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颜金勇

黄循财支持一中反台独 狮城新总理内阁定调

leave a comment »

卢德仪    亚洲周刊 2024/5/27-6/2 2024年21期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黄循财支持一中反台独 狮城新总理内阁定调

黄循财正式成为新加坡内阁总理,进行小幅度且低调人事变动,平稳过渡。他也表态在中美竞争当中不选边站,支持一中政策,反对台独。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黄循财于五月十五日晚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正式成为新加坡第四任总理,完成了从第三代至第四代领导团队的交接。这次交接不仅是领导团队的交替,也是一次世代的交替。黄循财是首位在新加坡独立后出生的总理,他带领的第四代领导团队也大多数是属于没有经历过建国初期大风大浪的独立后世代。黄循财宣誓后致辞时承诺,会以新思维和方式,与新加坡人一起努力维护“新加坡奇迹”,并坚信新加坡能一如既往地再次成功。

黄循财在就职前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他反对台独且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他也在接棒的几天前宣布新内阁名单,其中他本身接任总理后会继续掌管财政部;属于第三代领导团队的贸工部长颜金勇升任副总理,并继续管理贸工部;另一位副总理继续由王瑞杰担任;另外有三名初级政务官获擢升,两名后座议员首次入阁。李显龙早前已接受黄循财邀请,卸任总理后留在内阁担任国务资政。意味着李显龙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前总理作为元老任职向年轻团队提供建议的传统。

此外,黄循财没有任命新的统筹部长。除了留任的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之外,原本由副总理王瑞杰担任的经济政策统筹部长也消失了。在新加坡的内阁架构中,委任统筹部长意味着政府行动计划得到更好的协调,各部门之间能共享与某个领域相关的资讯和资源,以及确保当局的反应协调一致。《联合早报》报道引述政治观察员的看法,认为黄循财暂不委任更多统筹部长,或许是希望各个部长更周全地考虑问题,而不受限于自己的部门。这也可能表明他倾向于在决策链中抽掉一层,而且强调副总理就能扮演统筹部长的角色。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5月 24, 2024 at 4:33 下午

新加坡抗疫之路优在何处?

leave a comment »

赵剑飞      2022-3-3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5434

新加坡采取了更柔和的政策,避免了早期出现大量人口死亡的情况,这是一个难得的成就。对中国而言,新加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

香港和新加坡,究竟哪一个疫情更糟?如果只看数据,似乎两地都在水深火热之中。

据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2月28日中午12时,新加坡当天新增确诊病例13544起。自从2月4日新增病例突破1万例以来,新加坡进入奥密克戎冲击波高峰期,每日新增病例稳步上升,2月22日最高达突破2万例,随后逐步回落,依然每日有超过1万例新增病例,累计病例有72万多起。

不过,新加坡是少数把抗原快速检测(ART)阳性也纳入病例统计的地方,由于很多人即使检测阳性也可能没有上报,专家估计新加坡的新增病例数据被远远低估。根据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顾问医生梁浩楠的看法,新加坡每日真实病例可能是公开数据的3-4倍以上,早已多达10万。

香港2月初时每天新增病例不过100多例,远远少过新加坡,到2月中旬后数据开始急剧上升,到25日每日新增首次突破1万例,之后病例爆炸式增长,28日新增高达34466例,累计新冠病例接近20万。

然而,从新闻媒体报道的社会情绪和身边感受来看,两地相差颇大。

新加坡虽然2月以后每天新增病例过万,但大部分时间每天死亡病例在个位数,病死率一直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据《新加坡眼》统计,1月6日至2月27日之间,新加坡的病死率为0.04%。即使放大周期,从2020年1月23日算起,至2022年2月27日,病死率也只有0.142%。

因此,即使是这一轮奥密克戎来势汹汹,新加坡人的工作生活依然照常,即使身边偶尔出现阳性病例也不会惊慌。上周五,公司一位同事出差美国刚回到新加坡,到办公室参加每月一度的生日会,与大家共享披萨,然后下午他自我检测发现是阳性。尽管如此,在办公室的同事们也只是把口罩戴得更严实一些而已,更在意的就是自我做一个ART检测。 阅读更多 »

行动党人“任君逐利轻江海”

with one comment

伍依    2021-10-26

行动党人在应对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举棋不定,措施反复,导致病例飙升,无法控制。

新加坡起初出现的病例为输入型,在加强了入境限制等措施,输入型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后,没有旅游史的本地人出现了确诊,有限的社区传播开始出现。通过追踪调查,除了少数病例源头不明,能够确定其他病例的感染源头以及传播路径,甚至发现感染群之间的联系,追踪调查结合早隔离、早治疗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病毒的社区传播速度,尽量延缓新冠病毒的传播,使感染率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

本来按照这种应对措施持续下去,新加坡的抗疫成果将是很辉煌的。可是,行动党人本性使然,一有成绩就飘飘然,忘乎所以地改变抗疫策略,放松措施,甚至漠视外来劳工的管理,重复导致劳工宿舍大范围感染,为低估新冠肺炎疫情付出代价。

综观行动党人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能力来看,行动党人只是一群商人,不是治国理政的人才。看看重要领导人的学历:

  • 李显龙,数学一等荣誉,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文凭,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获得公共行政硕士。
  • 王乙康,经济系大学文凭和商业管理硕士文凭。
  • 黄循财,经济学学士,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经济学硕士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
  • 颜金勇,剑桥大学学士和硕士。
  • 王瑞杰,经济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
  • 陈振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金融学第一荣誉学位。

从这些人的学历看来,这些人所受的教育,只是配合经济需要,培养商业精英,为跨国公司服务,人生目标是坐高位,领高薪,结婚生子,过安乐的生活,大概率没想过从政“为人民服务”。让这些人掌管商业机构,能力绰绰有余,此为新加坡经济取得成功之秘诀也。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0月 26, 2021 at 9:27 下午

清零或共存

with 2 comments

韦春花      2021-9-26

酝酿经年的《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本月13日终于在国会提出一读,难免又引起一些人质疑政府的动机。向来对新加坡的“威权政治”没有好感的西方媒体,迟早又要指责这个国家越来越不自由了,但率先发难的还是长期敌视新加坡的“无国界记者”组织,带头在23日发表文告,对这项法案表示震惊,形容它为“具有极权主义倾向的畸形法律(legal monstrosity)。/但对于熟悉新加坡政治的人来说,这个发展并不令人意外,政府对外来干预如临大敌的戒备心态是一脉相承、有迹可循的,可以一直追溯到50年前。/因此,新加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忧患意识,它已经转化为这个小红点的生存基因。对各种形式、性质和渠道的外来干预未雨绸缪,严防死守,防患于未然,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本能体现。”

上面这段是《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最新的伟论,和之前叶鹏飞严孟达的文章,三位一体地代表了二丑们的立场,读来令人侧面;看到威权政府假国安之名,不断权力加身,行舆论清零之实,同为新闻从业,难道不生起兔死狐悲之情怀吗?就说你敢怒而不敢言,静默其实也是一种态度,然而却是举双脚赞成,鼓掌欢呼,难怪古人说:“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此三人真的有够变态。


《联合晚报》那位下标题的编辑该打50大板。这个标题虽然演化自颜金勇的讲话(“我国冠病本土病例逐日上升,确诊病例即将达到1600起,照这样下去,不排除下周每日确诊病例将达到3200起或更多,而当局将开始为每天能应付5000起新病例做准备。”),与其说是“深具前瞻性”,还不如说是“把丑话说在前”的卸责;因为如果下周的每日染病人数翻倍至3200例,甚至直追5000例的高峰时,他们可以说:看!我都说了。那么请问:这个政府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责任在哪里?又,国家传染病中心梁玉心教授说的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在哪里?所以就甭说什么“清零”或“共存”,你们啥也没做到。

此外,大家对3200和5000有怎样的概念?即使是那些国土面积和国民人数比我们大几倍或十几倍的国家,日增3200新冠病患也是大事一件,国家都要进入紧急状况了。更何况小国寡民的新加坡,之前的抗疫成绩清零了吗?抗疫模范生转去放牛班了吗? 阅读更多 »

已运抵我国的科兴疫苗为何还不能用? “先交出临床数据吧!”

with 17 comments

红蚂蚁/李国豪 2021-3-24
https://www.redants.sg/overview/story20210324-5015

李显龙和颜金勇的说法,意思浅浅:“一切讲求科学证据,如果疫苗OK,我们就采用;如果不OK,我们就不采用。”如何用科学证明?还是那句话: 完整数据先交出来!”

中国科兴疫苗被质疑临床试验数据不完整。(路透社)

我国去年底展开冠病疫苗接种计划,至今已有三种疫苗:美国的辉瑞和莫德纳,以及中国的科兴运来新加坡。

然而,相较于已先后开打的辉瑞和莫德纳疫苗,今年2月23日就抵达本地的科兴疫苗如今还躺在仓库里,原因是我国当局尚未批准使用该疫苗。

科兴疫苗为何不受青睐?原因只有一个:

缺乏数据。

20210324 接种中心.jpg
本地疫苗接种中心。(联合早报)

没在权威期刊公开临床数据

已在本地如火如荼开打的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都有个共通点:

在寻求各国卫生当局批准使用前,先将第三阶段临床试验的详细资料刊登在需要经过同侪审查的医学期刊。

这也是疫苗生产商一直以来的惯例。

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早在去年12月就分别将它们的相关数据刊登在权威医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但北京当局大力推销的科兴疫苗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科兴在公开数据上毫无动静,让各国专家倍感困惑。

英国传染病防控专家英格利斯(Peter English)就对《华盛顿邮报》直言,科兴疫苗至今没有在须要经过第三方专家审查的期刊刊登临床数据,是非比寻常的。

这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疑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卫生当局和相关疫苗厂商针对公开数据方面的提问,也一直采取回避态度。

20210324 pfizer.JPG
辉瑞疫苗在各国批准使用前,就已将第三阶段临床试验数据刊登在权威医药期刊。(路透社)

没有完整数据导致我国当局无从审批

科兴疫苗在本地“无用武之地”,显然也是遇到了“数据麻烦”。

我国卫生科学局在3月20日这么说过:

我们已向生产商要求额外数据,以评估疫苗的品质、安全和效能,看它是否能在‘大流行病特别采用程序’(Pandemic Special Access Route)下,达到获临时批准的标准。我们还在等待公司提交数据。

翻开纪录,卫生部早在上个月25日,即首批科兴疫苗抵达本地后,就说过类似的话。

两次说法都很明确:

还在等科兴上交数据。

阅读全文»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24, 2021 at 11:38 下午

新加坡两党制初现 反对党议席创新高

leave a comment »

薛宗合    亚洲周刊 2020/7/20-7/26 2020年29期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加坡两党制初现 反对党议席创新高

新加坡大选揭晓,最大在野党工人党赢得十席,创下新加坡独立以来反对党最佳纪录,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虽然赢得八十三席,但得票率仅六成一,比上届剧降,为史上第二低。总理李显龙释出善意,首次遵循英国制,表示承认工人党党魁毕丹星为国会反对党领袖,将在国会提供办公空间和工作人员等设备给他的党团。观察家指出,这可能是李显龙基于预感,为狮城政治上的两党制在做准备。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长期以来被视为毫无悬念的新加坡大选,已出现微妙的变化。建国至今五十五年治国成绩优异的人民行动党,虽然笃定执政,但反对党能有多少收获已经成为近几届大选的看头。在疫情下举行的第十三届大选,是一场“非典型”大选,也出现了“非典型”战果,“两党制”苗头初现,反对党工人党赢得史上最多的十个议席,打破狮城政治格局。

夹在前后几个阴天之中,七月十号投票日在新加坡是炎热的朗朗晴天,很多选民一早就去投票,以年长者居多,为免群聚感染,选举机关将选民投票时间划分两小时一个时段,建议藉此分散投票。

然而令民众气愤的事情却在午后到傍晚发生,一些投票站传出进展缓慢,因为有民众要戴上当局提供的手套拿画押笔,另一些投票站负责人则警觉到时间压力很早就撤销这一环节。到傍晚,好些投票站依然大排长龙,选举官在晚上八点投票截止前忽然宣布延长两小时,立即引发在野党群起抗议,怀疑有诈。但事实上不久后所有选民都已完成投票。民众在网上的立即反应是:行动党第四代团队连做了很多次的选举程序都会误判,真是不可思议。

见微知着。随着开票推进,在野最大党工人党保住堡垒阵地后港区和阿裕尼集选区(五人一体),且以微差拿下旁边的盛港集选区(四人一体),使得来届国会出现建国以来最大的十人在野党议席纪录,整体得票率甚至达到参选的一半。行动党虽囊括八十三席,得票率却是独立以来第二低,大多数胜选的选区得票都显著下降,党内顿时弥漫一股比深夜更深沉的气氛。

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王瑞杰当晚都呼吁与工人党展开在国会的合作。李显龙甚至释出善意,首次遵循英国制,表示承认工人党党魁毕丹星为国会反对党领袖,将在国会提供办公空间和工作人员等设备给其党团。观察家指出,这可能是李显龙基于预感,为狮城政治上的两党制在做准备。

对于长期一党独大的新加坡来说,“两党制”一直是国际新闻才出现的词汇,当地主流舆论甚至不时刻意嘲笑这一现象。但如今舆论开始探讨反对党领袖这一职称,当局仍未具体说明将具备何种特殊待遇和权限。 阅读更多 »

2020年新加坡独立后第十三届全国大选落幕

with one comment

从夜暮到黎明    2020-7-14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20/07/2020.html

新加坡的民主进程走得很慢,关系到1966年李绍祖率领社阵抵制国会,走向街头斗争,紧接着放弃参与1968年的独立后第一届选举,等同将了反对党一军,让执政党稳住阵脚,从容地建立声望。1968至1980年独立后连续四届的国会都由行动党完全垄断,直至1981年才由时任工人党秘书长惹耶勒南在安顺区补选突破僵局,成为13年后唯一的反对党议员。1988年第六届大选推出集选区制度,直至2011年第十一届大选,反对党经过23年的奋战才赢得第一个集选区。2020年的选举结果,显示多数选民认同温和、自信、有建设性的反对党,希望执政党能够敞开心胸,聆听多元化的声音,改变多年来一意孤行的做法。

九成白云,一成蓝天

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后第13届全国大选在新冠疫情笼罩下进行,于2020年7月10日投票,11日凌晨陆续开票,清晨4时一切尘埃落定。人民行动党夺得83席,工人党10席。

新加坡的政治生态特殊,就成熟的民主社会来说,行动党能够夺得九成的国会议席,可谓战绩辉煌,但执政党对整体表现并不感到开心,反而有挫败感。工人党不仅成功保住阿裕尼集选区和后港,甚至意外地攻下新划分的盛港集选区,从原有的6个国会议席增至10个,缔造新加坡历史上的新里程碑。

选票分布图。图片来源:The Straits Times

集选区制度对反对党是不公平的,他们没有基层实力,也缺乏曝光率,因此由重量级部长领军的集选区几乎十拿九稳,其他候选人可以乘搭顺风车进入国会。

前总理李光耀曾经挑战工人党前秘书长刘程强,若想在国会有所作为,就别窝在后港。刘程强真的走出后港,阿裕尼集选区落入工人党A队手中。

回溯那场2011年大选,阿裕尼集选区选情告急,前总理李光耀对阿裕尼选民发表“懊悔论”,大致上说行动党输了一个集选区没什么大不了,但是阿裕尼选民在接下来的五年将会懊悔不已。

落败的行动党部长杨荣文事后解密,表示李光耀向他道歉,说帮了倒忙。杨荣文认为选民要反对党来制衡政府是成熟的民主社会的特征,大势所趋,非战之罪。

一代新人换旧人,十年风雨几番新,工人党十年内第二度攻破集选区堡垒,集选区已经不再是铁仓。更多新加坡人相信国会需要反对党确实是大势所趋,不过选民那一票,也是对工人党多年耕耘所树立起来的正面形象的认同。

平均票数

平均票数方面,行动党获得61.24%,比上一届(2015年)减少近9个百分点;工人党50.49%,比上一届增加近11个百分点。由于2015年的大选主要借助于第一任总理李光耀的光环,选民或多或少都有通过选票向逝世的前总理告别的心理,因此这年的票箱可能含有许多感性的成分,未必真正反映民意。

1984年以来的九届大选,除了2001年(911)和2015年(前总理李光耀去世)的突发事件为执政党制造“危机选票”外,其他七届大致上是40:30:30,40%行动党铁粉,30%中间选民,30%反对党选民。只要反对党的素质不太差,都能得到约30%的选票,如果反对党候选人的素质优秀,选票则达到40%以上。譬如这届新成立,尚欠地气的前进党的得票率近41%,西海岸集选区的选票甚至达到48.31%;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改变愤怒激进的形象后得到45%的选票,主席淡马亚教授(传染病专家)46%。

人民行动党历届得票率。

这次行动党制造“疫情危机”选举,可能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抗疫成功,因此重施故技。防疫措施是双刃剑,政府应对冠病疫情,从最初的成功控制,到客工在Mustafa受感染后没有针对性处理,造成新加坡进入封锁阶段,经济与就业都遭重创。

政府动用储备金援助配套救市的当儿,过去被掩盖的社会讯息无可避免地浮出台面,凸显新加坡虽然是GDP首富,实际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的情况依然严峻,无形中让好些人如梦初醒。

这回选民不买危机账,卫生部长颜金勇所领军的蔡厝港集选区选票大跌17个百分点。其他五个跌幅超过10个百分点的选区都是PAP的铁票仓:西海岸集选区(票数减少26个百分点),丹绒巴葛集选区(减少14.7个百分点),先驱(减少14.36个百分点),丰加北(减少14个百分点),武吉班让(减少13.4个百分点)。阅读全文»

无能却傲慢:公众抨击杨莉明处理客工冠病疫情不当

with one comment

作者:Redwire Singapore/Harold Chai    译者:新国志    2020-5-5
http://redwiretimes.com/cow-beh-cow-bu/incompetent-yet-arrogant-messages-flood-in-hammering-josephine-teo-for-foreign-worker-crisis/

杨莉明于2018年5月出任人力部长。

她有两年的时间来深入了解新加坡外籍工人的生活条件,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新加坡外籍工人约有30万人居住在拥挤的宿舍里。

她彻底地、可耻地失职。

2020年2月,在第一个客工被证实感染新冠肺炎后,杨莉明被拍到与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巡视一间客工宿舍。

今年4月,该宿舍出现了一个感染群。

杨莉明有两个月时间处理冠病可能在拥挤的宿舍里爆发的问题。

她再次无动于衷,而这次失误造成宿舍客工的感染人数激增到一万多人。

她对接二连三失职的反应,表现在她最新的部长声明里——毫不掩饰的傲慢。

“我还没有遇到一个客工要求道歉。”

人们对这种轻蔑的说法的反应,说得客气点,是没礼貌的。

4月初,当客工宿舍出现感染群时,政府行动缓慢,只是在公众对客工宿舍肮脏的生活条件表示强烈抗议的几天后才开始重新安置工人。

在2月和3月之间,人道主义组织已经拉响了警报,说由于居住环境拥挤,这些宿舍可能成为感染群热点。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5月 5, 2020 at 10:50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