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李显龙答非所问

leave a comment »

殷素素     2024-5-12

看了20年李显龙的国庆群众演说,老实说素素一度以为李显龙的华文华语尚中规中矩,可是后来读到一些新闻报导,知道国庆群众演说是至少6至9个月的筹备和反复练习,经过许多华文老手的精雕细琢才出来的成品,也就难怪用词遣字精确、准确和正确。所以看一个人的语文程度还是要看一些突如其来的即兴和急就章才可能知道。就好比李光耀逝世,李显龙连一则中文讣告都写得乱七八糟,不知道这要以丧主的角度来写。这次这个卸任华语访谈,可能准备的时间不足,或者说这些年来他的中文真的是退步了;《联合早报》吴新慧还大吹法螺说什么“和李显龙总理做华语访问时,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因为他用的是很平实的生活语言,一些小时候学的成语谚语,甚至诗词名句,他信手拈来。”——说点题外,这个吴新慧实在不适合上视频,会对不起观众,简直像极了一只枯了的秃枝,反观新传媒的蓝丽婷则还有MILF的犹存风韵。

在这次访问中,李显龙简直像个懂得半桶水中文的英校生,亏他还说得出自己读了12年的华校!说的中文句子完全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如他自己形容的“你要找词句,把字串起来,形成一个华文句子,而不是英文翻译的句子,在脑子里也很困难”。娴熟使用中文的人,修辞绝对不是这样的,中文的修辞(figure of speech; rhetoric)常见的有:比拟、比喻、排比、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这些他都不会。

关于华文华语在新加坡华族家庭用语急剧减少,中文的社会地位逐渐衰弱。政府是否有“永续”的政策让它不至于一落千丈,这些李显龙都答非所问,甚至于出现“魔法思维”(magical thinking);以想象和盲目乐观来代替实际的施政。为什么是“魔法思维”呢?专家已经说啦:当否认魔法思维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时,他们将很乐意放弃对科学因果性的坚持,转而以“魔法思维”来看待世界。

不过,通过这次的访谈,素素可以推测出李显龙对华文华语的真实想法。首先,李显龙把中文视作一种语言工具,没有丝毫对民族自尊和根性的眷念在里边。所以连带,他们这批华族新贵甚至于超然在华社之外,他说:

华社向来都不完全是单元的,因为华社的定义已经把一大部分华人划分在外了。你如果没有华校背景或华文家庭背景,或没有在华社活跃,那你可能是华人,但大家都不完全把你当作是华社的一分子。所以原来新加坡华人就已经是多元化的了。当然还有Peranakan,也就是土生华人。他们跟华社的联系不一定很密切。

意思也就是说,“(华社)民间的活动也很有价值。我看我们的宗乡会馆组织了很多语言、文化活动,一些舞蹈班、一些书法班、一些戏剧班,反应很好”——等到这批自诩“华社”的都老了、死了,新加坡也就单语舒适,没有“华社”的什么问题了。再来一个“魔法思维”:“我看社会的大环境不相同,可是我不相信会完全失去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同属华社的)《联合早报》跟南中也联办全国华文大比拼,反应很不错。昨天(4月27日)大决赛,我今天早上看到报纸。一方面有点失望,一方面也很兴奋。失望是因为我是南中校友,南中只排名第三,季军。但是从另外一个观点来看,第一名,冠军是圣加俾尔中学(St Gabriel’s Secondary School),你不会想到圣加俾尔会是华文的佼佼者,其实他们水平很不错,可以得到冠军。所以可见华文不只是某几所华文学校或者特选学校的特长。许多学校都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平,这个是好的现象。”——“魔法思维”:拿冠军的就一定水平很不错。

华文华语既然是语言工具,那么需要时可以补强,不需要的话也可以放弃,华文B (CLB)应该就够了:

就是语言。语言习惯改变了,现在大家都是双语教育的产品,大家都用英语工作交流。华语还是继续应用,没有忘记,虽然不是主导语言,但是那个基础在。如果你去中港台工作,需要用华语,你就会把语言能力提升起来,因为多用了自然就会比较流利。……受英文教育的,可能是CL“B”的,可是到中国大陆、到台湾、你需要那个语言能力,只要那个语言基础在,你就可以把它恢复过来。

《联合早报》问:新加坡意识是加强了,但是不少年轻一代对自己本族语言跟文化是越来越无感了。那新加坡会慢慢变成只有“精英”,没有“精华”吗?

李显龙答:“我们的年轻人,其实他们了解华文华语的重要,母语的重要。他们也愿意让薪火相传,传到他们的下一代。所以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华文水平还不完全到位,但他们希望孩子会比他们好一点。我自己的家庭也这样。//我最近去住家附近的游乐场,看到一位邻居,年轻爸爸跟他儿子,孩子两三岁,他跟孩子讲华语。所以我就跟他交谈打招呼。他说:“我的华语其实早就还给老师了。可是现在有了小孩子,我希望他长大会讲华语,所以我花功夫尽量跟他用华语交流,让他从小就习惯听华文、用华语,以后希望他比我们的华语来得好”。//所以我看是有希望的,我们不应该太悲观。”

《联合早报》问的是高层次的华文华语——“菁华”,李显龙答的是年轻父母希望孩子超越他们低落的华文水平!

《新传媒》问:你在过去20年一直非常努力地推动华社的华文传统跟华语。那接下来4G领导层,你对他们在推动这一块有什么期望?

李显龙答:“我看他们跟我们的决心完全一样,他们也很了解,我们必须继续推动华语,必须维持这个双语的优势或者双语的竞争力。下一代受华文教育的部长没那么多,但还是有的。有华文家庭背景的部长就不少了,陈振声、王乙康,好几个,还有徐芳达。他们都是华文背景出生。所以我看他们都了解,并且完全支持这个政策。我看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推动它,包括交流、包括在座谈会发言、包括接受媒体访问。他们已经做得不少了,可能必须做得更多,让大家知道他们没有忘记这一点。”

这些都是虚答:“我看他们跟我们的决心完全一样,他们也很了解,我们必须继续推动华语……我看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推动它,包括交流、包括在座谈会发言、包括接受媒体访问。他们已经做得不少了,可能必须做得更多,让大家知道他们没有忘记这一点。”

最后他说:“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也做了一番准备。不然的话,大家听得出你的华文生疏了、僵硬了,需要再补习了。”——结果也影响了吴新慧,把这个访谈的标题拟为《政府支持不减、民间使用不辍、华语发展不应太悲观》

【一点补充】

上次素素谈到李显龙在位20年对民主议会的破坏,漏了一点。那就是为民选总统种族保留制而修宪。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怕陈清木当选,这是路人皆知的。

当时大张旗鼓,委任大法官梅达顺领导九人宪法委员会,从制定与时俱进的民选总统资格标准、考虑赋予总统顾问理事会更大职权,以及确保少数种族有机会定期获选为总统三方面,研究如何改善民选总统制。

可是当最终报告提出时,这个宪法委员会就建议要把这次的修宪“去政治化”;“即下届的总统选举最迟在明年8月举行,若改革后马上采用新候选人标准,可能为总统选举增添不必要的政治因素,应延至后届总统选举才推行新制度”,可惜这项建议没被采纳,立马执行,还把总统种族身份追溯到最后一届的礼仪总统黄金辉,而不是第一届民选总统王鼎昌,你说奇不奇?

“去政治化”这在过去也有过先例,好比总理为内阁高官争取百万年薪,自己就为避嫌,不领百万年薪5年。据说在台湾的选罢法里头,有项“意图使人不当选”的条款,是不是可以用来告李显龙?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