党的附庸,早报已然自宫,从此没了调查式的报导,有的只是照本宣科的政府喉舌。虽然他们的英文同侪还是勉强继续这么做。这就好比在野党在国会监督执政党,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人民也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早报》的马屁精蓝云舟却三番四次认为这样的监督是在浪费时间,心疼部长受到严厉拷问:
1、7月5日:“政党相互指出对方所提政策的短处,也是民主过程的一部分。但在这过程中,更应注意不要把自己的道德高地建立在对事情的片面陈述上,否则不只无益自己的主张,还会使多年努力完善的扶弱制度受到不当的抨击。”
2、7月6日:“提问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国会补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针对当下讨论的课题问得快、精、准。往往从议员的补问,也能听出议员是否消化了政府给出的答复,以及议员对课题的关切和熟悉程度。如果获得补问的机会,提问时却没有善加把握,恐怕不只是议长和部长要打岔,在民众眼里也会被打叉。三分钟内要部长至少三次起身打断议员发言和表达不满,而且提出的两道“补问”也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上的增补作用,不禁让人疑惑,梁文辉是确实有实质的提问要提出,还是只想借题发挥、刷曝光时间?”
虽然执政党死鸭子嘴硬,但是很多政策的改良和改善都是在野党“问”出来的,只要你不是只具金鱼般两分钟记忆。 阅读更多 »
幸灾乐祸
韦春花 2022-2-20
兔死狐不悲是个愚蠢的境地。一方面是“嫉恶如仇”,另一方面则要“大度包容”;春花觉得李显龙的“恶之欲其死”是真的,即便自己的同胞,甚至兄弟姊妹,如此缺乏同理心,你觉得他能体天下之物,达“民胞物与”的境界吗?
“兔死狐悲”这句成语,无论你找哪本成语词典,它都会告诉你:同义词是“物伤其类”,反义词是“幸灾乐祸”。
“同类”是什么呢?比如说大家都投身政治,凭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出来替民众发声/服务。在时间的长河里,很难免会遇上丑闻、绯闻、背叛、污蔑、迫害、贪污等事袭身,因此看到别人被卷入如此事件,难免要戒慎恐惧,警惕自己,同情受害者。而“幸灾乐祸”者则认为自己高于一切,这些事都不会发生在己身。挖个坑让人跳,还对那人说:“为了证明你的清白,请你就跳下去吧。”
最近莎谎门被执政党拿来质疑毕丹星作为党魁的领导能力。因为选人不当,其实人民行动党也发生过好几回,远的就不说,就说2020年那场疫中大选,那个林绍权通过了行动党所有的(精英)遴选机制,被推出来当候选人。岂料在出现的头一天,就被网民认出他就是在职场和军中臭名昭著的衰人,大家纷纷上网揭露他的丑行,四天后他就退选了。当时李显龙还说要彻查,并在选后公布结果,结果在官媒不敢追问下,这件事就扫入地毯底下了。当时李显龙对林绍全还十分客气:“感谢你的来函(退选信)。我接受你退出本届大选的决定。围绕你出现争议,是不幸的。理想的情况,应该是针对这些指控进行公正和慎重的考虑。不幸的是,竞选的性质使我们没有时间彻查。这些指控像野火般在网上蔓延开来,遮盖了我们应正视的严峻生存问题。我尊重你退选的决定。我很遗憾你和你的家人在这段期间不得不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希望新加坡人能给予你和你的家人恢复心绪的宁静和隐私空间,并欢迎你对社会继续做出贡献。秘书长李显龙”——从遴选失当到调查不公开,李显龙的领导能力是不是也该放在显微镜下考核? 阅读更多 »
句句属实的“无法说实话”
韦春花 2021-12-26
辣玉莎因为在国会说谎,被行动党的国会领袖投诉,故设立国会特权委员会来决定惩处。可是那天却出现一则新闻让春花看傻眼,就是调查方却请来专家来证明辣玉莎没有撒谎的精神病?!那到底是要将此妞“绳之以法”还是原谅她?难怪南洋理大陈添金博士指出:到底这个委员会是要查什么?
1、是要查辣玉莎说谎?
2、还是要查工人党有没有要她撒谎?
3、是查工人党有没有说谎?
4、还是查工人党是否没有妥善处理?
春花很好奇什么是“撒谎的精神病”,于是就到网上胡乱调查一番,结果在百度百科找到这一条:
【谎言癖】属于怪僻型人格障碍中的一种特定类型。也就是说谎成瘾,即使在不需要说谎的时候他仍然会说谎,或者在熟人之间有意的编造一些幻想性的故事、一段很神奇的经历来让对方相信。当看到对方相信自己的谎言的时候内心会感到很高兴,沾沾自喜。最突出的表现是以欺骗行为来达到一种内心的满足,是一种人格障碍。而且由于他的表演性很好,所以在一般人际关系当中,他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严重的话会发展成为诈骗犯或者故意捏造事实。
不知情的读者可能还会相信是有“专家”特意为辣玉莎量身定制的“侧写”。所以让我们看回上面的四个调查目的,就不免“瞎子吃汤圆”+“黄鼠狼给鸡拜年”了。
韩咏梅的《“莎谎门”中的模糊政治》
伍依 2021-12-22
动党各方面已经是强大无比了,长期执政62年,养成的心理已根深蒂固,容不得别人说行动党人的不是哪怕是瑕疵。所以,当前的行动党人需要“心理捍卫”。如何捍卫?批深批臭对手。就像落水的人抓到稻草一样。
工人党议员辣玉莎在国会撒谎事闹得沸沸扬扬,上至部长,下至《联合早报》的写手像吃了兴奋剂,无不口诛笔伐,没完没了,看多了真让人心烦。
本来,撒谎嘛,撒谎者即以承认和道歉,并且遭到开除党籍和失去国会议员,就可收场。但以行动党人死缠烂打,必欲致对手于死地的惯性,使行动党人无法刹车。很显然,行动党人的目标不是撒谎者,而是工人党整体。原因无他,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行动党的国会里容不得异类也。
《联合早报》的写手们,没有胆量讲行动党人也曾经撒过谎。一则上意不许,二则丢人。之于长篇累牍进攻毕丹星,它是用来骂人的,唯一目的是讲他的丑陋。《联合早报》真正体现了官媒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反之,国会里和国会外都不愿提起行动党人也曾有人撒谎。在行动党人眼中,工人党从上到下都是一群小丑,实在不堪,以反衬行动党人如何的“诚信”“正直”,是谦谦君子。
被《联合早报》新闻中心总编辑韩咏梅誉为“莎谎门”的事件细节很清楚(2021年12月19日,《联合早报》言论版),无非是“远看清清楚楚就是一个人撒谎的事件”,那又为何要穷追猛打呢?韩咏梅说“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后发现有人两个多月前就知情不报,甚至涉嫌纵容包庇的案中案,越查越靠近核心”。
韩咏梅认为,“模糊,是工人党在‘莎谎门’事件的关键策略,这符合工人党在这一事件中的利益”,指责工人党“模模糊糊中把整件事当成一个政治立场的分歧,不再去细究党内政治人物应该负的道德与政治责任”。
这就是工人党遭到追打的关键:“道德与政治责任”。
抓住了“道德与政治责任”,这是行动党的境况决定的。以此来穷追猛打作为行动党人打击对手很强的手段,它是有效的。
一个政党和一个政治人物被指责为“道德与政治责任”缺失,还怎么在政坛上混?
大家知道这样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社会舆论关于“莎谎门”的认知。社会舆论赞也罢,批也罢,客观也罢,主观也罢,往往是反映群众的心声。但是,在报章上我们看不到。 阅读更多 »
早报的彭帅独家专访不符合新加坡公共利益
林韦地 2021-12-21
https://www.facebook.com/iamlimwooitee/posts/10159470506260482
作为少数中国人民不必翻墙就可以看到外媒,新加坡《联合早报》长年亲中和配合中共的言论尺度是众所皆知,但这次搞个彭帅的"独家专访"洗白中共,真的是也太超过。
“《联合早报》是如何搞出彭帅的独家专访”,这个题目恐怕更值得媒体人深入挖掘和报导。全世界都在找彭帅,早报就这么厉害刚好“撞见”这么顺利访问到本人,会不会也太方便。这事先有没有和中共先乔好,背后有没有牵及利益输送,基于媒体伦理和公共利益应该要厘清吧。而做这个这“独家专访”到底是早报中国方面的意思,早报新加坡总部的意思,早报作为新加坡的官方媒体新加坡政府事先知不知情是不是默许,都让人很好奇。那位"访问“彭帅”的“记者”叫顾功垒,听口音就是中国人而不是新加坡本地人,职称是新加坡报业控股助理副总裁,新晨业管理咨询(上海)总经理,她的微博也有些质疑她是否有记者专业身份的留言。
彭帅这个案例之所以非常敏感因为那不只是对中共的政治立场问题,还涉及女性权益,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对彭帅很关心,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国际女子网球协会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WTA) 甚至愿意不赚人民币取消所有在中国的巡回赛事。任何有一点常识的媒体工作者应该都知道彭帅在中国的言论空间非常有限的,你说彭帅来到新加坡你要访问她还可以理解,彭帅在上海为什么一份新加坡媒体要去趟这个浑水做《环球时报》的工作。这个“独家专访”一出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英文媒体编译,一天之内全球英文世界都知道中共透过一份“新加坡”报纸试图洗白,全世界都当你是笑话。让新加坡和这件事情有所连结,根本已经是损害新加坡社会的公共利益。新加坡面对中国巿场要务实要维持中美均势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但要被当作中共压迫女性的帮凶,这根本是完全不必要的,赚多少钱都弥补不了新加坡名誉和其价值的损失。
《联合早报》应该要记得自己首先是一份新加坡的报纸,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纸,要以新加坡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优先考量。事实上也不只早报而已,新加坡亲中的华文网媒一堆,新加坡的华文媒体和华文社团被红色渗透的程度,已经到了需要正视的地步。新加坡自己有自己的国格,不要成为被中国轻视的“坡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