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志

有关新加坡政治、社会、文化的报道、分析与评论

新加坡的“紫禁城”

leave a comment »

柯木林    2015-6-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4db230102vkq3.html

旅游者来新加坡,不是看现代高楼大厦,而是看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因此,保护与修复古迹,是尊重自身的历史,是一种责任,更是智慧的表征。

独立桥

独立桥

记得1973年,我与数位同道友好勘察了25处新加坡华人历史古迹,之后出版《石叻古迹》一书(1975年4月,由南洋学会出版)。13年后(1986年),当我们再次回到古迹现场时,一切都变了:清元真君古庙、广福古庙、绿野亭公所、曹家馆、豆腐街(Upper Chin Chew Street)消失了;“天福宫”的旧名匾不知所终;粤海清庙庭园变小,气派大不如前;双林寺虽在,寺内古老的法堂已被拆除重建。而如今:恒山亭毁于火、社公庙中“反清复明义士”牌位下落不明、萃英书院改为餐馆、武吉布朗(Bukit Brown)部分坟场受道路工程影响而“让路”……岁月不仅使人事翻新,连古迹也历尽沧桑!

过去50年,新加坡社会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挂帅,城市发展的大前题下,古建筑物首当其冲。成功的背后,有历史文化的代价,这是无法以金钱成本来衡量的。的确, 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是一对很难协调的矛盾,两者要取得平衡,很不容易。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保护古迹的概念,更何况这种概念须要长时间培养,并非一蹴而就。

古迹保存局(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时称古迹保存委员会)在新加坡共和国建国五年后的1971年1月成立,虽然也挽回与援救了一些古建筑文物,但整体而言,国人对古迹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于是有了古迹负责人与古迹保存局因修复问题而对簿公堂的案例。

目前已注册成为国家古迹的有69处。令人惋惜的是,建国初期几处地标性建筑如:守护独立桥(Merdeka Bridge,即今Nicoll Highway,1956年)的雄狮、旧国家剧场(1959年)、旧国家图书馆(1960年)、新加坡大会堂(Singapore Conference Hall,1965年)、旧国家体育馆(1973年)等等,如今硕果仅存的只有新加坡大会堂了。

曾任建屋发展局局长的刘太格有句名言:“每个城市都有他的紫禁城。”这与当年折除北京旧建筑及城墙时,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抱着北京的牌楼痛哭,认为这是摧毁千年古董,实乃异曲同工。这些形象的比喻,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古迹的价值所在。旅游者来新加坡,不是看现代高楼大厦,而是看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因此,保护与修复古迹,是尊重自身的历史,是一种责任,更是智慧的表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加坡国家古迹研究中心的成立,适逢其时。

保护与修复古迹的概念,需要整体国民意识的支持,当然更需要有关当局制定政策予以启导。近年来,人们对所处周遭环境的演变,兴趣越来越浓烈,掀起了一股缅怀本地历史风物的热潮。6月15日的《联合早报》报道了本地文史爱好者,自发推出“步行导览”项目,寻找先人足迹,让人们了解社区文化遗产、认识本地历史建筑,值得一书。

培养国人认识、保护与修复古迹实具前瞻性,在官方与民间携手合作下,更有成事之可冀!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