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言论自由

话术

with one comment

李莫愁    2023-5-7

【哪根葱】

前阵子徐芳达在怡和轩第15届华文书籍奖颁奖仪式上,重申新加坡须坚持双语政策,并且帮助每一名学生把母语学好。徐芳达的演讲鼓励新加坡学生努力学好母语。“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保存和加强我们的身份认同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也能让我们在这个多元文化世界中,继续翱翔。”

这番讲话,莫愁理解为看场面而说的漂亮话,反正不会错到哪?因为自去年(2022)6月13日起,徐芳达卸下职总副秘书长的职务后,出任财政部和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他即不是掌管教育(陈振声),也不管华社(唐振辉),更不是内阁首长,所以这些话仅代表他个人观感。可是老吴(老番癫吴俊刚,下同)则捡了根鸡毛当令箭,兴奋地写了两千出字,好像是长夜漫漫,终见曙光。当然,对人民行动党政府原罪老吴只字不提,只是针对一小撮英文人,他说:

本来这些都应该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不过,现在看来有不少人已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进而也对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做出不同的解读。……所以,徐芳达的话是很适时的提醒: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也不是新加坡唯一使用的语言,所以我们不是、也不能成为一个只用英语的西方社会。

报纸的老编还为他的文章加了小标题,认为要前进到双语社会,”家长学校和社群都要努力”,并为行动党政府脱罪:

双语政策的出发点至善,让我们的国民都能掌握双语,这对新加坡在国际上开拓发展空间是绝对有利的。如徐芳达所言,学好母语,“不仅有助于保存和加强我们的身份认同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也能让我们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继续翱翔。”

问题是:小徐,他算哪根葱?

【绂冕鹰犬】

最近《网络公民》的一篇文章,对正老娘的胃口,文章针对副总理黄循财的五•一发言,题目是:《无法与竞争对手相提并论,却负担得起世界上最昂贵的内阁》(Can’t afford to match the competition but can afford the world’s most expensive cabinet)。

过去莫愁就认为这是个简单逻辑的问题:你行动党要求全世界的政治最高薪,比起排老二的美国还多出好几倍,不过我们老百姓也接受了你们的解释,并且也通过选票支持了你们的要求,那么你们是否也要争气,样样给我们拿第一,拿第二、第三都“杜兰”? 阅读更多 »

对杨南强动用假新闻法令的负面效应

with one comment

梁文辉(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    2022-11-28
https://www.facebook.com/leongmwofficial/posts/567391945196764

政府两度根据《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对前政府投资公司(GIC)首席经济师杨南强发出更正指令,这是令人震惊的。这将对新加坡的言论自由与公众舆论空间带来极大负面的效应。

假新闻法的订立,是为了抗击虚假事实陈述而非反对意见。比如: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和报告中陈述的数据,是据实的。然而,这些数据的意义以及得出这些数据的方法,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政府可以宣称他们的解读是正确的,但这不一定代表其他的解读有错。

李智陞部长在2022年10月4日回答我的国会质询时说:

1.建屋局为宏茂桥Central Weave预购组屋项目给土管局缴付了土地成本5亿元。

2.由于建屋局为购屋者提供了补贴,没有收回土地和发展成本全数,因此在此项目上蒙受了2.7亿元的净亏损。

因此,我们可以确立,政府从这个预购项目中获得了至少2.3亿元的净正现金流。这是因为土地成本的缴付可以被视为政府的内部转账,或俗称的“从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1月 28, 2022 at 3:08 下午

认知作战

leave a comment »

李莫愁     2022-11-6

至于“死刑讨论需要当地的声音”,内政部就推出一个说辞:“绝大部分新加坡人支持死刑”。其实“绝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知道这个说法有何依据。因为问卷调查需要把问题设计得有客观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要互补,让受问者不去揣摩意思,要是问题本身就已经形成答案,这就不是好的问卷调查。所以莫愁说“认知作战”,行动党做的最多。

说白了,“认知作战”就是“洗脑”,所以是个贬义词,只用在形容对手,而不会用在自己身上。对手用“认知作战”来误导本国国民,自己出来辩白则是义正辞严地正确,所以才有“落地生根”来对应“落叶归根”之说。然而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双方无非都是在“认知作战”中狗咬狗而已。

此次邀请英国亿万富豪来新辩论毒贩死刑的问题,是尚穆根的一大败笔。心水清的吃瓜群众一看就知道人民行动党政府对不同的“异议者”有差别待遇,可谓双重标准。对于国内的异议者是穷凶恶极,稍不顺心就“泼马”侍候,让你“立锥地也无”,接着是官司缠身,sue到你脱裤。对于外国的土豪劣绅则是包吃包住,让你坐着头等舱来电视台“辩论”。

然而布朗森也不是吃素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点常识还是有的。莫愁向来不喜这碧眼金发的红毛,就是一副土豪暴发户的作派——狗嘴里长不出象牙。不料他的回应,却是有理有据,背后应有高人指点。

首先,他认为电视辩论对于死刑课题毫无帮助。莫愁认为这和“电视认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七八十年代行动党政府用来对付政治犯,主要目的就是要羞辱他,并对电视机前的国人进行认知作战。这一招后来竟也给中共学了去。死刑的执行牵涉到很多道德的问题,“进退维谷”是道德的本质和体现,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

其他的三点几乎是戳到行动党政府集权统治的要害:1、死刑讨论需要当地的声音;2、新加坡需要长期的建设性对话;3、包括多元利益相关者并有理有据。 阅读更多 »

新加坡香港争夺人才城市竞争力较量

leave a comment »

亚洲周刊/张小枫、黄宇翔    2022/11/7-11/13 2022年45期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加坡香港争夺人才城市竞争力较量

近期不少香港金融与专业人才移居新加坡,他们不满香港与中国大陆严厉的防疫措施,而新加坡抗疫成功,死亡人数比香港少,更早解封,折射管治能力较强,更有远程战略眼光,有更强大的执行力。但香港在金融市场的规模更大,依托神州大地,有更多的机遇。双城竞争力比较,形成奇特的张力,互为他山之石,相爱相杀,是彼此的镜子,照出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也照出未来改善的空间。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英国作家狄更斯若今天穿越到新加坡与香港,他会否写出一本《新双城记》,写出这两个城市的恩怨情仇,如何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出现新一波的竞争?他也许不会忘记在十八世纪的伦敦与巴黎,在他的经典作品《双城记》,也曾有这样的双城情结,在政治的激荡中,在激烈的城市竞争力的较量中,相爱相杀。

这个星期的“新双城记”的场景,就是香港与新加坡同时举办国际金融的峰会,各自吸引国际的金融大腕,展示城市的竞争力。香港特首李家超说,这个星期是香港最忙碌与兴奋的一周。历经三年来的疫情封关,香港社会都憋不住了,都要冲出疫情的阴霾,迎向希望的阳光。

但香港却是在人口外流的乌云下,而新加坡正是吸引香港人才的一块磁石,吸走了香港的精英,也吸走了香港财富。这两个城市的优点与缺点都被放到显微镜和放大镜下面,被仔细检视。

香港流失金融界人才

香港人才涌出去,据了解不少是金融界的高管与中阶人才。他们不满香港的防疫措施过于严苛,认为可以在新加坡找到没有过度防疫的自由空间,也有一些人不满香港两年前通过的国安法,除了一些人移民去了英国,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来到了狮城,要追求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

一些移民或是移居到新加坡的香港人都认为新加坡的管治能力比较强,公务员在远程策划上更有能力。其实新加坡与香港都有英国殖民地传统,都是普通法的系统,都有一个不错的文官体系,但香港的高层管治只是由政务官循序上升,是通才式的训练,游走于不同领域,管完了环境卫生又管教育,缺乏专精的训练,而新加坡则重视专业,要送去外国培训,并且很多高官都有军队的经验,军阶高至将领,世界观就很不一样。

就以防疫来说,新加坡重视打疫苗,也要求老年人全面接种,接种率位于全球先列,结果新加坡五百多万人口,只有一千多人死亡,而香港七百多万人口,染疫死亡人数一万多人,而新加坡早在去年底就宣布全面解封,不再有出入境限制,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优势,吸纳了很多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的“疫情难民”。

财经媒体CNBC不久前访问一些香港移居新加坡的人士,他们最大的感触是新加坡令人感到畅快自由——几乎忘了有防疫措施这回事。一名英籍房地产高管说他受不了香港的严格封控,终于决心移居新加坡。

从去年十月起,访新的港人就开始增加,到今年二月累计达二千六百九十一人,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倍。二月自港抵新的访客比一月翻倍,三月又比二月翻倍。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1月 3, 2022 at 5:07 下午

可持续性

leave a comment »

韦春花    2022-5-22

【庄永康语无伦次】

自上星期天以来,多看了一星期《联合早报》,还是看不出当年李光耀“取缔”方言之举,到底有什么根据?倒是《新国志》转载的一篇旧文章《郭熙:新加坡禁绝方言的思考——一位中国语言学教授的观察》(2017年《怡和世纪》总31期),给老娘诸多启迪。

最近的一个潮词——“可持续性”,立马跳入春花的脑海中。根据维基百科,“可持续性”从广义上来讲,是能够保持一定的过程或状态,在生态方面,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界定为具能力的生态系统,能自我维持一切生态的过程、功能、生物多样性和未来的活力。……天然资源的使用必须控制在一个能够还原的速度,人类生活才能具有可持续性。然而,现在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类的生活无法维持,人类需要以集体地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将其消耗速度减少至一个可持续的限度内。新加坡的华文华语处在濒死的状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行动党政府甚至还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部,A*STAR设立新研究院支持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什么就没人想到要用“可持续性”的思维来救活华文华语呢?

郭熙说:

这显然与新加坡当局对“华语”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关:它在客观上就导致了“华语”跟原来的闽南话、广府话、客家话的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立”。这种语言学概念上的对立,形成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即闽南话、粤语、客家话等方言,应该服从国家地位上的“华语”,让位于“华语”。

正因为是“对立”,所以要“取缔”。然而这个错误的认知将导致什么?:

华人本来各有各的方言,这些方言是“与生俱来”的习得结果。它们是自然获得的语言,不需要有意识的学习,没有任何语言学习中的痛苦。在此基础上的母语教育,是“识字读书学文化”。学童到校,任务是学习“官话”,学习书面语,学习“文明词儿”等等。例如,学习官话方面,要学习官话的发音、学习官话的词汇,学习相关的文体和表达方法。

强制性地规定只能用“华语”,则下一代自身的语言习得开始遇到障碍,其后的华语学习也是困难重重。首先,他们无法通过方言获取语言和信息,有的甚至不能自如地获取华语或用华语交流;更为严重的是,原本是方言到标准语的转换学习变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

禁绝方言,就使得新加坡华语成了无源之水。新加坡没有农业社会,原来农业社会的词语来源于方言,传统文化词语也源于方言。今天的新加坡是一个科技社会,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都是英语的。传统词语不断死去,也没有方言提供补充。新加坡华语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创新发展的规范依赖型语言。

看到这里,庄永康要硬拗就变成语无伦次了:

言论自由①,这里无意再引起“另一轮”争论,只想指出:一、语文政策是一个集体的课题,包括政策制定者在内的个人经历,并不能印证什么。②二、通过华语教习华文的做法,不仅局限于新加坡,问问新上任的法国大使③,便会知道。三、想提升新加坡华文水平,只有一条路:确保华语作为华人“母语”地位。④

阅读更多 »

新加坡:加紧控制言论自由 移工被剥夺行动自由

leave a comment »

人权观察      2022-1-13
https://www.hrw.org/zh-hans/news/2022/01/13/singapore-tightening-screws-speech

某建筑工地的移住劳工,新加坡,2021年5月29日。 © 2021 Suhaimi Abdullah/NurPhoto via AP

人权观察今天发表《2022世界人权报告》指出,新加坡政府于2021年通过一项防止据称为外来干预的新法案,加强了对言论和结社自由的全面钳制,为数不多的批评声音遭受的无情骚扰和起诉也有增无减。

新加坡的新《外来干预法案》使原本就倍受打压的言论和结社自由变得更糟,人权观察亚洲区副主任费尔・罗柏森(Phil Robertson)说。该法案将不再限于寻常的政府目标,而将扩及之前稍具自由能够表达意见、分享资讯和倡导公共利益的人,如学者、研究人员、艺术家等。

在这份752页连续第32年发表的《2022世界人权报告》中,人权观察检视近100个国家的人权实践。执行长肯尼思・罗斯(Kenneth Roth)专制政权正在崛起的普遍观点提出质疑。近来在一个接一个的国家,成千上万的人民不惜冒着被逮捕或射杀的危险走上街头,足见民主的吸引力仍然强大。在此同时,独裁者们发现愈来愈难随其所好操纵选举结果。尽管如此,他说,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们必须加倍努力克服来自国内和全球的挑战,确保民主能实现其承诺的效益。

104日,新加坡国会通过了《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允许内政部长若怀疑相关行为是基于外来授意,即可下令移除或屏蔽网路内容,并强制发布政府拟定的公告。由内政部长委任的机关,也将有权指定个人或实体为具政治影响力,使其不得接受非新加坡公民或实体的不许可捐赠者所提供的捐款或志愿人力。 阅读更多 »

前进党对《防止外来干预 (对应措施) 法案》的声明

leave a comment »

陈清木医生(新加坡前进党主席)  2021-9-28
https://psp.org.sg/foreign-interference-countermeasures-act/

大家好!

我是新加坡前进党主席陈清木医生。我想藉此与您分享我们对一项新法案的高度关切。该法案即将提交国会二读及表决而后立法实施。那就是《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或英语简称FICA。

从名称来看,这提案符合一个基本的国际原则,即任何国家的内部事务应不受它国势力的干预。我们完全支持此原则,并认为它是促进国际和平与推动国与国之间良性合作的基础。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不希望也承受不了外来势力对我国内政的干预。因此,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保护国家的权益是谨慎的做法。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即将成为法律的法案其内容的影响,远比法案名称的表面含义更深远。首先,这249页的法案内的条规涵盖了许多领域,从如何定义“具政治影响力的人”及机构到收取监管政治捐款及披露要求,以及对网站的运营要求和规范各利益相关者的指令。

必须特别关注的是这法案将赋予部长广泛的执行权力。这种权力可能因为许多的定义含糊不清,导致部长可以单凭一己怀疑而随意采取法律行动,滥用权力。与 POFMA (《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相比,FICA似乎赋予政府更大的权限和起诉自由。

政府在国家目前面对疫情还在快速扩散的时候,理应还有很多更迫切的问题需要处理。然而政府迫不及待的想通过此法案的做法,令人深感不安。 FICA 法案将于10月4日进行二读。二读和三读通常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从法案9月13日出台到10月4日的二读和三读,整个过程就仅仅只需短短的3个星期!我们要问的是,内涵如此多及影响如此深远的法案,为何急着要在3周内草草在国会通过并成为法律?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9月 28, 2021 at 4:07 下午

当假新闻法用作对付异见者:新加坡独立网媒与政府的对战

leave a comment »

立场新闻   

2020年9月17日,俗称“假新闻法”的《防止网路错误资讯和操纵法(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简称 POFMA)》在新加坡生效11个月,当地独立媒体《网络公民》(The Online Citizen,简称 TOC)和新加坡民主党,在最高法院联合与新加坡政府对簿公堂。兴讼的原因,是他们分别有报道及 Facebook 帖文被政府当局指是“不实信息”,要求根据 POFMA 更正及澄清。

“POFMA 赋予政府很大权力,去控制公众对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的观感。”《网络公民》总编辑许渊臣(Terry Xu)接受《立场》专访时说,“以前政府要用尽方法—去见记者,去动用宣传机器,尝试说服公众那是错误信息。但现在有 POFMA,政府只需要动用法例的权力,即有权界定什么是虚假,一开始甚至无需提供任何证据。”

这条2019年5月通过的法例订明,若任何人在新加坡发布包含错误事实的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即有权指示防止网络资讯错误和操纵办公室(POFMA Office)发出指令,要求更正或把信息下架,受规管范围的包括传统媒体、网络以至私人通讯。

《网络公民》自2006年创立,是目前新加坡仍然营运的独立媒体机构中,寿命最长。据其网页资料显示,《网络公民》主力报道社会及政治新闻,尤其是主流媒体忽略的角度与观点,故也常年遭新加坡政府针对。至许渊臣今年6月受访时,《网络公民》共接获5则政府根据 POFMA 发出的更正指令,他们正就其中3则指令向法院上诉。许亦同时面对1宗刑事诽谤案,1宗民事诽谤,及2项藐视法庭罪,分别与《网络公民》转载及报道有关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及内阁官员的负面消息有关。

其中《网络公民》上诉之最高法院一案,牵涉他们及数家当地媒体在报道中引述有马来西亚人权组织指控,新加坡樟宜监狱以不人道及非法方式处决死囚,包括指如果绞刑时绳子断掉,狱卒会以拉扯及踢向颈背等方式杀死死囚。报道刊登后6日,新加坡当局向包括《网络公民》在内的媒体发出更正指示,指报道作出了“虚假、欠基础及荒唐”的指控,强调国内所有死刑均依法进行,要求包括《网络公民》在内等媒体发声明承认资讯错误,并附上官方的澄清连结。

许渊臣不服决定,先后入禀向政府当局及司法机构上诉,其中他依赖的理据,包括指《网络公民》只是报道有人权组织作出如此指控,不等同《网络公民》认为非法处死死囚真有其事。惟新加坡高等法院去年初驳回《网络公民》申请,许渊臣再上诉至当地最高法院,目前正等候裁决。

许渊臣透过视像接受《立场》访问

假新闻法下,屡被针对的异见者

POFMA 于2019年10月开始实施。根据条例导言,POFMA 立法目的,是为防止错误信息(false statements of facts)传播,及加强侦查、控制虚假网络账号行为等。

POFMA 设计同时包括民事及刑事条文。民事上,POFMA 赋权相关政府部门及法庭针对境内错误信息执法,包括可发出行政指令,要求更正或移除有关信息。

而刑事方面,POFMA 第7条订明,任何人明知或有理由相信一则信息为错误而发出信息,及该信息有可能对新加坡安全、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安宁或公共金融,新加坡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等造成损害,或有可能引起不同族群或人之间的仇恨,或损害公众对政府或国家机关的信心等,最高可被判监5年或处罚5万元新加坡币。如果该错误信息是透过虚假账号或机械人(bot)自动发出,最高更可判囚10年或罚款10万元。

法例实施至今,新加坡当局暂未动用过 POFMA 下刑事程序起诉任何人,不过根据 Channel News Asia 报道,截至去年10月头,新加坡政府共至少70次向个人或团体发出 POFMA 命令,当中逾60宗为要求他们更正信息,另外亦分别有数宗为要求网络中介将移除信息连结的指令等。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