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打假”不过是个伪命题

with one comment

殷素素    2018-4-19

尚穆根有意图的“黑脸”表演,旨在杀鸡儆猴。所以听证会后,是不是弄出个“反假新闻法”,已不重要,重要的信息已然传递,恐惧早已深植国人心中:有孩子也绝对不让他去要研究历史了。当然,也有可能弄出个不汤不水的“反假新闻法”。

尴尬了!柔佛王储日前突然出现某超级市场,为当地居民购物买单,吃到甜头的民众当然高喊万岁。然而也诱发人的贪欲,食髓知味,于是谣言满天飞,到处有小道消息谓:还有第二、第三轮快闪买单。可是,主流媒体为了削足适履、对号入座,报道时“谣言满天飞”舍弃不用,改用“假消息”,因为谣言不曾以“新闻”的形式出席,只以口耳相传,勉强用个还可与“假新闻”呼应的“假消息”。

一些事物深究之下,有时会造成滑稽的效果。比如说要“打假”的话,就要有个权威的“真”来对照,Fact Check Singapore算啥东西?那岂不是要成立一个“真理部”(Ministry of Truth,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成真),出长该部的高官,必然是个博学通才,同时必须一眼就能辨识出“未知”的真伪。

有人去研究恐怖分子进行袭击的手法,发现这是个“本小利大”的行为,因为无论袭击成功与否,甚至胎死腹中,都会造成“反恐工作”更大的困扰。这就表现在机场通关时所需的检查程序逐年增加,大型群众聚会、民族庆祝年节时维安的繁复。这样一来,又加剧民众对“恐袭”的更多不安,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所以说恐怖分子发动恐袭,不在于要杀多少个人,而在于要加大你心中深植的恐惧。

邻国的“2018反假新闻法”出炉之后,经一番当地的评论文章之后,大家也渐渐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种“打假”其实是意在言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有位记者就写道

反假新闻法案实施之後,官方不见得立即会有动作,反正民众必定会自我审查。除了互相提醒少议论国是,连转贴、点赞亦可能出事,那大家还是安份一点,免得惹祸上身。自我审查严重妨害民间意见交流,但这是人们的自我保护,可见光是通过反假新闻法案,己伤害言论自由。然而,自我审查的确是人们的自发行为,很难怪在官方头上。於是,官方无须任何动作,便己成功压制部份民间言论。

这就让素素联想到覃炳鑫博士的遭遇。尚穆根对覃炳鑫6小时,还有之后找来政府部门对他的抹黑,质疑他的学术资格等,老吴(老番癫吴俊刚,下同)称他为“挟洋自重”,我想还不如直接安他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这么拙劣的表演,难道冷眼旁观的吃瓜群众都看不出吗?其实就是要你看得出:老子要兴文字狱啦!——效果就请参考上面一段。因为大选可能就在明年,这样的震慑效果在2019大选前的边际效益最大。

这次“听证变审问”事件还闹上国际,张有福日前发声明逐点反驳回应,并强调覃炳鑫提呈给特委会的五页书面陈情“不是学术论文而是一篇政治文章”。张有福还说:全球各地的国会与各界人士交锋是常有的事,面簿总裁扎克伯格日前也接受了美国国会委员会的质询,历史学家也无豁免权。——拿覃炳鑫和扎克伯格相提并论会不会太危言耸听了?人家是面簿让全球千万人的隐私泄漏,搞不好是刑事罪,即使赔偿诉讼也是天文数字。覃炳鑫只是提出一个与官方正史不同版本,就大做政治文章了,张有福知不知道“分寸”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吗?

覃博士做学问很聪明,他去找来最新的资料:英国刚刚解密的档案研究1963年冷藏行动大逮捕,应该是最权威的解说了。为什么尚穆根不碰上述的解密档案,而拘泥于陈平的回忆录?陈平的回忆录有两三本(还是两三部分),素素记得十多年看到的是几本,说来说去就是要争取回来新加坡的事;如何得到最高领导人的首肯,又如何面对内政部的刁难,实在是一点自尊都没有。马共前领导人后来为什么会呼应行动党的官方历史呢?那是由于行动党的史家故意给马共戴高帽,说他们如何如何神通广大,于是飘飘然他们也认同了。

老吴说:“覃炳鑫的指控是严重的,政府当然不能不认真看待。因此,内政部长尚穆根在听证会上花了近六个小时的时间,详细诘问,抽丝剥茧。最终覃炳鑫不得不承认,他要嘛是没听过,要嘛是以‘不可信’为由,把一些马共要员(包括陈平)的回忆录和说法全都撇在一边,只捡符合自己看法的资料。在尚穆根看来,那确实不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学者应有的态度和做法。”

的确,覃博士的指控很严重,尚穆根很生气。然而这不代表说“政府”就很认真看待,若“政府”认真看待的话,就应该请那些养在象牙塔里的“御用历史学家”去研究英国档案(好比说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副教授古玛•拉玛克里斯纳),毕竟之前的官方历史也少了这一块。“政府”只相信自己编写的那一套,容不得别人质疑,或者竖起一边眉毛。

尚穆根有意图的“黑脸”表演,旨在杀鸡儆猴。所以听证会后,是不是弄出个“反假新闻法”,已不重要,重要的信息已然传递,恐惧早已深植国人心中:有孩子也绝对不让他去要研究历史了。当然,也有可能弄出个不汤不水的“反假新闻法”,《联合早报》的傅来兴指出被滥用的可能性

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反假新闻法令,真或假新闻之间有许多“灰色地带”,立场不一样的评论,另类的批评意见,观点不同的想法,站在对立方的资讯、数据及报告,在有了反假新闻法后,都可以被不满意的一方投诉、抗议或起诉。

或是给那些忠党爱国的白狗们一条生计,让他们驳不过某些网络评论时,可以报警。

一条回应

Subscribe to comments with RSS.

  1. 依然形似杀鸡场,光耀山前铁臂长。
    黑白瞎摸新卒子,是非咬定老王郎。
    谁当抽丝修正史,误读剥茧负栋梁?
    和风细雨听证会,翻作诘问太凄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德仁

    4月 21, 2018 at 8:22 上午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