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Posts Tagged ‘韩咏红

关反犹主义什么事?

leave a comment »

殷素素     2024-5-5

【壹:关反犹主义什么事?】

对《联合早报》副总——韩咏红的印象,素素一直定格在那位穿着校服上台讲相声的小妮子,前日看到她写的《美国校园示威中的社会对立》,才惊呼岁月不饶人,妹子也变老油条了;显然她对“反犹主义”没有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才会写下这段胡话: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沙菲克到国会接受质询时面对的最大压力,就在于她被质疑没有对哥大“反犹太”活动采取行为制止。这正是这波示威的症结所在:学生们声援巴勒斯坦的行为,是不是“反犹太”?反对以色列,是否等于反犹太?比如,在这次示威中有一句标语“从河流到海洋”,它是“从河流到海洋,巴勒斯坦将获得自由”的浓缩版,暗含巴勒斯坦在约旦到地中海建立国家的目标。在一些以色列人听来,它暗示的是消灭以色列。那么,示威者提出这个口号,是反犹太?还是行使言论自由?这些难以理清的争议,让美国大学校园亲巴示威继续升级为一场维护美国言论自由的抗争。过程中,美国大学与一些政客,竟然没有展示出民主政体中应该更常见的细致手段,而采用“硬碰硬”的生硬手段压制争议,实在让人意外。

反犹主义是指对犹太人的偏见、歧视和仇恨。反犹主义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源于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中对犹太人的宗教和社会排斥。中世纪时期,犹太人在欧洲遭受迫害,被指责为“基督教的背叛者”、“魔鬼的代理人”等,导致了种种不公正对待和暴力行为。而在上世纪二战期间达到了极端,纳粹德国实施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因此这段过往成为欧洲人的硬伤,并引申为禁忌,任谁都怕与这个沾边。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接受了审判,国际社会对反犹主义进行了谴责和反思。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兴起,以色列的建立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但也引发了中东地区的冲突和紧张。

特定美国政界和主流媒体提出的“反犹主义”解释,暗藏祸心。其实犹太人在上世纪已经建国,以色列更成为中东的强国,足以和环伺的穆斯林国家抗衡。况且,如今这个以前声称受迫害的民族,竟要对另一个群体进行种族灭绝,高举“反犹主义”神主牌来扮演弱者,岂不是贻笑大方。所以说“反犹主义”已然是一个具有特定时空背景的历史名词,有人故作不明,大谈“反犹主义”和言论自由的关系,无疑是助纣为虐。 阅读更多 »

卖身求荣

with one comment

殷素素    2023-10-22

【卖身求荣】

“社长”李慧玲在《联合早报》百年庆晚宴上的讲稿《向第二个百年迈开大步》,尽显其“世界仔”的本色,她说:

华人有一句老话:不为五斗米折腰。风骨,对华文知识分子是重要的。我们有我们的原则,也有我们的理想,希望通过我们的新闻事业,国家能够继续蓬勃向上,人民的权利得到维护,生活丰裕充实。为了加强我们自己内部的条件,我们也希望本区域,乃至世界,能够和平、永续发展。不要以为我们面对压力,背脊就挺不直,我们更不可能为其他国家的议程放弃原则。

先是没来由的扯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风骨,对华文知识分子是重要的。我们有我们的原则,也有我们的理想”,其实李慧玲要自宫的正是这些。怎么她的背脊挺得那么“直”,却不敢做第四权;这是继前任林任君的“报馆帮助建国”的2.0版——“早报帮助行动党一党独大下去”。

针砭时弊本是报人的天职,如今以“建国”为幌子,自宫一番后,报纸只剩下“报喜不报忧、隐恶扬善”的政治宣传工具。《联合早报》的前世:《南洋商报》和《星州日报》都有行使监督政府的勇气,甚至不惜为了华社和华教课题而得罪政府。《联合早报》则到“帮助建国1.0版”——林任君手上,才彻底毁掉的。

她更是大胆地发挥“半扇门楣上裱真情”的霸气,先说先赢:

在我们改制的时候,很多人的疑问是,得到了政府的拨款,会不会影响我们编务的独立性。猜疑者的假设,是我们这些新闻从业员为了贪图利益,阿谀逢迎。从一开始,新报业媒体信托主席许文远先生就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成为政府,甚至是政党喉舌,得不到读者的信任,就会遭到读者遗弃。为成功完成任务,他要求我们一定要维护新闻从业员的公正、专业,以及新闻室的独立。

其实,早报的存在就是为了消解行动党高官的施政压力。在短短5、6个月内,咱们的国会就四度不直接回答议员们的质询,而以发表“部长声明”为由来推迟答复,好让他们有时间对好了词、串够了供才来回答,扰乱了民主议会程序。执政党的傲慢完整呈现在这边,在国会谁也奈何不了这些高官,他们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想几时回答就几时回答,现在拖得了一个月,以后就可以拖好几个月,甚至不当一回事,不用回答:

a、“部长住豪宅”发生在5月,却要等到7月才回答。

b、7月交通部长易华仁因贪污被捕,却只告知国人:他正接受贪污调查局的调查。

c、国会议长陈川仁和议员锺丽慧因为婚外情辞职,此事一年前总理就知道,对本党同志和他人进行了差别待遇,直到8月才发表部长声明。

d、8月中旬在本地爆出的洗钱案,在短短一个月内“洗钱”的数目从10亿飙升至28亿,可是据杨莉明说,此案在2021年警方已接获零散的情报,并在2022年开展正式调查。根据《新明日报》的头版标题是《暗查两年、掌握证据、全岛大缉捕》,三名部长却要迟至10月的国会才发表部长声明。9月中旬,国会里有20多名议员提出30多道询问却不得其解,照说“一切尽在掌握中”,部长应该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对啊。可是咱们的“社长”却一点不给高官压力,还指示其下属杨浚鑫写了篇“国会观察”,叫做《守了门就进不了球?》;意思虽然浅浅,说穿了就是为当政者卸责。但是照码字的功夫来说,看了就很苟猥;因为“进球”在体育竞赛来说有着正面意义,这里却作坏事用。再说,不进门的球赛,谁爱看? 阅读更多 »

美国大选和POFMA

with 2 comments

殷素素     2020-11-8

在POFMA刚刚通过那阵子,主流媒体有些小心翼翼,处理国际新闻时也深怕踩红线,据说、听说、谣言一概不敢大意。只是过不了多久,二丑们就知道所谓POFMA不过是专门对付政敌的工具,胆子也就渐大了。

最近看到一帧美国漫画,画面是“抵抗力量”驾着战斗机对死星(Death Star)(特朗普)进行大规模攻击,务必要把它打垮。使素素也想起《魔戒》里头的“正义之师”的前仆后继,这回的美国大选大概只有这样能比拟。

《纽约时报》的一支健笔——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选后立马痛心地撰文:“这场大选已产生了一个输家:美国。”——大师之错,错在太过急躁,才刚刚开票的几小时就被“红色幻象”所迷惑,而悲观地预言,美国这个“交错着多重裂痕”的国家,因为无法团结合力,将不能再完成任何雄心壮志——比如当年实现过的送人上月球。在这次疫情中,美国连让所有人戴口罩都做不到。”其实托马斯只要再等上24小时,或者更长的一点时间,就会看到自由派精英期待的“政治蓝潮”(指民主党大胜)和庞大的“道德潮”了。

而《联合早报》韩咏红也拾人牙慧,鹦鹉学舌地说:“在前所未有的投票热情下,拜登获得了美国史上最高的普选票数,还超越了奥巴马2008年当选时的得票记录,但精英们旋即失望地醒悟,特朗普的得票也很多,是史上第二高,也直逼奥巴马的记录。”——成熟的民主社会本来就是这样,难道只有你心仪党派的人会投票吗?至于韩小姐推销的“精英白人和蓝领白人分歧”的说法,不耐推敲,实在有待商榷,不过应该是另外一个议题。

亚洲华文媒体由于四年来特朗普处处掣肘中国,所以对特朗普一般都不友善,除了蔡英文的台湾。不过奇怪的是,就在上个星期天,也就是七天前,《联合早报》一改“不喜欢”特朗普的氛围,突然好像偏向特朗普赢。研究起来可以分成两点:其一、是知识分子特有的小聪明——投机倒把,临阵前赌一手,如果猜中了,说不定人家会称赞他们有先见之明。其二、就是面对排山倒海的假新闻,他们也消化不了,迷失在其中,说自己什么英明神武,持平客观拢是假的。 阅读更多 »

打假?

leave a comment »

殷素素      2018-1-14

如此大阵仗无非是希望后续能起震慑作用,让一票宅男宅女在来届大选不敢乱说乱动,除了官媒,谁也不准对新加坡政治置喙。一方面让官媒置身度外,另一方面让民间人人自危,这还不是钳制言论自由?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连续剧,叫做《final cut》,讲的是电视台的当红时事节目为了拼收视而造假,随便就抹黑一些个人和机构,绘声绘影,进而闹出人命的故事。韩剧方面近来也有类似的题材。加上是特朗普把美国的几家国际性大传媒都冠上“假新闻”(fake news)的罪名,看来要达到“造假”的目的——拟幻拟真,非财雄势大、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还真很难办得到(小道SMS、WhatsApp算个啥?)。如严孟达在他那篇《打假是一场硬仗》里所说:“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说,篡改影像音频的技术已达到能够以假乱真的水平,如奥多比(Adobe)前年便已推出新科技,用户只须将某人说话的一段音频上载至程序中,电脑便能模仿其嗓音,说出其他词语或句子,而且听起来不像是电脑生成的。电脑科技已发达到可以把一个人没有说过的话放到他的嘴里,这是科技的错吗?”——谁更有资源做得到?是躲在斗室里的穷宅男,还是坐拥尖端电脑器材和技术员的大传媒?

既然要严厉打假,嫉“假”如仇,制定出来的法律应该是一视同仁兼大小通吃,管他用得着用不着,“大传媒机构”犯法与庶民同罪。套句律政部长尚穆根也爱用的老话,叫做“Justice must be seen to be done”(正义必需在能见的情况下完成)。怎会在“fake news”(假新闻)里择出一小节的“deliberate online falsehoods”(蓄意散播网络假信息)来打呢?让外人看来似乎有特定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全面性的法律? 阅读更多 »

Written by xinguozhi

1月 14, 2018 at 6:37 下午

关键词儿

with 2 comments

李莫愁    2017-1-8
http://www.malaysia-chinese.net/cgi-bin/czread.pl?board=luntan&file=start&User=&Pass=&group=2&read=messages/2017/01/144974.html

早报网搞了个《关键词》的视频节目,除了在自己的网页,也安排在星和都会台定时播出。主要就是为正在发生的时事定个“关键词”——好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官媒世界观和政治观。说穿了,就是各地媒体都在使用的“懒人包”新闻解说。三几年前台湾“反服贸”那会儿,韩咏红还语带讽刺地说:

现代人很忙,制作者打着旗号“为懒人服务”,听着就贴心,用少少时间了解复杂的时事课题,以小搏大,不好吗?于是乎,懒人包在台大行其道,举凡“乌克兰风云三分钟看懂”“旺中并购懒人包”都有,甚至还有“懒人包的懒人包”……将事实摆出来,我得到这样的结论:盲目相信懒人包无异于‘脑外包’,将思考力外包他人。

想不到自己的姐姐现在正做得不亦乐乎。

【五十步笑百步】

贫尼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唤醒铁皮屋里的沉睡人:早报不是个好东西!可惜写了好几百篇,就是没找着关键词,唉!最近,潘耀田的一篇文章《五十步笑百步?》真的是一语中的。早报的二丑们近来频频就“假新闻、假消息”发难,认为他们的就是“真新闻、真消息”,其余的都是垃圾,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为什么他们有这种幻觉呢?这应该叫做“名门正派综合征”;贫尼手机里留有梁文道的一篇文章叫做《理性》,一直不舍得删,因为梁兄真的写得太绝了。“名门正派”评论时事“理性、冷静”三句不离口,就因为他们认为邪门歪道肯定没有这号儿东西。然而,他们所谓的“理性、冷静”又经不起深究,自己正在做的事藏有很大的私心(也包括私利),从第三者看了,当然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咯。

【“星光计划”应终结】

前阵子陈振声不是说要避免本位主义(groupthink)就得依赖中立的智囊团,可是九架装甲运兵车(大约4千万新元)滞留香港,眼看两个月就要足了,这边还是一筹莫展,国防部长还要在星期一面对国会议员的询问。想不到昨天突然在邻国的《南洋商报》上看到陈俊安的关键词“星光计划应终结”,俊安兄还问:“狮城的政府,难道读不懂这信息么?”不禁拍案叫绝——这不就是中共要的保证?怎么智囊团没人提出?或者提出后没人听?党报怎么也不评论一下?为了“帮助建国”,人微言轻好歹也说一次嘛!好好一个关键词就让隔壁给说了。 阅读更多 »

绝不许吃党的饭砸党的锅

leave a comment »

殷素素     2015-6-30
http://www.malaysia-chinese.net/cgi-bin/czread.pl?board=luntan&file=start&User=&Pass=&group=2&read=messages/2015/06/143315.html

何启良博士在新加坡教学的时候,时常被主流媒体邀请作政治观察,假如没有记错的话,他后来是去了柔佛的南方大学学院当副校长。他发表在《诗华资讯》的这篇《制度杀人:余澎杉事件的真实写照》实在有够震撼,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良心:

新加坡有识之士(所谓精英)在不义中一片沉默,媒体负面报道,极力贬低彭氏,反而外界联合国人权机构以及台湾、香港公民社会发出援助之声。/新加坡社会麻木不仁的程度,已经超出了一个长期在集权国度生存下缺乏慈悲的限度。卫道者紧紧掌控了话语权,这个国度再度沉沦在僵化的一言堂里。

素素万万不敢自认“有识之士”更遑论“精英”,然而绝对认同“沉默即是共犯”这个说法,所以文章读来也是心有戚戚焉。

远在台湾的何洁也忧心忡忡,他说:“别让余澎杉残忍地牺牲,没人知道,余澎杉还能撑多久。”

可是在新加坡本土,由于新闻封锁,很少人知道台湾和香港学生都到新加坡的代办处或领事馆抗议,以实际行动声援余澎杉。

利用心理健康来折腾异议者,这一招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就已经写出来,“真理部”和“仁爱部”现在我们都亲眼得见。

这使我想起不久前“真理部”韩咏红写的一篇文章《中国舆论界不太平》:

知识分子当然自认该拥有思想与言论自由,这也是知识分子以己之所长为国家民族服务的最佳方式,即使这有时未必符合当权者的政治利益。然而,中国拥有权力的一方未必这样认为。这一方面源于传统统治思维,在皇权时代,主政者与国家是一体的,知识分子被视为公权力的附庸兼被统治对象,知识分子独立的言说空间不容易得到正式承认。这种统治思维延伸到今天,成了“绝不许吃党的饭砸党的锅”。在另一方面,中国当前的领导层研判,中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机遇期,其中最大风险就是国家出现政治动荡,因此必须以更高的姿态,去抑制任何它认为足以影响政治稳定与威胁统治合法性的言论。

我觉得韩小姐就好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天下文章一大抄,否则的话,这样的字句她写了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阅读更多 »

李光耀如何控制华文媒体与对华新闻报道

leave a comment »

商丘羊    2015-4-20
http://www.nandazhan.com/zb/lgykongzhw.htm

1959年李光耀上台,1971年制造了耸人听闻的“报业风波”。“报业风波”是李光耀伙同来自香港的第三势力分子李微尘一起炮制的文化迫害活动。

李微尘,康有为弟子,清末保皇分子,第三势力分子。1949年南下香港,与张发奎等人发起反共反蒋组织,毫无成就,生活十分困难。1956年,新加坡《南洋商报》的第三势力分子傅无闷向他招手,介绍他进入该报成为编辑。李微尘在《南洋商报》没有特殊表现,亦不被重用,但是让他深入了解该报的人事和立场。1960年,经傅无闷推荐,李微尘成为李光耀的新闻秘书,并兼任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主任。李微尘从落魄香江,摇身一变成为李光耀随从,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他每天办公,就是阅报,只要发现报纸中有违背当局的言论,立刻致电该报责问,要求解释道歉,十足是帮闲人物。1976年,李微尘死,李光耀物伤其类,出席了葬礼。

李微尘是一个卖主求荣,恩将仇报,没有民族自尊的小人,所谓第三势力有许多都是这类货色。李光耀对付华文媒体和对付南大同时进行,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几份对南大不利的报告书接二连三抛出,形势岌岌可危,有识之士莫不忧心忡忡。作为华社喉舌的报纸自然要负起呼吁捍卫民族教育的责任,批评政府行事不当自然有之。李光耀特别记得报纸称他是“数典忘祖的二毛子”,这句话的含义是李微尘替他解释才明白的,事实上这称号是名副其实,一点不假。

1971年4月29日,蓄谋已久的李光耀公然指责华文报章宣扬“大汉沙文主义”,向《南洋商报》下手。5月2日,李光耀突然下令逮捕该报总经理李茂成、总编辑仝道章、主笔李星可、人事经理兼公共关系经理郭隆生,引用的竟然是对付政治犯的内部安全法令。《南洋商报》为此发表抗议社论,社长李有成召开记者会,向世界公布不满和抗议。1973年1月28日,李有成也被逮捕。这就是轰动遐迩的“报业风波”。1974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报章与印刷馆法令》,牢牢控制舆论,至此,另一份报纸《星洲日报》也由家族经营转变成公共公司。李光耀对此还不满足,1984年,把全新加坡11份各语文报纸和16种杂志完全控制,成立了新加坡报业控股。多年以后,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无中生有,妄称当年《南洋商报》企图以华文取代英文,成为主流语文。这个荒诞无稽的指责说明李光耀对华文的仇视多么深刻。除此之外,李光耀几次提及咖啡店里的一份华文报纸,有二三十人传阅,更说明了他的仇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阅读更多 »

新加坡人并没有亏欠李光耀

with 6 comments

殷素素    2015-3-27
http://www.malaysia-chinese.net/cgi-bin/czread.pl?board=luntan&file=start&User=&Pass=&group=2&read=messages/2015/03/142937.html

这个7日哀悼期的主题渐渐转向成“饮水思源,感恩李光耀”,难道说李光耀有什么遗憾吗?他的家族,包括内亲和外戚,有哪个不是因为他的从政而“鸡犬升天”的?他和行动党内阁同僚赚取百万年薪多少年了?还要得了便宜又卖乖?

韩咏红说:“谁也想不到,中国教科书里‘十里长街送周恩来总理’的壮阔场面,本周竟然出现在新加坡,国人对建国总理表达感激与不舍的强烈意愿,让本国人受到震撼与感动,估计连新加坡政府也是始料不及。……‘新加坡模式’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理性且识大局的新加坡人。过去几年里,新加坡人对各种议题的争议增多了,但是这些争议无碍于国人的团结与制度的稳定。这次数万民众排队去悼念建国总理,就是新加坡人发出的最响亮声音,它清楚凸显出李光耀先生的事业受到全民认可与礼赞,也凸显了新加坡人对负责任政府的支持与真心感谢,这才是对‘新加坡模式’最好的注解。”

素素相信新加坡媒体自由排名将在今年进一步下降,因为从没见过这种毫无羞耻心的所谓媒体人愿意和执政党如此亲密合作,在大选年捞取政治资本,舔痔而不怕人看见!商丘羊在《李光耀的死人效应》写道:“李光耀一死,新加坡的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刊物等,立刻推出报道,速度之快,步伐之统一,声调之一致,在在说明执政党早有准备,利用李光耀之死,制造有利效应,达到最佳效果。/为何要制造效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下届大选。在当局的原先考虑,希望李光耀能在2015年国庆日之后才死,就能借庆祝50周年国庆和李光耀的影响力产生巨大的选举效果。然而李光耀提前死了,说是突然但也是自然,使官方的如意算盘打歪了。不过第二个方案立刻运作起来,借李光耀之死,博取民众的同情,从而产生对大选的有利条件。”——试看看2015年3月26日两家晚报的封面,这里头就有多少心理暗示,引导全国人民去产生羊群效应。有个傻蛋在这种激情下,竟然要求“李总理,让国父的棺木全岛绕一圈吧!”: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