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Archive for the ‘文化’ Category

新加坡影展开幕!电影馆独家放映16部电影一窥新加坡十年浪潮

leave a comment »

风传媒/徐炳文    2024-4-13
https://www.storm.mg/localarticle/5087354

新加坡電影節於今揭開帷幕,在高雄市電影館3樓大銀幕精彩上映。(圖/高雄電影館提供)

新加坡电影节于今揭开帷幕,在高雄市电影馆3楼大银幕精彩上映。(图/高雄电影馆提供)

台湾首次举办的“新加坡电影节”于今(13)日揭开帷幕,在高雄市电影馆3楼大银幕精彩上映。这场盛事由文化部文化交流司与新加坡驻台办事处携手合作,通过高雄市电影馆的精心策划,呈现16部近十年来新加坡电影的代表杰作。首先是2013年引领新加坡新浪潮、曾入选坎城导演双周、勇夺第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爸妈不在家》、荣获卢卡诺金豹奖的《幻土》,以及入选坎城导演双周的《黄鸟》等作。16部电影17场场次皆免费索票入场,即日起于ACCUPASS与电影馆一楼服务台索取。

陈子谦、吴旻修导演来台献映

此外,影展特别设置“焦点导演”单元,邀请了备受国际奖项肯定的陈子谦导演来台与观众交流。其首部剧情长片《15》问世后,陈子谦便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不仅获得新加坡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更《时代》杂志评为“2004年亚洲风云人物”,尔后《木瓜姐妹花》在新加坡取得了票房上巨大成功,奠定他在商业类型片的地位。而开幕电影《24》跳脱一般拍摄剧情片的形式,导演以成熟且前卫的手法叙说关于电影与人生的故事。他的作品将为本次影展增添独特的观影体验。

高雄市政府郭添贵秘书长表示,高雄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影视产业的发展。自2009年成立影视发展暨拍片支援中心以来,高雄成功推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蔡岳勋的《痞子英雄》和戴立忍的《不能没有你》等。近期,高雄更加努力地促进本地与不同国家、城市之间的合作。我们不仅与新加坡合制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曾威量导演的首部长片《白衣苍狗》和姚志卫导演的《明天比昨天长久》,片中也有戴立忍的出色演出。我们期盼每一次合作都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实现共创双赢的局面!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14, 2024 at 4:22 下午

约四成受访年轻人 已许久或未曾在清明祭祖扫墓

leave a comment »

8视界新闻网/王秀喻    2024-3-30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young-people-views-on-qingming-2414986

本地约四成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许久或完全没有在清明扫墓和祭拜祖先的经验。(图:林祥龙)

清明节扫墓和祭祖是华人传承已久的习俗。然而,根据记者随机展开的调查,在接受访问低于40岁的年轻人当中,有约四成似乎已经许久,甚至完全没有扫墓和在清明祭拜祖先的经验。

也有一些年纪低于20岁的“零零后”,对清明节到底是怎样的节日“似懂非懂”。

《8视界新闻网》今天(30日)走上街头,访问40岁以下的本地年轻人,看看他们对清明节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在受访的25人当中,有11人或约四成表示从来没有,或已经很久没有在清明节拜祭过祖先或扫墓,这群人以年龄低于20岁者居多。

父母没要自己一起去

17岁学生张珉荣说,自己从来没有在清明节扫过墓。他认为,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都会自己去扫墓,所以不想要“麻烦孩子”陪他们一起去。

同样17岁的叶鸣轩说,自己从前曾跟随家人去扫墓,但近年来已经没有再继续扫墓的传统了。他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这一代人不太理解过清明节的重要性,因此也不会想到继续跟着家人去扫墓。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4月 3, 2024 at 8:52 下午

狮城实体书店一间接一间关门 有何办法逆转这个夕阳产业的命运?

leave a comment »

红蚂蚁/王震宇      2024-3-1
https://www.redants.sg/good-reads/story20240301-8003

https://static.redants.sg/styles/large/s3/articles/2024/02/29/20240229-PhysicalBookstorecover-ST.jpg?itok=ikpDVq8K&w=1200

本地书店停业的概率相当高。图为纪伊国屋书店在高岛屋百货公司的门店。(海峡时报档案照片)

新加坡还剩几间大大小小的实体书店?

要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数据供参考,但会说“剩”,是因本地书店停业的概率日渐升高。

本周,媒体证实在新加坡已运营超过40年的时代书局(Times Bookstore),关闭了两间分店。

过去五年,时代书局位于乌节路的三间分店相继结业,去年底在星耀樟宜的店面也关门了,现在仅剩一家在荷兰路一带的书店。

书店难生存

时代书局在过去五年里关闭了四家分店。(海峡时报)

“时代”并非唯一一个落下帷幕的书店品牌。2011年,曾是美国第二大书商的博德斯(Borders)申请破产,新加坡的两家店也受到波及;2019年,在本地经营近130年的MPH走入历史。

疫情期间,一些营业多年的二手书店,也正式退出市场。

目前,本地还有纪伊国屋书店(Kinokuniya)和大众书局属于规模较大的连锁书店,但前者只剩两家店屹立不倒,其中一家在市区的旗舰店也缩小规模。全岛不同角落也还设有一些独立书店。

买书看书需求下滑

本地实体书店会成为夕阳工业,有两大因素。

其一是买书的人少了,这主要是来自电子书和图书馆的竞争,两者比纸质书更具成本效益,也更能为读者提供便利。

本地诗人小叶子(Joshua Ip)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就提到公共图书馆为何比书店更受欢迎。

书店难生存

本地诗人认为,图书馆几乎无处不在、比书店的地理位置更临近公众,也有舒适的阅读空间。(联合早报)

他说,图书馆几乎无处不在、比书店的地理位置更临近公众,拥有极其丰富的藏书,又有舒适的阅读空间。

你可以把书带回家,不喜欢的就归还,在空间匮乏的新加坡,能还书的选项绝对有其好处。

说到不必花钱,由居民在组屋底层发起的图书角落也日趋普及,或多或少也对实体书店的存在构成威胁。

第二是看书的人少了。近来有不只一项调查揭露,喜爱阅读的本地学生有减少的迹象

书店难生存

调查显示,喜爱阅读的本地学生有减少的迹象。(海峡时报)

除了念书时期的阅读风气越来越难培养,随着科技主导人们的生活,愿意花时间经常阅读的新加坡成年人相信也不占多数。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两年前的一项调查发现,受访的2918名年满20岁的成人中,超过八成每周至少一次会看新闻,而只有34%每周会至少一次阅读,但比起2018年的25%已有所增加。

该调查也显示,成年人阅读群体中,近六成会读至少一本电子书,间接说明为何纸质书和书店不太受落。阅读全文»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18, 2024 at 9:07 下午

泰勒丝现象学

leave a comment »

殷素素     2024-3-17

这次泰勒丝“时代之旅”新加坡演唱会在官媒的推波助澜下有了“现象级”的爆发,素素凭着女人的直觉,就觉得非比寻常。首先,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人民行动党政府过去行事有很多避忌,向来都不愿意和某种有代表意义的文化表演沾边;即使是港台、日韩的天王级巨星的演唱会,或者是大陆派出的国家级文化艺术团,也都局限在民间交流、商业演出而已。不见得行动党高官会出席参与,更遑论大出血“赞助”。

所以说泰勒丝“时代之旅”新加坡演唱会,有了很多次的第一。因为泰勒丝所代表的欧美流行次文化,过去都被视为西方颓废之风,政府苦口婆心告诫:不值得效仿。尤其是内容多是倡导物质主义、毒品、性滥交等课题。“社长”李慧玲以她文青式的笔触写来颇为“矜持”:

有的“年长者”如我,在这阵旋风前不认识泰勒丝,有的甚至对最近的这些现象颇不以为然,仍认为这些是糜烂的文化,世风日下。《联合早报》的一个线上调查也显示,有42%的读者对泰勒丝新闻完全没有兴趣。

林任君更是“临老入花丛”,为了“政治正确”不得不恶补一番:

经不起好奇心的煎熬,虚心借助YouTube和谷歌,老老实实对泰勒丝进行了一番恶补。在海量信息中得到的整体印象与主流媒体报道大致吻合……在歌乐之外,她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和社会议题,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人们的好感和尊敬。

林总更直接说出政府为何“唯利是图”:

当然,这些感性因素并不足以构成新加坡资助她前来举办演唱会的充分理由,精打细算的政府是基于“盛事经济”(event economy)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而果断决定这么做。根据被主流媒体和经济发展局广泛引述的一份经济师估算,泰勒丝在新加坡的六场演出总共带来高达5亿元的旅游收入,反映在交通、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各个领域,这还不包括国家品牌及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类难以估算的无形长期利益。

不知大家最近看报有没有发现,这个5亿元的旅游收入,已经下修到4亿元。之前还有个兴奋过度的师爷——严孟达把5亿新元改成美元,说道:“泰勒丝旋风只吹新加坡,给东南亚国家上了一堂‘泰勒丝经济课’,如果他们以为新加坡只是用钱买到‘独家代理’,以为申办大型音乐会是价高者得,那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17, 2024 at 3:27 下午

乡音难改说新加坡华语

leave a comment »

林恩和(怡和世纪副主编)    2024-3-8
怡和世纪 第51期 2023年12月

1947年之后,标榜“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纷纷出版。新版教科书把许多本地特有词语纳入教材,比如胡姬花、榴梿、红毛丹、山芭、巴刹等。新加坡教科书在保存、传承和传播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特有名词,居功至伟,不单丰富了华语的内涵,也造就南洋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十年代小学华语课本

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三册

读小学时,当年的低年级的华文课文多数是押上韵的,容易朗朗上口。小一上的《华文》第一课课文,今天尚能记忆犹新。记得课文是这样的:“哥哥大,弟弟小。哥哥跑,弟弟也跑。哥哥跳,弟弟也跳。”那时候我们读到“哥哥”时,念的音是“ㄍㄜㄍㄜ”,都是阴平声。这里特地以注音符号标注而不用汉语拼音,因为我们在上小学时,学的是注音符号。过了好长的时间,或许是听了广播电台,我才懂得念成“gēge”,也知道“爸爸”、“妈妈”、“姐姐”必须念成轻重音。

仰之弥高的“官话正音”

早年新加坡学校,华文老师一般不注重语音的规范,不单是卷舌音和平舌音搞不清楚,sh和s、ch和c、zh和z不分;撮口音、弯口音经常念错,“剧院”和“妓院”、“学子”和“鞋子”读出来同声同调。更甚的是老师来自不同籍贯,造成课堂上南腔北调百鸟争鸣。有些源自闽籍的老师会把“福建”念成“胡建”、“分数”读成“婚数”;粤籍老师念“光辉”为“光飞”、“老虎”为“老甫”;潮籍老师教我们“有(biang)读边(biang),无边(biang)读中间(jiang)”。

我把当年这种读音混乱情况写出来,心里丝毫没有嘲笑的念头。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饱含百年沧桑的华语,如何一步一步艰辛地走出来。作为孤悬海外华语大家庭的一员,语音规范是一种奢侈,“官话正音”天高皇帝远,仰之弥高,大可不必像今天那么样地去重视。鲁迅在《门外文谈》里不也这么说:“现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着一种好像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确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如果加以整理,帮它发达,也是大众语言的一支,说不定将来还是主力”。对我们来说,能掌握华语就心满意足了。多元语音混杂共存,反而更能体现华语的包容和共生的格局。

官话教学成为新加坡新学堂的共识

一百多年前中国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主张“广设学堂,提倡西学”。1901年清政府面对压力,实行“新政”,颁布“兴学诏书”,效法西方和日本学制,新式学堂大量涌现。流风所及,新加坡华文新学堂的设立,与中国几乎同步。1905年广肇养正学堂创办,首开风气。接着道南、应新、崇正、端蒙、启发、育英、通德、南溟等新学堂,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

1905年,大清驻叻总领事署在新加坡倡导“官话正音”,各帮(方言群)华人纷纷响应,土生华人(峇峇)不落人后,在“打球阁”会所开讲“正音”,由总领事署派人充当教习。新学堂虽说分别由各帮华人创办,道南、崇正、通德属闽帮;应新、启发属客帮;育英、南溟属琼帮;养正、端蒙分属粤帮和潮帮。各帮华人在办学时,一致采用“官话”教学,收生也不分彼此。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在中国遭遇挫折,在南洋却激活华人意识,打破华人以“帮”为特色的方言族群藩篱。依靠办新学、用官话,新加坡华人无意间实现族群的整合。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3月 8, 2024 at 5:49 下午

美术馆的盲年

leave a comment »

殷素素     2024-2-26

今年的1月份,TikTok新加坡籍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前往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就网络儿童性剥削问题作证,很多人对共和党籍参议员科顿的盘问方式很不忿,丢一句“没常识也要常看电视嘛”。可是看看国家级的美术馆对于华人传统的处理方式,却让人觉得堪比30年代的好莱坞,你说惨不惨?

新闻是这样写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春期间让生肖属龙者免费看展,有访客出示护照显示自己虽出生于2001年(按:2001年1月1日至23日出生者属庚辰龙年),生肖仍然属龙。但工作人员坚持以阳历2000年为准,因此掀起热议。据悉,美术馆事后已接洽相关访客表达歉意,往后会提醒前台人员要涵盖农历算法。”

美术馆是搞什么的?当然和文化艺术有关。可是对于华人生肖的界定,决策者竟然无知到这个地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想简单了。十八世纪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的诗句:“天使都不敢涉足的,傻瓜却一头栽进去”(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要让龙年出生的人免费参观,首先就要弄清楚有哪些龙年;属龙的年份依次为2024年、2012年、2000年、1988年、1976年、1964年、1952年、1940年、1928年、1916年……如今我们知道新加坡有不少超过百岁的人瑞,保险起见就必须把1904年也算上。算什么呢?就是要把农历正月初一到腊月除夕的日期都清楚列出来,好让出现争议时有个依据。好比2024这个龙年,是公历的2月10日(正月初一)至2025年的1月28日(十二月廿九)。

于是就有“砖家”说啦,生肖算法分成两派,一派以立春来算,一派以正月初一……这是算命佬和风水师用来唬人的,属龙的人当然是从X辰年的正月初一算起。立春是节气,十分浮动,好比2023癸卯兔年就是个“双春年”,两次立春分别会出现在2023年2月4日(正月十四),以及2024年2月4日(腊月二十五)。根据迷信的说法,孤鸾年不宜婚嫁,否则容易离异。而2025甲辰龙年则是个“盲年”,即整年都没有立春,下一个立春要等到2025年2月3日,已经进入蛇年的正月。而盲年也不适合结婚,因为一年之中无“立春”,即无阳气来临。无阳为孤阴,不生!——问你怕未?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2月 26, 2024 at 8:39 下午

《双岛记》:魂萦梦牵的宝岛台湾,是星马留台校友们的“乡愁”

leave a comment »

高嘉谦(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23-12-2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6304

《双岛记——从宝岛回狮岛》是由15位新加坡留台校友所合著作的回忆之书。他们写作宝岛台湾,恰似“返乡”,这里有他们念兹在兹,在新加坡看不见的“人文氛围”——缓慢、自在、朴实、人情、温柔。

(编按:本文为《双岛记》推荐序)

1962年的秋天,来自马来半岛霹雳州小镇的青年学子王润华和淡莹分别来到了台北念书。隔年王润华联合侨生同学创办“星座诗社”,多人皆来自马来西亚,一个跨校的文学社团由此而生,接续数年发行诗刊,刊印同人诗集,颇成气候。因而1963年也可视为在台马华文学的起点,至今一甲子时光。期间王润华结识淡莹,拉拢加入诗社,进而相恋。毕业后二人辗转赴美国深造,最后落脚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公民,在大学服务之余,亦活跃于新加坡五月诗社。王润华自新加坡退休后曾回到台湾担任大学教职和行政数年,尔后再次回到马来半岛的南方大学学院任教。

1981年,成长于新加坡的林高来到台大中文系念书,彼时他已在新加坡德新中学教书7年,却以32岁超龄“破例”获得新加坡公务员委员会奖学金赴台深造。台大毕业后,他返回新加坡的中学教书,也曾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写作和出版微型小说和诗集。退休后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创作课。尤其令人感到温暖的是,他每年皆常规性安排返台计划,固定探访当年台大师长齐益寿教授,长期给林文月等师长写信问安,俨然台北的旅外游子,每年定期返乡。

王润华和林高皆出生于殖民地时期的星马,但他们的人生历程里却在不同阶段缔造了自己的台湾因缘。他们的移动轨迹背后,揭示的是冷战时代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积极推行的侨教政策,在侨务委员会所颁布的《华侨学生申请保送来台升学办法》下,星马两地华裔学子踊跃赴台升学,缔造的人文——华文岛链。在留学台湾的风潮里,长年积累下来的星马留台生,无论最终返乡,或留在台湾,已然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群体,在不同行业领域,产生或隐或显的深远影响。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留台生相对是显而易见的群体,组织动员能力强。但在新加坡的英语主流社会里,留台生相对少,且栖身于各个角落,没有张扬的群体标志,却扮演着关键性的人文推手角色,在教育界和华文媒体里尤其显著。他们是散落在岛上的光点,每一个亮点都可看作点燃了岛屿的灯火,既可视为“华校生”这个社会群体的延伸,亦是传承人文——华文理想的火种。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2月 29, 2023 at 5:34 下午

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我的所有电影,都在寻找身份

with one comment

换日线/林欣苹        2023-12-4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8406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地叛逆,但是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在跟世俗社会拉扯,这个拉扯来自于大家都会抱着一种很封闭、保守的心态去看之前没有做过的事。”陈哲艺指的,不只是他当年梦想在电影工业荒芜的新加坡,成为一个电影导演;也包括成为导演后,面临的所有质疑和挑战。

新加坡導演陳哲藝:我的所有電影,都在尋找身份

加坡导演陈哲艺。Photo Credit:换日线编辑部(刘国泰摄影)

距离陈哲艺初登金马,已经10年了。2013年,29岁的陈哲艺凭借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爸妈不在家》入围金马6奖,当时没人料到这个“菲律宾外佣与新加坡小孩”的故事,竟能打败王家卫、蔡明亮、杜琪峰等知名大导,爆冷拿下第50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新导演、女配角和原著剧本共4个奖项;从此让这个来自新加坡的名字,被台湾媒体记得。

6年后,陈哲艺以《热带雨》再登金马,入围5项,最后由女主角杨雁雁抱回最佳女主角。杨雁雁饰演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语老师,在新加坡中学里面对一群只想讲英语的学生。两部作品都围绕在英文、华文与方言并行的社会里,新加坡华人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与陈哲艺的人生交相呼应。

陈哲艺以《爸妈不在家》拿下第50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新导演、女配角和原著剧本共4个奖项。李安曾夸这部片是“有的人极端的喜欢,然后没有人不喜欢。”图/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提供

《热带雨》启用《爸妈不在家》演员,杨雁雁(左)和许家乐(右)的关系从母子变成了师生,杨雁雁凭借本片夺得第56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图/赤角 Rediance提供

英语与华语

虽然自称成长环境和一般新加坡小孩很相似,但陈哲艺的语言禀赋却很不一般。出生在一个讲英语的华人家庭、父母都是英校毕业,陈哲艺从小就跟着父亲看好莱坞动作片、听西洋乐,从布鲁斯威利的《终极警探》、阿诺史瓦辛格的《魔鬼终结者》,到 Michael Bolton、Elvis Presley 他都如数家珍;当时流行的成龙武打片、周星驰喜剧和僵尸片也没错过。

在“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新加坡,英文理所当然地成了陈哲艺的第一语言,但他没有刻板印象中的“Singlish 口音”,出国会被西方人误认为 ABC;另一方面,和许多华语破碎的新加坡同侪不同,他讲起中文流利自然,还带着广播主持人的字正腔圆。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2月 27, 2023 at 5:37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