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南治国

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加坡

with one comment

怡和世纪    2017-12-25
怡和世纪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号 总第33期

引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各政府部门从创意经济角度出发,就已经接受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基于“要让文化带动资本创建‘亚洲门户’”的城市发展策略,政府于2000年宣布了一个为期15年的文艺复兴计划。在此计划带动下,新加坡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态开始发生变化。2002年成立了泰勒版画研究院,2006年新加坡博物馆重新开放,同年由新加坡艺术理事会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双年展诞生,2010年新加坡自由港开放,2011年第一届“艺术登陆新加坡”成功举办,2012年吉门营房当代艺术区建成,2015年花了10年时间筹建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落成等等。

第一个15年计划期满后,人们久等不见第二个计划出炉。2016年1月政府成立了未来经济委员会,今年2月委员会发表了它的报告书,篇幅长达108面的报告书居然对人文与艺术的推动毫无着墨。或许有人要问,难道我们在文化艺术的漫漫长路上已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毅力与耐心?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2017年5月19日开幕时,19位活跃于本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创意人,呈献了以“新‧创艺”(Creativity in Pulses)为主题的华族文化展览。与此同时,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也宣布与中心联合推出“早报文创空间”,定期在中心与大家见面,以“探索本地文创话题,营造文创氛围,建立文创产业”。一切有关文化创意的活动随即再成了媒体的热点新闻。

借助华族文化中心开幕时拍出的节奏,《怡和世纪》本期以“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加坡”为专题,通过各方人士的相互交流,尝试探讨新加坡文创事业的现状与前景,特别是民间力量在推动文创方面所能做的贡献。

以下为今年7月23日《怡和世纪》在怡和轩主催的一个沙龙的实录:

《怡和世纪》沙龙

主持:陈迎竹
出席者:林仁余、李楚琳、刘夏宗、林清如、陆锦坤、林少彬、南治国、谢声群、林沛、郑钧如
记录:邹文学

陈迎竹:按照大家同意的提纲,我们今天谈何谓文化创意产业、新加坡文创产业现状、面对的局限与不足、民间力量能如何推动文创等等。先请仁余谈谈何谓文创产业?为什么文创产业越来越成为现在许多国家发展经济的重点?

文创基本上是国家主导的经济手段

林仁余:我们讨论的文化创产业,也有人讲成创意产业,那是Creative Industry 或者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的翻译,这个名词最早可能是英国政府在1989年提出,希望以文化产品来创造财富,不过,在英国使用“文化”这个字眼是敏感的,会被人认为政府要操纵文化,于是提出创意产业这说法。提出这概念,是因为看到美国在文化产业方面创造了巨大财富。那之前有所谓无烟囱工业,进入新时代,当政者要寻找新的经济引擎。以美国为例,有好莱坞、迪斯尼、流行音乐、博物馆、快餐文化等,英国政府也提出,文化活动应该成为一种产品,让它产生经济效益。他们建议从三方面去拓展:一是教育培训,二是扶持个人创意,三是提倡创意生活。

1990年代末,本地也加入提倡艺术教育。当时我还在报馆工作,访问艺术理事会请来的一名英国艺术教育专家,他们主张艺术教育应该包含在创意产业里,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创意行业,包括广告、古董及艺术品拍卖、工艺、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影视、广播,甚至包括电脑软件服务、音乐表演、出版等,这些都包括在创意产业里。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在九十年代也努力要推动创意产业,最先是推动电影工业,接下来是动漫产业。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以上是简单介绍一下文创,作为大家讨论的背景。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谈论创意产业,日本动漫和韩国的影视都显示了文化产品的力量。 阅读更多 »

问答郭振羽 文化新加坡

leave a comment »

南治国(《怡和世纪》编委)    2015-5-21
怡和世纪 2015年2月– 5月号 总第25期

采访:林清如、南治国
执笔:南治国

2014年11月18日下午3时,雨后放晴,《怡和世纪》总监林清如、编委南治国博士和编辑部郑钧如来到新跃大学新跃中华学术中心,专访中心主任郭振羽教授。采访的目的是邀请郭教授分享他多年来在推动新加坡华族文化方面的经历,以及他对新加坡华族文化发展现状与相关课题的看法。我们的访谈就从中心的会议室墙上贴着的一张新加坡华语电影节的海报聊起。

郭振羽教授

郭振羽教授

新跃中华学术中心,一个日趋成熟的文化品牌

郭:看这墙上,是我们今年2014年新加坡华语电影节的海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筹划2015的电影节了。新跃中华学术中心成立后,自去年(2013)开始,决定每年都和新加坡电影协会合作举办“新加坡华语电影节”。今年的华语电影节在4月份举行,放映了40多部华语电影,主要是中港台制作的华语电影。举办华语电影节每年所需经费大约是七、八万新元,我们通过李氏基金和中华语言文化基金筹措到部分款项,但还是远远不够。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坚持把这个电影节办下去,因为这能在新加坡民众中普及对华语电影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他们对华族文化的认识。我们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活动,所以要尽力而为,努力地把华语电影节打造成我们中心的一个品牌。现在,中心副主任符诗专就正在台北参加金马影展,试看和挑选明年新加坡华语电影节的影片。除了华语电影节,中心每年联手“通商中国”和《联合早报》主办“当代中国系列讲座”。今年的讲座在10月进行,已经是文化新加坡第四年了,主题是人口老化问题,出席讲座的公众人士超过两百人,反响相当不错。

问:大学一开始就把中心设定为“中华学术中心”吗?把它定位为“学术”的中心,大学是不是有比较特别的要求呢?

郭:大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中心的命名倒没有特别的想法,但提出了中心的愿景,以推广和提升中华语言文化为主要目的。把中华语言文化作为研究方向的机构,在新加坡并不少见,譬如南洋理工大学就有一个“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当年我也是主要筹办者之一。现在新跃大学要成立这样一个中心,在命名上当然不能和南大“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雷同,所以,我就向校方建议了两个备选名称,一个是“中华学术中心”,另一个是“中华文化中心”。这两个名字各有侧重,“文化中心”可能更偏重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最近新成立的“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就采用了“文化中心”的命名),而“学术中心”则比较强调学院型的学术研究。后来决定采用“中华学术中心”这个名称,这对我而言,是有一定压力的,因为新跃的学生、师资和其他学术资源都不能与国大、南大相提并论,我们并不具备全面和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的条件。

因为如此,我们中心虽然不放弃学术研究,但更多的还是从事中华文化的普及与推广,这和国大、南大的学术先行是有区别的。上面提到的“华语电影节”和“当代中国系列讲座”就是侧重文化推广、同时也带有学术色彩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确定新跃中华学术中心的宗旨为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出版学术专着、举办文化学术活动、设立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研究项目,来提升社会大众对中华语言、文化及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问:这样看来,“新跃中华学术中心”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先天不足”,但它毕竟还是新跃大学的一个学术中心,它应该还是有不同于民间语言文化中心的特殊的优势吧?

郭:当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提升中心的学术水平。从今年(2014)8月开始,大学决定把它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中文硕士课程,还有同南京大学合办的中文博士课程交由我们中心负责管理,这无疑增强了中心的学术色彩,也壮大了中心的学术力量。此外,大学也支持中心在学术出版方面有所作为。目前中心已经出版了两个系列的学术丛书:一个是“新跃人文”系列丛书,已经出版到第四册了;另一个是“华商华社研究”系列丛书,今年刚出版了第一本华商的个案研究。我们有很强的学术顾问团队,也有严格的遴选标准,出版的丛书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大学的这些举措,都很好地提升了中心的学术形象。我们中心虽然比上(国大、南大)不足,但比下(一些民间的语言文化机构)有余。限于资源,我们还有些想法,譬如当代流行文化的研究,到现在还没能开展,只好等日后条件成熟了,再开展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