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梁浩楠

已运抵我国的科兴疫苗为何还不能用? “先交出临床数据吧!”

with 17 comments

红蚂蚁/李国豪 2021-3-24
https://www.redants.sg/overview/story20210324-5015

李显龙和颜金勇的说法,意思浅浅:“一切讲求科学证据,如果疫苗OK,我们就采用;如果不OK,我们就不采用。”如何用科学证明?还是那句话: 完整数据先交出来!”

中国科兴疫苗被质疑临床试验数据不完整。(路透社)

我国去年底展开冠病疫苗接种计划,至今已有三种疫苗:美国的辉瑞和莫德纳,以及中国的科兴运来新加坡。

然而,相较于已先后开打的辉瑞和莫德纳疫苗,今年2月23日就抵达本地的科兴疫苗如今还躺在仓库里,原因是我国当局尚未批准使用该疫苗。

科兴疫苗为何不受青睐?原因只有一个:

缺乏数据。

20210324 接种中心.jpg
本地疫苗接种中心。(联合早报)

没在权威期刊公开临床数据

已在本地如火如荼开打的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都有个共通点:

在寻求各国卫生当局批准使用前,先将第三阶段临床试验的详细资料刊登在需要经过同侪审查的医学期刊。

这也是疫苗生产商一直以来的惯例。

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早在去年12月就分别将它们的相关数据刊登在权威医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但北京当局大力推销的科兴疫苗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科兴在公开数据上毫无动静,让各国专家倍感困惑。

英国传染病防控专家英格利斯(Peter English)就对《华盛顿邮报》直言,科兴疫苗至今没有在须要经过第三方专家审查的期刊刊登临床数据,是非比寻常的。

这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疑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卫生当局和相关疫苗厂商针对公开数据方面的提问,也一直采取回避态度。

20210324 pfizer.JPG
辉瑞疫苗在各国批准使用前,就已将第三阶段临床试验数据刊登在权威医药期刊。(路透社)

没有完整数据导致我国当局无从审批

科兴疫苗在本地“无用武之地”,显然也是遇到了“数据麻烦”。

我国卫生科学局在3月20日这么说过:

我们已向生产商要求额外数据,以评估疫苗的品质、安全和效能,看它是否能在‘大流行病特别采用程序’(Pandemic Special Access Route)下,达到获临时批准的标准。我们还在等待公司提交数据。

翻开纪录,卫生部早在上个月25日,即首批科兴疫苗抵达本地后,就说过类似的话。

两次说法都很明确:

还在等科兴上交数据。

阅读全文»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4, 2021 at 11:38 下午

星未批准使用中国疫苗就抵达 专家质疑北京动机

with 2 comments

中央社/侯姿莹     2021-2-26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2260069.aspx

《南华早报》一篇发自新加坡的报导指出,卫生专家质疑中国此举背后的动机,并认为如果新加坡太慢批准使用这款疫苗,恐让北京“不开心”。

中国科兴疫苗已运抵新加坡,但卫生科学局尚未批准使用这款疫苗。图示中国科兴生技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路透社-

中国科兴疫苗已运抵新加坡,但卫生科学局尚未批准使用这款疫苗。图示中国科兴生技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路透社)

新加坡尚未批准使用中国北京科兴(Sinovac)的COVID-19疫苗,首批疫苗就运抵新加坡。卫生专家分析,这是“不寻常”的情况,质疑北京藉此向星国施压批准使用这款疫苗。

疫苗被视为对抗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加坡自去年底启动疫苗接种计画,星国卫生科学局目前已批准使用美国辉瑞大药厂(Pfizer)与德国生技公司BioNTech研发的疫苗及美国莫德纳(Moderna)疫苗。

卫生科学局批准使用Pfizer-BioNTech疫苗的一周后,首批疫苗于去年12月21日,运抵新加坡。当天,不仅星国交通部长王乙康亲自到樟宜机场迎接这批疫苗,总理李显龙也在脸书发文说,这是期待已久的“礼物”。

时隔约2个月,首批莫德纳疫苗也在当局批准使用后,于2月17日抵达新加坡。李显龙及王乙康等内阁官员都在脸书发文欢迎这批疫苗到来。

这些情景与北京科兴疫苗抵星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直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24日发布讯息后,外界才知道首批科兴疫苗已于前一晚运抵新加坡。

新加坡卫生部24日晚间发布当天确诊病例的新闻稿末段提及,已于23日接收首批科兴疫苗;不过,卫生科学局尚未批准使用这款疫苗。北京科兴生物公司已提供初步数据,当局正在等待该公司提供关于疫苗生产、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详细资料,以进行评估。 阅读更多 »

肺炎疫情:开放型国际都市新加坡面临的尴尬

with one comment

BBC/卡利什玛•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    2020-2-1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499412

新加坡别无选择,只有更透明和警惕地抗疫。因为这个国家在经济、食品、生命链上都是依靠其他国家。它凭借严格的措施可以撑过非典,但过去十年,新加坡更加融入国际经济,和中国也有更密切的关系,意味着这次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

图片版权:EPA

多宗在英国、韩国等国家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案,源头可以追溯到新加坡。一些国家建议避免前往新加坡。

新加坡一向以来在危机管理方面备受肯定,但今次疫情中,这个细小的城市面对独有的挑战。

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这儿每80秒便会有一班航机升降,比迪拜、纽约和旧金山的国际机场班次更密。

但现在新加坡的情形已经非常不同。

航站内设置了多部热能探测机,自动感应进出新加坡的旅客的体温。机场员工在场检查旅客有没有任何咳嗽、发热、感冒的迹象。

新加坡保持开放边境,与世界继续保持联系度,加上主动进行检测,令其成为中国以外,最多确诊个案的地方之一。

新加坡就疫情设立的跨部门应对小组组长黄循财说,“我们很脆弱,但我们会竭尽所能阻止病毒传播。”

1月中旬的一场会议

当病毒来到新加坡,并不只影响这个城市,也会蔓延到世界各国。特别明显的是,一月中旬一场在当地高档酒店举行的会议,最终导致全球各自确诊多宗个案。

超过100人参加了这场销售会议,部分参加者来自中国。

一周后,韩国、马来西亚、英国、西班牙都发现了新冠病毒的确诊个案。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2月 14, 2020 at 10:09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