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Archive for 12月 1st, 2015

新加坡的艺术野心

leave a comment »

一财网/钱梦妮    2015-11-30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8613.html

对于建国只有半个世纪、总人口约550万的新加坡来说,想要梳理近现代历史中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也许并不是很难,但要把地域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这就显示了其想要成为东南亚文化艺术重地的野心。

Building Facade_Night_UN Blue Light Up_(Photo_credit_National_Gallery_Singapore)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近日开幕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拥有一个别致的入口。它像亚洲传统建筑的屋顶那样,从屋脊垂下漂亮的巨型弧面,而特殊材料显现出热带地区常见的竹编效果。

两边的古典主义建筑是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历史建筑,那时新加坡还未建国,这块“英属海峡殖民地”半岛上,两座宏伟的建筑象征着大英帝国的皇权。其中一座是政府大楼,扁平长方形的立面前立着一排石柱,1945年日本在这里向英国正式投降。紧邻它带有穹顶的建筑则是曾经的高等法院。

这两座在历史上举足轻重地位的建筑,周围环绕着全球各大金融机构所在的摩天写字楼——而在十年前,政府决定将已经闲置的两者重新改建,变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Singapore)。这个新成立的艺术机构主要针对从18世纪时起到20世纪后期的本土及东南亚现代艺术,换句话说,它的建立等于在强调历史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Singapore National Museum)和主攻当代艺术的新加坡美术馆(Singapore Art Museum)之上,进一步填补新加坡甚至该地区的文化艺术空缺。

Atrium _Image courtesy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2)

中庭

Southeast Asia Gallery_Image courtesy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2)

东南亚展馆

DBS Singapore Gallery_Image courtesy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4)

新加坡展馆

改建工程浩大,耗资5.3亿新币(约合23.8亿人民币),由法国建筑公司Studio Milou主导,总楼面面积6.4万平方米,堪称新加坡和本区域规模最大的视觉艺术机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专注于展示和研究东南亚地区现代艺术史的国家级艺术机构。

除了入口之外,建筑外观基本没有变动,但内部却创造性地做了一半保留、一半重新建造,这也让整个空间变得颇具新意。比如,曾经的法庭变成了展厅,法官端坐的高大座椅、犯人站立的围栏台、二楼的旁观席一应具在,只不过陈列的玻璃展柜里是手稿与历史文献。办公大厅变成大展厅,显示权威的半圆穹顶装饰底下端坐着一座19世纪初印尼艺术家的雕塑。甚至连几个曾经关押囚犯的临时牢房都被保留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若想从美术馆公众区域前往办公区域,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粉刷干净、打上暖光灯的铁栏杆门以及原样保存下来的蹲式抽水马桶。 阅读更多 »

《我们唱着歌》—记录狮城本土华语流行文化三十余载

leave a comment »

吴劲宪     2015-11-30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我们唱着歌》-记录狮城本土华语流行文化三十余载/

坡仔昨天在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观看由香港大学毕业的新加坡籍导演邓宝翠,所执导的首部纪录长片《我们唱着歌》之后,一下子百感交集。

怎么说呢?对我而言,未看这部电影之前,新加坡歌谣(简称新谣),一个在1982年由当时的学生报命名的定义词,比较起粤语流行曲和香港歌谣,来得不这么重要。自三年前开始撰写《消失中的香港》部落格,以及经营Facebook页面时,多数看的纪录片,也是香港电台所拍摄的电视片,也和身边熟悉香江的朋友聊起这些节目。香港听众所熟悉的新加坡音乐人,如:巫启贤(张学友的《只想一生跟你走》原唱者)、吴雨霏、陈奂仁等,都是坡仔所知道的。坡仔所知道有关新谣的知识,都是点到为止。

但是,看了《我们唱着歌》之后,长两小时又八分钟的映画,为坡仔和其他对新加坡华语流行文化史感兴趣的观众,上了既是历史课,也是回顾新加坡自1970年代以降的建国,和华文文化辛酸史。电影以1970年代南洋大学诗社社员,受到台湾校园民歌启发,以诗和歌曲为结合为起点,把观众带领走过新加坡政府1980年关闭南大﹑1980至1990年新加坡的各大初级学院纷纷成立新谣小组﹑电视台和电台制作播放和新谣有关的节目、海蝶唱片的成立、巫启贤由校园歌手转型为偶像歌手等环节,一共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长廊。这128分钟的历程,也让1960和1970后们回顾他们的青葱岁月,让坡仔觉得真的是岁月催人老。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2月 1, 2015 at 6:07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